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5月10日,王近山中将逝世。邓小平得知后深感悲痛,立即指示:王近山战功卓著,务必妥善处理后事。
5月17日,王近山追悼会在南京举行。前妻韩岫岩欲参加,却被王近山警卫员告知,王近山临终遗愿是不愿她出席追悼会。
韩岫岩闻讯悲痛万分,泪流满面,欲寻人求情却无处可诉。最终,她未能参加王近山的追悼会,这成了她一生的遗憾。
王近山安葬后,韩岫岩至其墓前,默默垂泪:“近山,挚友,我最亲近之人,生前你拒我相见,如今我来了......”
此后,韩岫岩余生最重要之事便是前往墓地与王近山“交谈”,此习惯延续三十余年。
2007年6月,韩岫岩因病体虚弱,预感时日无多,坚持要来王近山墓前祭拜,尽管行动艰难,她仍奋力挣扎,誓要完成心愿。
那日,韩岫岩精神异常振奋,自行走至墓前,望着旧照,上前献上鲜花,随后轻抚墓碑。
她不停念叨:“近山,我最亲密的朋友,我即刻便来陪你......”
王近山和韩岫岩为原配夫妻,他们的结局本不应如此悲凉。
战场上负伤屡见不鲜,抗战时王近山于神头岭受伤,未料在医院邂逅了一位既赋予他深爱,也带来深恨的有缘之人。
韩岫岩在医院担任护士一职。
韩岫岩年轻貌美,被誉为医院“院花”,王近山则英俊潇洒,经人介绍后,两人迅速相恋并结为夫妻。
电视剧《亮剑》主角李云龙原型为王近山,剧中精彩片段为李云龙率部歼灭敌军观光团一战。
在王近山的革命生涯中,曾发生过一件辉煌往事。
1943年10月,王近山接令回援延安,途中得知韩岫岩所在医院及后勤部队遭围困,他迅速决定在韩略村设伏击战,以解围困。
巧合之下,日军“皇军参观团”途经该地。王近山未及请示上级,即刻决定伏击,三小时内全歼该团,含少将旅长一名,大佐六人,中佐180名等。
王近山歼灭日军参观团后立功返延安,毛主席亲自接见,称赞道:“闻红四方面军有‘王疯子’,今已非吴下阿蒙。韩略村之战,见你勇敢果断,能抓住时机,战果辉煌。”
彼时,王近山主要意图是营救妻子。历史的妙趣在于,诸多意外巧合交织,共同铸就了经典与传奇。
韩岫岩怀孕期间不慎自山上跌落,导致受伤且流产,王近山心疼不已,特为韩岫岩设计了一款豪华“交通工具”,以便她行动。
王近山备了一辆平板车,四周围上棉布帘,形似婚轿。随后,韩岫岩便乘坐这辆特别的交通工具,频繁往来各处。
据传,刘伯承师长见状大怒,战时竟有人如此放肆,但得知是王近山妻子韩岫岩在内,情绪稍缓。
刘伯承面色转和,笑道:“原来是王夫人。”言罢,他跨上大马,扬鞭而去。
小事一件,足见刘伯承对战将王近山的爱护之情。
王近山的无微不至关怀,使韩岫岩对他产生深厚依赖,两人感情因此持续保持良好。
许多人未曾预料,步入和平年代后,两人关系竟逐渐恶化。
朝鲜战场上,王近山决定把女儿过继给司机,韩岫岩坚决反对,认为孩子是亲生骨肉。但王近山性格决断,最终仍将女儿送出。
王近山过继给司机,并非一时冲动,实因司机在战场上多次救其性命。
王近山与韩岫岩因那事产生隔阂,加之王近山感情上出现第三者,最终导致两人关系无法维系。
此事本可解决,王近山亦无离婚之意,但韩岫岩的大吵大闹及其固执暴躁的行为,使得局势难以平息。
王近山坚决要求离婚,老领导与战友的劝阻均无效,韩岫岩性格亦刚烈,两人终离婚。恰逢党组织寻找典型,王近山不幸被选为“典型”人物。
王近山被撤销北京军区副司令员职务,中将军衔降至大校,转任河南周口某农场副场长。
王近山此后生活困顿,63岁便离世,这或许与他河南农场的经历息息相关。
韩岫岩对与王近山的离婚深感后悔,然而王近山却始终未能释怀,无法原谅她。
1978年,王近山病重,韩岫岩甚忧,欲遣亲戚相助,却被王近山断然回绝,且严禁韩岫岩前来探望。
韩岫岩彼时只能终日以泪水慰藉,直至获悉王近山逝世的讯息。
韩岫岩在王近山离世后,终至其墓前倾诉衷肠,表达对王近山的深切怀念,这份思念伴随了韩岫岩余生的每一天。
2007年,韩岫岩临终前一天,坚定地说:“王近山是我挚友与战友,我将去找他,与我的好朋友王近山相聚。”
遗憾与美丽并存,圆缺难全。若当初能多份宽容,他们的结局或许迥异。如今,只余一声深沉的唏嘘,令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