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多年来针对日本投降的原因,有很多人都认为是美国原子弹推动的,但对此日本专家长谷川毅认为,美国原子弹并非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苏联当时发布的一个公告更加关键。

日本天皇宣布投降
原子弹在日本上空炸开首先我们要肯定,美国原子弹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到了日本政府,而美国当时选择使用原子弹轰炸日本,就是为了尽可能减少盟军的伤亡,1944年底,美国海军陆战队付出巨大的牺牲,才攻下塞班岛。
随后美国将大量轰炸机部署在包括塞班岛在内的系列岛上,因为这些岛屿距离东京不过2000多公里,这足以让美国对日本发起大规模轰炸行动。经过几十轮的轰炸,日本65个城市几乎已经看不到什么完整的建筑。

被轰炸后的日本
但是这还不够,日本仍然十分顽固,打算继续将战争进行下去。
于是美国政府起了动用原子弹轰炸日本的念头,于是美国加快了原子弹研究步伐,同时还在美国犹他州门多奥维空军基地,秘密组织B29轰炸机飞行员进行特殊训练,训练的目的就是争取在不久的将来将原子弹顺利投放到日本岛上。
1945年2月,硫磺岛战役爆发,虽然美军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可付出了明显的伤亡代价,2个月后,盟军又在冲绳战役中伤亡7万余人。

冲绳岛战役一角
如此巨大的伤亡让美军不得不重新评估己方可能的伤亡,最后得出结论:盟军极有可能伤亡100万人以上。这个节骨眼上,美国总统罗斯福忽然去世,在罗斯福去世的当晚,副总统杜鲁门继任为新的美国总统。
不久后杜鲁门从陆军部长那里得知——几年前,罗斯福批准爱因斯坦研制一种新式武器,这种武器的威力空前巨大,杜鲁门决定延续罗斯福的决策,支持爱因斯坦等人尽快研制出这种名为“原子弹”的新式武器。

美国研制原子弹
原子弹被顺利研制出来以后,杜鲁门立刻制定原子弹使用计划,起初美国的目标是“东京、京都、新潟、小仓、广岛和长崎”6座城市。
但是考虑到东京被炸了太多次,投放原子弹可能没什么用;
京都必须得留下,为日后美国控制日本提供一个政治统治地点;
新潟的距离太远,小仓那段时间的气象一直很糟糕。
最后算下来,竟然也就广岛和长崎是很好的轰炸选择对象。

美国向日本投放了原子弹
为什么要选择这两座城市呢?长崎在当时是日本非常重要的工业基地;广岛则是日本的第二总军司令部所在地。
当然了,虽说当时美国已经制定好了针对日本的原子弹轰炸计划,可为了避免舆论危机,美国还是联系几个主要参战国,先发表了《波茨坦公告》,希望日本可以先一步投降。
但结果大家都知道,日本吃了秤砣铁了心,并不接受《波茨坦公告》。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直接对日本投放了两枚原子弹。

美国向日本投放了原子弹
长谷川毅的研究日本投放原子弹不久后,日本方面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就导致很多人认为原子弹才是促使日本投降的重要原因,但日本专家长谷川毅在研究那段历史后,认为苏联当时发布决定对日宣战的公告,才是日本最终选择投降的根本原因。
在1945年4月5日的时候,苏联政府公开宣布,苏日中立条约到期后将不再延长。两天后日本的铃木贯太郎重新组阁,他一面支持日本继续作战,但同时也开始考虑停战。

铃木贯太郎旧照
他带领日本内阁,开始尝试着联系瑞士等中立国家,希望借着这些国家的口,与美英等国密谈停战事宜,可递送去的相关消息都石沉大海。
铃木贯太郎想了很久,还是将目光投向苏联,日本天皇同样认为应该从苏联方面入手,于是他派出近卫公爵前往苏联洽谈和平调停战争的相关事宜,苏联对此表示拒绝。
反而在6月底时,苏联与中国进行了会谈,此次会谈苏联希望与中国联合在一起抗日。

苏军曾与中国联合抗日
此后大概过了20多天,日本天皇公开宣称日本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要将战争进行下去,到7月底时,日本铃木首相又重申“要将大东亚战争进行到底”。
面对顽固的日本,苏联也不再犹豫,8月8日时,苏联政府向日本驻莫斯科大使亮明自己的态度,“次日起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而苏联的介入,导致日本在不久后决定投降。日本专家长谷川毅在《与敌人赛跑》指出:
“苏联参战在导致日本投降中发挥了较之原子弹更大的作用。”

苏军曾与中国联合抗日
长谷川毅认为,苏联在8月9日突袭受日本所控的满洲,这才是日本投降的首要诱因。作为曾经见证了东京轰炸的日本人,后来长谷川毅虽然长期生活在美国,但对于儿时的经历,长谷川毅记忆尤深,长期以来他都在做对应历史的研究。
后来美国专家威尔逊在与记者谈论日本投降原因时,也引援了长谷川毅撰写的《与敌人赛跑》中的内容。

苏军曾与中国联合抗日
威尔逊和长谷川毅有相同的观点,都不认为美国原子弹导致了日本最终投降。因为:
“广岛事件之后日本高层并没有召开紧急会议。日本人对于这件事(苏联突袭受日本所控的满洲)的态度就仿佛是又有日本城市遭受了轰炸。”
可见在长谷川毅看来,苏联在1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内迅速击败关东军和满洲国军,并占领满洲全境以及朝鲜半岛北部的结果,让日本主战派也意识到,要取得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根本就是痴人说梦,他们所依仗的百万在华日军这张底牌,已经彻底废掉了。

在华日军投降
日本当时在本土的战斗力,只能勉强挡一挡从南面攻来的美军,对从北方而来的苏联,日本根本无从抵抗。战略破产的日本只好宣布无条件投降。
这也就是威尔逊所说的:
“当日本获悉苏联已经宣战并且入侵之后的震惊和危机感促使其立即采取紧急行动,商讨投降条款。”

日本投降旧照
1945年8月10日,裕仁天皇亲口说:
“看起来很显然这个国家再也没有能力发动战争了,连保卫本国海岸的能力都成问题。”
可就算日本天皇已经放弃将战争进行下去,他仍然在想办法寻求优待,比如说保留日本的帝国制度和军队,保住日本尽可能多的领土……

日本曾想方设法寻求优待
为了获得这些优待,日本与美国之间进行了一些交易。这些交易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中国因为这些交易受到了哪些影响?有机会我们另行解答。
参考资料:
[1]《雅尔塔协定与苏联对日宣战》 周军.《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苏联对日宣战问题评析》 杭福珍.《CNKI》
[3]《日本广岛原子弹事件》 dicheng.《CNKI》
[4]《外媒:别吹嘘原子弹作用 苏联参战促成日本投降》 佚名.《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