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意义的究极答案

解毒时光 2023-05-17 23:29:49

提问可能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专利,并且大多数时候,人们就像看见括号就希望在里面填上文字一样,企图为每个问题找到一个恰如其分的答案,如果这个答案是唯一的,那么就更能符合人们追求简洁真理的一种天性。

正是这种天性,推动了千百年来人类不断的向前进步,但这过程中,依然有很多问题成为遗珠,尽管耗尽无数聪明才智,依然无法得到那个让人满意的答案,这其中,最让人头疼的,就是那个人人都能说上一句,但永远无法真正达成共识的——人生的意义究竟如何。

这个问题当中,对于什么是人生,大多数人脑海中似乎都能有一个相近的设想,关键的分歧,就还是在“意义”上,那么要想破解这个难题,肯定要先从搞清楚什么是意义入手了。

试图搞清楚“意义”的时候,我们往往会遇到一堵自指的墙,也就是我们要搞清楚“意义”的“意义”,这就会让我们陷入到一个无限下坠的螺旋圈套当中,这个问题就好比是问“谁是谁”一样,永远让人难以琢磨。

好在中文中还有个“意义”的兄弟,姑且可以让我们不至于马上撞墙,于是问题可以变成“意义”的“意思”是什么,或反过来“意思”的“意义”是什么也可以。

在日常的对话中,如果一个人说了一句话,另一个人问“你的意思是?”那么说话的人往往会用另一种方式将他之前说过的话重新说一遍,也就是用另一些词语组成的话解释一下刚刚的那句话。

结构主义的开创者列维-斯特劳斯在《神话与意义》中有一段精妙的描述:意义(meaning)这个词很有可能是整套语言里,意义最难寻获的一个词。“意思是”(to mean)究竟是什么意思?我觉得我们可以给的唯一答案,似乎是,“意思是”代表一种能把任何资料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的能力。所谓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我并不是指法文或者德文围堰,而是在不同层次上用别的文字重新说出来。

这就好比我们在学习母语的时候,当遇到生僻词时,就去查字典,字典能够给出一个词的意思,其方法就是用另一些词为其做出解释。亦或是我们学习另外一种语言时,翻译字典的作用就是用母语的一套词,解释一个外语单词。

这看似没什么大不了的,谁不是这么一路学习过来的?但如果将这个习以为常的现象陌生化,并追寻其本质的时候,就会发现当我们追问“意思”是什么的时候,就已经预设了一个前提,或者说预设了一个期待,即我们认为一个词,或一个句子、一段话,可以用另外一个词或一个句子、一段话说出来,并保持某些东西不变。

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洞察,也许会成为将我们领向最终的答案的关键。如果用更加精细的词汇进行区分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得出如下结论,即当我们问“意思”的时候,就代表了我们认为很多不同的表达是具有同样的效果的,而在这些表达的背后,蕴含着一个稳定的、不变的秩序,可以将其称之为“意义”。

遗憾的是,“意义”在大多数时候是无法言说的,它只能通过一些可以互相替换的可以言说的“意思”来表达。

就好比是当一个人另一个人,“你是什么意思”的时候,他所期望的并不是另一个人再说一遍或者用另一些话解释,而是期待着这些话背后的那个真正“意义”,但另一个人却无法说出那个“意义”,只能通过一些不同样的话语来传达。

爱因斯坦曾经说,好的问题往往比答案更重要。这句话的一种解释就是,一个好的问题往往就蕴藏着回答问题的条件,即人们发现问题的时候,会一并发现问题的前提条件,只不过很多时候前提条件被隐藏了。就好比当我们问一个词的意思的时候,我们默认的是这种意思可以有另一种语言的表达方式。

是该回到最初的问题的时候了。

经过这一番探索,将刚才的结论适用到“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个提问同样省略掉了它的前提——人生可以有很多种表达方式,它们应该就是人生的意思,并且它们之间虽然各有不同,但效力是相同的。

同时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指向的就是蕴藏在人生的不同的意思表达形式背后的那个终极秩序,那种不能用语言描述,只能意会的一种东西。而这种意会也只能在每个人的心中。

所以当我们问出“人生的意义究竟如何”时,我们其实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人生有多重的表达方式,其背后的真义往往需要度过人生的人去自行体会。这可能就是这个问题的究极答案,当我们乐于相信人生有意义的时候,我们就会乐于承认人生的多样性,以及在这个多样性的基础上,个人的选择自由以及在这个选择之后体验的丰富和价值的多元。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