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个大王朝为什么被刚刚封建化的清朝打的满地找牙?满洲人很强吗?是很强。但是投降的明军战斗力一样强,前提是待遇如何。
清朝能入主中原看的不是八旗战斗力,而是明朝到底有多烂。
朱元璋的军户制度,不仅战时为兵,平时还得纳税养他的子孙。所以军户活的简直人不人,狗不狗的。
大萌栋梁们巧取豪夺,横征暴敛,居然连救命的军饷军粮也要贪,除去大面积吃空饷外,欠饷成了常态,每到用兵之际,先要筹钱补饷。能给多少人补饷就用多少兵。
己巳之变,宣府大同昌平三镇总兵勤王军队的数量却只有三五千人。还是补饷只是补一部分欠饷的情况下。
所以明军都是走一路劫一路带兵主官的不敢管,稍有不慎就酿成兵变。比如先劫了通州的不是皇太极,而是满桂带的宣府兵。
隔三岔五兵变,隔三岔五立寨扣官讨饷,孔有德部因为偷鸡的士兵被地方官处分,爆发肆虐山东的吴桥兵变,北京旁边的遵化,士兵为了讨饷,出城立寨打家劫舍。
王朝末期,战斗力弱不奇怪,但是却没有见过连炮灰都凑合的,最后还得让太监守城。宋朝崖山海战可歌可泣,大明只能太监都勉强守城。
李自成围北京,崇祯向大臣借钱酬饷,各各哭穷,你五十我一百的敷衍,最后城破被李自成拷掠出7000万两。
蒙古人也可以,四万两银子就答应协防,更可笑的是四万两就能化敌为友的买卖,明朝居然后几几年就拿不出钱了。
反观清军,按照中国封建王朝历史来算,清军待遇绝对算得上封建王朝里待遇最高的军队,仅次于宋军。
皇太极初建汉八旗和蒙八旗的时候,汉八旗地位确实不如蒙八旗和满八旗,因为汉八旗只负责杂活,后勤运输什么的,但是到了皇太极后期也像满蒙八旗一样有银子拿,虽然不如满蒙八旗,但是相比饭都吃不上的大明天军已经不错了。
对于投降的明军。则每人八只牛羊外加一头驴。
天聪六年(1632年)初,皇太极又下令:
“将汉民女子或寡妇许配给他们为妻,由国库出钱,赐给衣服,资助他们安家。”
但是随着八旗入关,投降明军越来越多,清廷不得不重新考虑汉八旗地位了。
我虽然不懂满文,但是我还是用蒙文注音慢慢的翻译出了一部分《旗务》和《牛录》,里面记载了南明灭亡之后,汉八旗有部分被发了耕牛,发了土地,送回了关外老家。有的则被安置在各地,还有一批跟随满蒙八旗一起去外蒙古草原戍边。
得了耕牛,送回关外的汉八旗很多生活上富足了不少。驻扎各地的随时等候征调。
最苦的就是在外蒙古草原的,顶风冒雪的,有的甚至十年没有回过家。而且草原生活特别苦,米面价格高于羊肉,茶叶更是金贵。
清朝前期派皇差押送米面军粮和茶叶给驻军,但是皇差效率低。物资运不到,驻军只能吃干羊肉,结果高血压和高血脂病垮了一大堆士兵。
但是清廷对他们还算不错,每个月三两银。后来清廷开关,又让晋商中秋送点心,春节送水饺的。
随着西北战事拉大,清朝为了鼓励士气也开始在军饷之外加了赏赐,加重了抚恤标准。出征的八旗兵家人还会被分发米面。
拔牙喇护军阵亡白银200两,马甲步甲150两。包衣临时充军战死者给银100两。
绿营马兵阵亡抚恤金仍有银70两,步兵50两。
一次性给清,不包括丧葬费和对立功人员的家属津贴。
河通泊一战,京八旗和索伦八旗全军覆没。所以雍正不得不调绿营和汉八旗。
光显寺之战,准部势力正式被逐出青藏,立了大功的绿营兵和汉八旗赏赐和军饷加起来一度达到五两银。另外还有的士兵得到了牛羊等牲畜的赏赐。
别说降军了,就是朝鲜人也是如此。皇太极攻打朝鲜一路高歌的原因不是八旗厉害,而是朝鲜人根本没抵抗,不光没有抵抗,还帮助清军押送粮草,因为清军每人给他们两袋米和一吊铜钱。而朝鲜李氏王国整个国家百分之六十以上都是贱籍身份,平时要给老爷们当牛做马,战时的时候义务为兵,甚至有的连饭都吃不饱。能考科举的只有王公贵族后人。
所以纠结来纠结去就是阶级矛盾引发的问题。
明朝后期是由封建社会转型资产社会,资产阶级代表东林党是最大的势力,保皇派魏忠贤也仅能维持皇权的苟延残喘,崇祯没了魏忠贤的帮助,那就是完全的被社会抛弃。崇祯的罪过是跟虚君的时代潮流对抗,输光了还宁死不南迁,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动荡。如果能南迁到资产阶级大本营,皇权虽正式落幕,但明朝也就正式完成资本社会的进阶。
吹的,吃空饷!还有就是真实战斗力跟农民军的私养没区别的,逃跑时殿后当炮灰的[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