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央国企最大的矛盾:不是正式工和劳务派遣,而是90后00后正式工和6070后的待遇差别!

木桃子爱生活 2025-02-07 18:18:35

在任何一个企业和单位,只要他足够大,只要他人足够多,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

这个矛盾往小了说,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往大了说是集团与集团,或者阶级与阶级之间的矛盾。

听起来也挺奇怪,但是你会发现在央国企最大的两个矛盾节点在于。

1.劳务派遣和正式工的矛盾

2.新员工和老员工之间的矛盾

这两个矛盾,从古到今一直有贯彻,但是你会发现近几年。

从劳务派遣和正式工的矛盾已经逐步转向了,新老员工的矛盾。

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呢?

劳务派遣和正式工的矛盾自古以来就存在。

以至于劳务派遣的薪资待遇,和正式工的待遇,被公开透明的拿出来,让基本所有人都清楚。

只要你不是憨子,傻子想进国企里基本,都会分析一下劳务派遣和正式工的利弊。

既然当了劳务派遣,决定去干这个了

大概率知道,我的收入就是不如正式工的高。

福利待遇也不如正式工的好,久而久之人们虽然嘴上吐槽。

但实际上,也知道这里边具体的情况,也就是说虽然愿赌,但是服输。

但要说现在央国企新员工,和老员工的矛盾,那个差别就大了。

当然这里指的矛盾主要指的是央国企的正式职工。

如果你是一个90后或者00后,你进入央企成为正式工之后

你的第一反应很可能,是跟老员工对比待遇差距。

很大原因是在于老员工,按照现在的福利待遇来讲,是非常不错的,很多垄断性的央国企。

干了二三十年的老员工,基本上年薪,最低都是年薪10万到15万打底。

有的甚至二三十万三四十万都有可能。

但如果你是个新员工,工资不是直接砍半,很可能砍掉2/3。

原因已经分析过很多次,再给各位用一句话概括:

那就是集团要降薪,为了维护稳定,老人不降薪,新人大规模降薪,这样才能把平均分压下来。

才有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很多的新人,他并不知道这里面的门门道道,仿佛感觉自己被骗了。

不光是央国企,很多体制内单位也是这个样子。

前几年深圳在体制内当老师,当时打的标语是年薪60万打底。

虽然说深圳的房价挺高,但是年薪60万,也足以让很多清华北大的老师们,不远万里过来拿到编制。

既能保持稳定,又衣食无忧。

就是靠着这波宣传,很多清华北大以及各方高校优秀的老师,不远万里来到深圳,但是在近几年入职之后你发现。

福利待遇直接砍了一大半。

这就意味着你本来有更好的选择,但因为错过了应届毕业生身份

去背井离乡干了这个,那可就不得而知了。

这还算好的,至少你入职的第1天,还大抵知道你的工资。

就怕你是工作了大概十几年,恰好卡在老人和新人,界限中的这个中年人。

老人一年20万,新人一年8万,你本来介于中间,一年也能拿个15万左右。

一旦把你划到新人界限工资绩效,大规模改革之后。

你的工资从15万就变成了11万左右。

想想冤不冤,那些已经买房买车,拿工资还月供的人来说。

这跟灭顶之灾也没什么差别

央国企跟这个也差不多,很多的新人都觉得自己父母那一代,在央国企挣的不错,每个月综合下来收入在1万块钱左右。

说的不好听点这种企业,哪怕是在三四线城市,也是活得非常滋润的。

但自己拼尽全力,考进去之后发现一个月到手4000

年终发个2万左右,一年连个七八万都没有。

跟自己父母小20万的,收入直接差了太多。

那你有没有想过,这对于他们的感觉又是什么。

最大的委屈是在于他们,明明可以选择收入更高或者风险更高,收益更高的工作。

那就选择了一个看似收入很高也很稳定,但实际一点都不占的被称之为是时代风口浪尖现在已经

开始下沉的夕阳行业。

毫不夸张的讲,这种在垄断国企里,也非常常见。

不相信你可以问一下某电网,和某烟草刚入职的朋友们,他们是不是经历这么个情况。

最夸张的是由于这个还没有泄露出来,很多人只是知道劳务派遣和正式工收入差距太大。

却不知道新员工和老员工,收入差距大的更离谱。

这其实对于很多人择业,特别是利用应届毕业生,找工作来讲是最不利的。

随着进入的人越多,越能明白,当主要矛盾转化之后,或许以后一样,国企的编制,再也不会成为,人们孤注一掷的香饽饽了。

0 阅读:1

木桃子爱生活

简介:分享生活中感想,记录生活中胡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