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三越草地,生存堪称奇迹。一位身经百战的女红军,解放后隐姓埋名务农。直至朱德元帅严斥地委领导问其身份,方知此女乃王泉媛。
【一个童养媳的反抗】
1913年,王泉媛诞生于江西吉安县敖城乡泸富村,家境贫寒。
幼年失怙,母亡父外出短工,家境贫寒。及至十六,被送至茶园村王家为童养媳,遂改姓王,名泉媛。
童养媳生活艰辛,食不果腹,夜不能寐,终日劳作。劳作后仍遭殴打,反抗无效,遂学会忍耐。她内心渴望,终有一日能逃离此困境。
1930年,红军抵达吉安县,消息在村里迅速传开,村民纷纷称红军为“穷人的队伍”。
一晚,王泉媛悄然至村外红军驻地,勇敢站于队前宣布:“我欲加入你们。”彼时,她年仅十七岁。
起初,她负责后勤工作,包括为红军缝补衣物、烹饪及传递情报。因其奔跑迅速且胆识过人,后被任命为指阳区少共区委的妇女部长。
她个子虽小却手腕强硬,负责妇女工作井井有条。一次,村中一妇女遭恶霸地主欺凌,王泉媛率众闯入地主家,成功解救。村民皆赞其英勇。
反抗日益艰难,1934年红军决定长征。部队即将出发,她坚定要求随行。
有人劝道:“你如此瘦弱,别去冒险了。”她坚定回应:“正因怕死,我才要去,和红军同行,方能保命。”
【长征路上的生死考验】
长征路充满血泪,是求生的征途。王泉媛初涉草地,历经生死考验,险些丧命。
红军穿越川西辽阔草地,无边无际,遍地泥泞。白日风大难睁眼,夜晚寒冷牙齿颤。
粮食耗尽,唯食野草,乃至啃食皮带。有人因此丧生,而她仅凭一碗野草汤,顽强地度过了难关。
草地上,红军面临饥饿与敌袭双重威胁。一日行军中,敌人突袭,枪声四起,红军疾奔。王泉媛不慎滑入沼泽,身陷险境。
她奋力挣扎,泥巴已淹至脖颈。幸得旁侧战友掷来树枝,将她拉出。她瘫倒在地,泪水滑落,却默不作声。
历经一个多月,终穿越草地寻得生路。然好景不长,随即面临“飞夺泸定桥”之战,桥上仅剩铁链数根,对岸敌人枪声不绝。
她坚定地跟随战士们一步步爬行前进。事后回忆,她表示:“桥下沸水汹涌,但更令人畏惧的是失败的阴影。”
她幸存未坠,生命得以延续。然而,更为严峻的试炼,正等待着她。
1936年,我赴西路军任职,担任妇女抗日先锋团团长,该团全由女性组成,共计1300余人,成员平均年龄低于20岁。
她率领众人,自河西走廊向西挺进。面对敌人凶猛、天气严寒、弹药匮乏的困境,她身先士卒,扛枪冲锋在最前线。
战斗失利后,1937年她在甘肃临泽被捕。敌人施以酷刑,迫她泄露红军机密,她沉默以对。随后被囚小黑屋三日无水,仅靠墙水汽维持生命。
三日后,敌询其不语之由,她淡然答:“因我乃红军。”敌怒,缚之于街。她凝视众人,高呼:“红军必胜!百姓必起!”
此言令敌人惊恐。随后,她被囚于劳改场,却未曾言弃。
【从囚徒到农民】
敌劳改场如噬人牢笼,王泉媛被困两年多,每日劳作繁重,饮食恶劣,生死边缘徘徊,但她顽强坚持。
她自我激励:“生命既已重生,唯有活下去,方有重获自由之日。”一次,劳改场管事因其动作迟缓,惩罚她背负沉重石筐攀山。
她背负巨石,步履蹒跚,背脊磨破流血却默不作声。其他囚徒目睹此景,内心皆对她充满敬意。
最惊险的一次经历是暗中协助红军同志传递情报,敌人察觉后,严词拷问她是否为幕后之人。
她咬紧牙关,坚决否认,虽遭整日吊打,晕厥三次,却顽强支撑。她之所以存活,全凭那份不屈不挠的信念。
1939年,押送途中,她趁敌不备逃入山中。历经三天三夜,仅靠草根与山泉充饥解渴,最终成功脱险。
一路南行,途经甘肃、四川,历经数千里跋涉,终抵江西故乡。
但归家后,境况如何?故乡已非昔日模样。为求生计,她匿于村中,过着平凡农夫的日子。
耕田养猪,生活艰辛。村民对她的过往一无所知,仅视其为平凡村妇。
她深知,过往的身份如同烫手山芋。新中国成立后,她保持低调,未曾主动向组织透露个人经历。
有人询问她是否为红军且为何不寻组织,她仅摇头,简短回应:“过往之事,无需再提。”
【身份恢复与迟来的荣光】
这种日子延续了十多年,王泉媛曾以为余生将如此度过。然而,命运再度转折,出乎她的意料。
1962年,朱德与夫人康克清重返井冈山,探望老红军。闻悉有位老红军现为村中农民,二人心生好奇,遂决定探访。
朱德见状一愣,随即认出了她——曾经的“西路军女团长”,那位历经三过草地、九死一生的英勇女性。
他询问她近年状况,王泉媛低头回答:“尚可,靠种地自给自足。”
朱德发怒,质问地委领导:“她乃红军英雄,妇女先锋团长,怎可让她务农?”领导闻言冷汗涔涔,立刻表示将为她恢复原有身份。
自那以后,王泉媛生活巨变,被调至禾市镇敬老院任院长,职责为照料孤寡老人。
尽管职位平凡,她工作勤勉,逐渐寻回了自身的价值认同。
1981年,她受邀出席全国第五次妇女代表大会,会上众多青年好奇询问其如何坚持完成艰苦长征,她淡然回应。
她笑道:“因怕死,故求生。活着,便有希望。”
1985年,他再次入党并获组织认可,自此享受副地级政治待遇,入住县干休所,生活无忧,不再为生计所困。
2009年4月5日,王泉媛于江西泰和县逝世,终年96岁。其葬礼朴素而严肃,众多民众自发参加,悼念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女红军战士。
她是历史中的平凡一石,经时间雕琢虽不显眼,却仍散发着独特光辉。她坚信:“生存,即为至上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