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观察3: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是善政?还是恶政?

国学传播 2024-06-27 18:53:30

引文

大自然中,“物种多样性”是很重要的,过于强势的单一物种只会逐步侵占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而一旦自然界也出现过高同质性,那就势必会引发各种不可预知的灾难!

借鉴大自然的法则,人类社会是不是也应该保留文化的多样性呢?

百家争鸣的影响

在春秋战国年间,我国哲学史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许多不同思想的先贤都试图找到人类未来更好的发展方向,比如当时的“农家”就进行过“专事农业”的社会实践,最后被事实证明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农夫这个单一职业无法完善基本的社会功能。

“百家争鸣”固然有其时代局限性,但各位先贤积极探索的精神却是人类发展的希望之光,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精神动力。

如果当代社会还允许“百家争鸣”,又会如何呢?

独尊儒术

自汉朝高祖立国,经历了多年兵灾之苦,文景时期都遵循着黄老思想,无为而治,给百姓以休养生息的时间,而这个阶段的财富积累也是汉武帝能够讨伐匈奴的基础所在。由此也可知,黄老思想很适合国家休养生息的发展阶段。

自汉武帝登基后,随着信奉黄老治国的当权派逐渐失势,汉武帝开始确立“独尊儒术”的治国方略,儒家人士都积极进取,过于重视功名,远比道家人士更喜欢有所作为,自然也比道家人士更能折腾,汉武帝穷兵黩武讨伐匈奴的做法与他推崇儒术、好大喜功的想法完全是一脉相承。

仅从汉武帝时期为了征讨匈奴导致“海内虚空,人口减半”的结果来看,儒家思想经由帝王家改造后,完全成为了帝王手中的“思想武器”!哪怕造成如此大的社会危害,汉武帝也只需一道“罪己诏”,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竟然没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也难怪后世的多数昏昧帝王压根不在乎民间怎么想!

一刀切,简单而粗暴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在告诫帝王诸侯们,治国要很小心谨慎,如同烹煎小鱼时,要细心地进行翻转,也要掌握好火候,稍一过分,小鱼就会受损。

但是对多数帝王而言,一刀切的治国方式才是他们最喜欢的,因为省心呀!所以,汉武帝将经由统治阶层改造过的儒家思想作为思想武器来进行愚民教育,以方便自己进行“一刀切”的治理!这也是为什么他不惧怕战后底层人反噬的底气所在。

思想上的统一,也是“一刀切”的一种方式,更大的好处还在于清理掉可能滋生底层人反抗的其他思想的土壤,因为“独尊儒术”后,其他思想也同时丧失了生存空间。

汉武帝的对立面

历史圈常说:“强汉盛唐”,为什么汉朝强而不盛?因为汉朝重武不重文,“独尊儒术”就是一种变相的思想禁锢,所以,汉代的文化并不兴盛,只有武力强盛而已。

唐朝的兴盛在于文武兼备。后世很多帝王都在走“独尊儒术”的老路,以方便其统治,但是唐朝是个例外,唐代帝王尊儒崇道,甚至大多不排斥佛教,唐太宗更是兼容并蓄,并不排斥任何正常的思想流派。

我们必须清楚一点,治国先治吏!自帝王带头崇尚俭朴,推广节约,再从制度上防范官员腐化,任人唯贤,哪有治理不好的国家?

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可以很简单地论证“独尊儒术并不是治国的良药!”

独尊儒术的遗毒

一言以蔽之,独尊儒术就是另一种思想禁锢!

思想禁锢的目的就是为了便于统治,这也是多数帝王遵循“独尊儒术”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工业革命没能发生在中国?

如果百家争鸣发生在明清年间,以中国人的才智是有机会引领“工业时代”的!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独尊儒术的思想禁锢将中国人的思想和才智彻底压制在统治阶层所能容忍的范围内,任何新奇的想法估计都会被打成异端,然后化作齑粉吧!

总结

以当时论,汉武帝“独尊儒术”,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结果仅仅是打退了匈奴,代价是国库空虚,人口减半,无论如何都算不得是善政!

以影响论,助长了后世帝王“一刀切”的治理方式,同时开启了思想禁锢的流毒,导致了后世昏君迭出,思想进步受到了强烈压制,这就是恶政!

0 阅读:4
评论列表
  • 2024-09-11 22:23

    不清楚汉武帝啥情况,但是我知道儒学是华夏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