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血液制品(国产替代加速)

姜小浩 2025-04-10 13:08:47

一、产业链一览

二、行业定义

血液制品行业是以人类血浆为原料,通过一些生物学工艺或者分离纯化技术,来制备那些有生物活性的制剂。简单来说,就是从血浆里提取出有用的东西,做成能治病救人的产品。像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这些,都是这个行业的产品,而且在医疗抢救和一些特定疾病的预防、治疗上,它们的作用是其他东西替代不了的。

这个行业有点特别,市场化程度不算高,政策管得比较严,全球市场的集中度也很高,基本就是几家大企业在竞争。往后看,技术创新、行业集中度提高,还有监管越来越严格,这些因素都会推动血液制品行业不断发展,去满足市场上越来越多的需求。

三、龙头公司:天坛生物

天坛生物是一家在血液制品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的上市公司,它1998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国药集团的三级子公司,控股股东是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现在,天坛生物在血液制品领域规模很大,在全国16个省(自治区)有107家单采血浆站,原料供应很充足。它旗下还有7家血液制品公司,像成都蓉生、兰州生物制药、上海(昆明)血制、武汉生物制药、贵州生物制药、西安生物制药和武汉中原瑞德,产业布局很强。

天坛生物的核心业务就是搞血液制品的研发、制造和营销,它的产品有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这三大类,一共有16个品种、74个产品生产文号。其中,人血白蛋白和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在市场上卖得特别好,“蓉生静丙”连续多年全国销售第一,“蓉生”人血白蛋白也用了2300多万人次了。

四、上游产业链

原料采集是整个产业链的基础,主要是搞定血浆的采集和供应。血浆是生产血液制品的关键原料,它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关系到产业链稳不稳定、产品安不安全。

血浆采集

采浆站布局方面,采浆站的数量和分布决定了能采集到多少血浆。现在国家挺重视血液制品行业的,采浆站数量也在慢慢增加,不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图1:2019-2023 中国在营血浆站数量(个)

图2:2019-2023中国血制品采浆量(吨)

采浆技术创新也很关键,新型采浆技术让采浆效率更高、更安全,还减轻了献血者的负担。

血浆供应

我国血液制品市场的需求一直很旺,但血浆供应有点跟不上。随着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医疗需求也越来越多,血浆供应的缺口可能会更大,而且,现在有些高端血液制品还得靠进口,国产化替代的空间其实挺大的。

2023年血液制品行业采浆量份额

五、中游产业链

中游生产研发是产业链的核心技术环节,主要是把血浆变成各种血液制品,还得保证质量和研发创新。

生产与质量控制

先进的生产工艺能让血液制品的纯度更高、安全性更强,还能降低生产成本。国内企业这几年一直在引进和改进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提升了不少。

血液制品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国家对质量监管特别严格,企业得通过各种严格的认证和检测,才能保证产品质量过关。

研发创新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血液制品的研发也不断有新突破。比如重组蛋白、凝血因子这些高端血液制品的研发,给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企业要是能建立先进的研发平台,就能提高研发效率,让新产品更快上市。

六、下游产业链

下游应用是产业链的终端环节,主要是血液制品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和销售。

医疗应用

血液制品在急救、手术、血液病治疗这些领域是必不可少的。随着医疗技术进步和疾病谱变化,血液制品的临床需求还在持续增长。在免疫治疗、细胞治疗这些新兴医疗领域,血液制品的应用前景也很广阔。

销售与渠道

国内血液制品市场竞争很激烈。大型企业通过并购和整合,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企业要是能和医疗机构、经销商合作,就能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市场覆盖率。

七、行业发展趋势

血液制品产业链在医疗健康领域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从发展趋势来看,上游血浆采集会越来越规范和集中,中游的研发和生产技术会不断创新升级,下游的临床应用范围会进一步扩大,生物制药企业自用的需求也会持续增长。

对于投资者来说,要是能关注产业链里那些有技术优势、市场份额大的企业,说不定能赚不少。同时,行业的发展也能给患者带来更多有效的治疗手段,提升整体的医疗健康水平。

*部分图片源网络,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0 阅读:2

姜小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