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自身能力突出?
管理好下属?
都不是!
最重要的能力是找到正确的发展路线!
那么,在水泊梁山的发展路线上,哪一种更适合呢?
路线之争梁山中后期的路线之争就是晁盖和宋江的经营思路之争,此次博弈中,很显然输的是晁盖,但宋江的路线却被事实证明了什么错误的,难道晁盖的路线是正确的吗?
如果我们再将梁山初期的王伦路线与晁盖、宋江路线相比较,王伦这种绝不扩大经营规模,永远霸占首领位置的“山大王”模式能否长期经营下去呢?
王伦路线的危机先看看王伦时期梁山上的武力规模。
梁山泊自此是十一位好汉坐定。山前山后共有七八百人,都来厅前参拜了,分立在两下。
这是晁盖上山后梁山的武力规模,晁盖带着一批庄客,三阮也带着家人和一批渔民,总人数少则几十,多则近百。由此可以反推出王伦时期的梁山总兵力大概率超不过八百人,而山上有碾压式武力的只有王伦一直疯狂打压的林冲,其他几个头领在和官军将领对阵时,大概率会降低己方士气!
由此可知,如果梁山一直走王伦路线,唯一有战力的林冲若是始终和王伦不和,只需要济州府全力出兵,就足以扫平梁山。
下面,我们就简单说一下官军两次对梁山周边的用兵状况。
第一次,生辰纲事发后,官府围剿石碣村。
捕盗巡检领了济州府帖文,与同何观察两个点起五百军兵,同众多做公的一齐奔石碣村来。
这一次围剿对象是智取生辰纲的七星,而七星能够以弱胜强击退官军的关键点有两个:一则充分利用了地理优势,二则借助公孙胜的怪风实行了火攻,这一点对最终的胜利尤其贡献巨大。
这个强度的攻击如果是针对王伦时期的梁山势力,虽然梁山方面有地理优势,但没有可用的水军将领,地理优势也要大打折扣。那么,双方大概率会以消耗战为主,最后,何涛部死伤殆尽战败,梁山势力也会因死伤而减员二三百甚至更多。
此战过后,梁山势力的兵力规模会减少至五百人左右。
第二次,晁盖上位后,济州府官军讨伐梁山。
众头领正聚义厅上商议事务,只见小喽啰报上山来,说道:“济州府差拨军官,带领约有一千人马,乘驾大小船四五百只,见在石碣村湖荡里屯住,特来报知。”
点检共夺得六百余匹好马,这是林冲的功劳;东港是杜迁、宋万的功劳;西港是阮氏三雄的功劳;捉得黄安是刘唐的功劳。
此战攻打梁山的官军势力若是攻打王伦时期的梁山势力,只有五百人兵力规模的梁山能抵挡成功吗?
六百余匹好马就意味着六百多个精锐骑兵,如果林冲不尽力出战,王伦拿什么拼?而但凡官府对林冲的通缉放松些,林冲真的会为了王伦的梁山拼命吗?只要错过了通缉的风头,林冲可以隐姓埋名出走江湖的。
而且,官军和梁山相比有两倍左右的兵力差距,这一波梁山能不能挺下来是要打个问号的!
以上的假设是基于现行剧本的前提,而如果没有晁盖上山,王伦也许能多苟一段时间,但官府不会放任梁山持续扩大规模,围剿不会拖的很久。因为只要梁山兵力增加就必须对外加强掠夺,官府没有不征剿的道理。
如果书中的这两次官军围剿合二为一呢?王伦时期的梁山恐怕更难坚持下来!
所以,王伦并不是一个合格的首领,他本身对经营管理和行军作战都不擅长,这也不算啥,很多领袖也都不是万金油。
王伦更缺少的是容人之量和用人之能,就凭他对林冲的排斥和打压,即使梁山上兵力能增加,人才也很难增加。
没有人才的加盟,如何利用好地形作战?如何合理地进行指挥?做不到这些,没有以弱胜强的作战能力,一个孤立的山寨是无力抵抗官军的!
王伦的路线只不过是在赌博而已,赌的是官军何时围剿!官军围剿之时,就是梁山毁灭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