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清明,牢记:1不上,2不下,3不归,4不吃,传统习俗不要丢

兴腾聊美食 2025-04-02 05:28:43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转眼间就要到清明节了,它不仅仅代表着节气,同时也是上坟祭祀的大日子。清明节已经有千百年的历史了,从农耕时代的节气,再到古代帝王的墓祭之礼,再到后面的寒食节,清明可算是几大节日的融合,也难怪从古到今人们对于清明节的重视。

清明传承至今,承载着中国人对生命最深沉的思考。作为传统且古老的节日,那么民风习俗一定不能少。4月4日清明,牢记:1不上,2不下,3不归,4不吃,传统习俗不要丢!

1不上:不晚上坟

清明上坟讲究"赶早不赶晚",除此之外民间关于上坟还有一句谚语,“三月清明挂在前,二月清明挂在后”,意思就是如果清明在农历二月那么就要晚上坟,在农历三月就要提前上坟,今年清明是农历三月初六,所以上坟要提前,切记不可晚上坟。

那么上坟的最佳时间是什么呢?按照老黄历4月2日:值日为“开日”,寓意万物新生,当日巳时(9:00-11:00)和申时(15:00-17:00)最利祭祖。玄空九星显示“八白左辅星”当值,主正财事业顺遂,适合家族集体扫墓。

2不下:不下河玩水

清明节也称为“踏青节”,此时阳光明媚,春暖花开,是欣赏春日美景的最佳时刻。很多家庭上坟结束后,都会一起游山玩水,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一些年轻人或者小孩子要是看到溪水,河水可能会按耐不住想要玩耍,此时一定要奉劝他们不可下水。

因为阳春三月虽然温度看似暖和,但其实河水溪水还是比较冰凉的,玩水的话容易寒气入体,除此之外这个季节雨水较多,容易出现突然的涨水,河边玩耍很不安全。

3不归:不深夜归家

在古代,人们认为清明时节是阴阳两界交汇的时期,阴气较重,夜晚尤其如此。因此,为了避免沾染阴气或遇到不干净的东西,人们会尽量避免在深夜外出或归家。另外清明节是一个寄托哀思的日子,如果夜晚出去迟迟不归,会显得和清明格格不入,避免家中老人训斥。

当然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清明时期的深夜昼夜温差较大,晚上甚至有点寒凉,如果穿衣单薄的话,往往还会引起风寒感冒。

4不吃:不吃祭品

清明节上坟祭祀除了香烛纸钱之外,还少不了祭品,祭品是表达对于先祖的敬意,关于祭品种类很多,有人会用不同的水果,也有人会用肉菜,糕点等等。

传统观念认为,祭品是献给祖先的,祖先已经“享用”了其中的精气,如果人们再食用这些祭品,可能会招惹不祥之气。从现代角度来看,祭品在墓地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受到污染或变质,食用后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清明节将至,无论有钱没钱,大家要牢记“1不上,2不下,3不归,4不吃”,这些穿越千年的禁忌习俗,恰似先人留给后世的生命锦囊。它们不是束缚手脚的陈旧教条,而是用经验淬炼的生存指南。

1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