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徐帅逝世,其子徐小岩向中央提三条要求,中央:不能全部同意

半凡评国际 2023-03-14 06:27:02

1990年9月21日,徐向前元帅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逝世后,儿子徐小岩遵照徐帅遗愿,向中央提出三个要求,只是这些要求让中央有些为难。

徐向前元帅修复彩照

徐小岩心中的灯塔

对于徐小岩来说,父亲就是他心中的灯塔。到2016年,距离徐帅逝世已经过去了26年,但徐小岩在回忆起徐帅时,眼里仍然有向往、怀念、自豪而热切的光泄出。徐小岩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很多人都说我们爷俩儿长得像,如今我快70岁了,大多数人对父亲的印象是老年时的形象,所以,我年纪越大,大家觉得越像。”

徐帅之子徐小岩

徐小岩不仅和父亲外貌上肖似,在待人处事上也有与徐帅一般不同寻常的解决办法,比如说在当了领导干部,面对“送礼”时,徐小岩和徐帅一样非常厌烦。徐小岩回忆父亲拒绝和规避“送礼”的办法时说:

“以前父亲的老部下送两箱橘子来,他都会不高兴地板起脸来训人,这样别人以后就再不往家里送东西了。”

徐帅上岁数了

等徐小岩开始工作后,他就效仿父亲,用非常强硬的态度拒绝接受“礼品”:

“……人家给你送东西,你只要不理他,一次不理他,两次还不理他,人家还能给你再送吗?”

此外徐小岩还提到,徐帅生前基本不会和孩子们提及以前的战斗故事,他更多地扮演着一个讲道理、爱家庭的严父角色,而不是战功赫赫的英雄形象。

徐小岩带着歉意对记者表示,如果是想要从他那里了解关于徐帅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他知无不言,但要是想知道更多的战斗经历,他实在说不上多少。

徐帅在革命时期的老照片

那么为什么徐帅会对自己曾经的战斗故事讳莫如深呢?徐小岩凭借自己对父亲的了解猜测说,可能是因为战争太残酷了,很多曾经亲密的战友、忠勇的部下,都过早牺牲。

想来徐帅也和其他老将一样,不太愿意看战争片,也不太愿意回忆那些沉重的往事。

虽然徐帅并不以“讲述艰苦”的办法教育徐小岩和3个女儿,但他的“言传身教”让孩子们 学到了很多东西。

徐帅修复彩照

当谈到自己捧着徐帅的骨灰,乘坐飞机飞过祁连山时,徐小岩仍然很清楚地记得当时的场景:

“那是1990年的深秋,天色阴沉,寒风冷雨,直升机飞得很低很低,我可以清楚地看见一丛丛点燃的篝火,一群肃立的百姓和战士……(他们)仰头看着直升机慢慢地飞过,挥着手,送我父亲最后一程。”

而这一路的篝火让徐小岩记忆尤深,它们就像是灯塔,让徐小岩想起了很多事情,同时它们也引导着徐小岩,走了一遍徐帅生前走过的路。

徐小岩接受采访讲《长征》

徐帅生前的要求

对徐小岩来讲,父亲的逝去其实并不算仓促。1990年时,徐帅已将近90岁,他的身体状况越来越不好,家里人其实都做好了徐帅要走的准备。

当年6月,徐帅因为健康问题住进解放军总医院,但医生和护士的精心照顾,家人的时刻陪伴,并没有让徐帅好起来,徐帅的状态一天不如一天。有一天徐帅的精神稍微好了一点,可能是担心自己突然离开,他对陪床的徐小岩说:

“我的遗言有三条:一是不搞遗体告别,二是不开追悼会,三是把骨灰撒在大别山、大巴山、太行山和河西走廊。”

徐帅年轻时

到8月5日时, 徐帅的病情更加严重,他的儿女都陪在身侧,徐向前睁开眼,见孩子们都在,又忍不住重复起自己之前对徐小岩说的遗言。最后,徐帅吃力地补充说:

“我死后,你们要永远跟着党走,言行一致,说到做到!”

1990年9月21日,徐帅去世了。当日凌晨,徐帅的老战友习仲勋来他最后一程。回到家后习仲勋写下一幅对联:

“一生光明正大,从不为己诉曲。”

徐帅老战友习仲勋

这幅对联一直挂在徐帅家客厅右侧的墙壁上,徐小岩认为这是对徐帅“公正的评价”,也是对徐帅“一生的写照”。不仅如此,徐小岩还表示自己能透过这幅挽联读懂习仲勋对父亲离开的不舍和怅然:

“这幅挽联的落款是‘习仲勋一九九零年九月二十一日十时四十分。’精确到分钟,实在是非常少见,足可看出当时习伯伯惜别战友时的复杂心情……这句话对我有着特殊的意义。”

习仲勋正在写东西

当年送走习仲勋后,徐小岩便向中央如实地汇报了徐帅生前提到的三条遗愿,希望中央能批准。不过中央表示:

“这三条我们不能全部同意下来,徐帅是你们的父亲,同时也是共和国的元帅,所以我们还是要举行一个仪式,送他老人家一下!”

几番斟酌后,中央决定在八宝山为徐帅开一场送别会,送别会结束后,徐小岩带上徐帅的骨灰,与中央领导代表一起,将徐帅骨灰按照徐帅生前要求,撒在了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徐小岩在家中

走过以后就懂了

实际上,对于为什么徐帅要求一定要将自己的骨灰撒在大别山、大巴山、太行山和河西走廊,徐小岩并不理解,因为那时候他没有从徐帅口中听到当年的长征故事。

但是当坐着直升机抵达这些地方时,徐小岩忽然就懂了,他深色平静地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

“他是一直都在想,要永远和长征路上牺牲的战士们在一起。这是他最后的心愿。”

因为懂了,于是对没能了解徐帅的生平经历,成为徐小岩的一个遗憾。

徐小岩上台讲话

往后多年,徐小岩都会抽出时间,沿着徐帅曾经的脚步,去那些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走一走。

等到退休,徐小岩的空闲时间变多了,他很喜欢回到革命老区,因为能从各种书籍、资料中读到徐帅的过往,甚至是在已经年迈,耳朵不灵便的老乡那里,徐小岩也能听到那些书上没有记载,但更加贴近真实的父亲年轻时的趣闻。

徐帅年轻时骑在战马上

每每说到这里,徐小岩都会显得很开心:

“感受不仅是对征战一生的父亲的再认识,也是对当地情况、当地百姓的再熟悉。每次去都有不同的感受。”

哪怕过去多年,徐小岩仍然记得自己2012年去徐帅生前战斗过的金川时,见到的感人一幕。当时金川已经入夜,徐小岩小心地走在看不清前方的小路上。

走着走着,忽然看到一片星星点点的火光,那是当地藏族家庭的老人们听说徐帅的后人要来,特地叮嘱家里的孩子们出去,“接亲人回家”。

身着军装的徐小岩

徐小岩对徐帅的事业,对徐帅的理想,对徐帅的遗恨,乃至对整段中国近代历史的解读,都在类似的一次次出行中得到升华。

参考资料:

[1]《【红色文化】忠党爱国的情怀 正是吾辈主旋律——由徐向前元帅遗嘱“你们一辈子一定要跟党走”引发的思考及感悟》 晨晓.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文章已经徐向前元帅之子徐小岩审定]

[2]《纪念徐向前逝世24周年——开国元帅徐向前:关键时刻多次力挺毛泽东 被赞为“好人”》 佚名.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3]《徐小岩:心中的灯塔》 徐小岩.中国政协网

[4]《布衣元帅徐向前》 郭秀翔.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0 阅读:159

半凡评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