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故事:煞神受枷

长岳和文化 2025-02-24 20:24:19

淮安之地,素来人杰地灵,烟火繁盛,其间有一户姓李的人家,丈夫名叫李大山,生性憨厚老实,平日里在田间辛勤劳作,靠着一身的蛮力与对土地的热爱,春耕秋收,为家中撑起一片生计。他为人善良正直,邻里间谁家有个难处,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从不求回报,因而备受敬重。

其妻名为赵芷兰,人如其名,虽出身普通农家,却有着如芷兰般坚韧高洁的品性。自嫁入李家,她便操持起家中大小事务,上侍奉公婆,下照顾子女,将家中打理得井井有条。面对生活的艰辛,她从未有过怨言,哪怕是粗茶淡饭、布衣荆钗,也总是笑意盈盈,用乐观坚强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怎奈命运无常,在李大山三十多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病如阴霾般笼罩了这个小家。尽管赵芷兰遍寻名医,日夜守在床边,悉心照料,倾尽所有,却依然没能挽留住丈夫的生命。眼睁睁看着丈夫的气息逐渐微弱,直至消逝,赵芷兰只觉天塌地陷,悲痛欲绝,肝肠寸断之感如汹涌潮水,将她彻底淹没。

遵照当地习俗,家人为李大山料理后事,将他的遗体入殓。可赵芷兰望着那冰冷的棺木,怎么也狠不下心来让钉子将它彻底封死。她仿若失去了心智一般,每日早晚,必定准时来到棺材前,双腿一软,跪地恸哭,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肆意流淌,打湿了身前的地面。哭到伤心处,她还会不时地伸出颤抖的手,轻轻打开棺盖,只为再看一眼丈夫那熟悉却又日渐冰冷的面容,似是期盼着他能在下一刻突然醒来,像往常一样,对她温柔浅笑,轻声唤她的名字。

彼时,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人死后的第七天,会有“迎煞”的神秘仪式。相传,这一日,阴差鬼使会押解着逝者的魂魄归来,重游故地,而即便身为至亲之人,也需远远回避,以免冲撞了煞神,招来灾祸。可赵芷兰听闻此事后,却像是被一股执拗劲儿附了身,她双眼红肿,却透着坚定,坚决不肯离开半步。她先是将年幼的子女们一一安抚,安置在别的房间,确保他们的安全,而后自己则孤身一人,缓缓坐在亡夫的灵帐之中,静静地等待着,仿若一位无畏的守护者,要用自己柔弱的身躯,为丈夫的魂魄撑起一片安宁的港湾。

夜色渐深,二更的梆子声在寂静的夜里沉闷地敲响,仿若敲响了阴阳两界的通途之门。刹那间,一股阴森的阴风凭空而起,呼啸着席卷而来,吹得灵堂内的灯火摇曳不定,光影飘忽,原本昏黄的火苗竟诡异地变成了幽幽的绿色,仿若鬼火一般,在黑暗中闪烁跳跃,给这阴森的氛围更添了几分恐怖的气息。

就在这令人毛骨悚然的时刻,赵芷兰瞪大了双眼,死死地盯着窗外,只见一个身影逐渐显现。那是一个模样狰狞至极的鬼物,一头蓬乱的红发肆意张扬,仿若燃烧的烈焰;一双圆眼,瞪得如铜铃般大小,闪烁着血红色的光芒,透着无尽的贪婪与凶残;它身形高大,足有一丈有余,仿若一座巍峨的小山,矗立在那里,给人以强烈的压迫感。那鬼手中紧握着一把铁叉,寒光闪烁,在幽绿的灯光下,更添几分寒意,而铁叉之上,竟用一根粗绳拴着李大山的魂魄,正一步步从窗外走进灵堂。

赵芷兰见状,心中虽惊,却并未慌乱,她强忍着内心的恐惧,目光紧紧地锁住丈夫的魂魄。只见丈夫的魂魄面容憔悴,眼神中满是眷恋与不舍,仿若有千言万语想要诉说。那红发鬼一踏入灵堂,目光便被棺前摆放的丰盛酒菜吸引,它喉结滚动,显然是垂涎欲滴。二话不说,它随手将手中的铁叉往地上一扔,发出“哐当”一声巨响,而后粗暴地解开绳子,一屁股坐在地上,旁若无人地大吃起来。每一口食物咽下,它的肚子里便发出一阵令人作呕的“啧啧”声响,回荡在这寂静的灵堂之中,显得格外诡异。

而李大山的魂魄,在被松开束缚后,仿若失了神一般,缓缓地抚摸着生前用过的桌椅,手指轻轻划过熟悉的木纹,眼中泪光闪烁,似是在回忆往昔的点点滴滴。最后,他步履沉重地走到床前,轻轻掀开帐子,眼神中满是思念与哀伤。赵芷兰见状,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她“哇”的一声哭了出来,起身冲过去,不顾一切地抱住丈夫的魂魄。那一瞬间,她只觉丈夫的魂魄仿若一团冰冷的云,透着彻骨的寒意,却又如此真实,让她舍不得松开分毫。

赵芷兰心疼之余,慌乱地扯过一旁的被子,手忙脚乱地将丈夫的魂魄裹住,试图给他一些温暖。这一举作却激怒了红发鬼,它正吃得兴起,见猎物要被夺走,顿时怒目圆睁,口中发出一声咆哮,仿若野兽发怒一般,急忙起身,大步上前,伸出蒲扇般的大手,就要抢夺。赵芷兰见状,心急如焚,她知道自己势单力薄,此刻唯一的希望便是唤醒子女。于是,她拼尽全力,大声呼喊起来,声音中透着绝望与急切。

好在子女们并未睡熟,听到母亲的呼喊声,他们纷纷从房间里跑了出来,朝着灵堂奔去。红发鬼听到脚步声,转头望去,见一群人手持棍棒,气势汹汹地赶来,心中一慌,自知不敌,它恨恨地瞪了赵芷兰一眼,而后踉跄着转身,夺路而逃,瞬间消失在夜色之中。

赵芷兰和子女们见红发鬼逃走,这才稍稍松了口气。他们小心翼翼地将丈夫的魂魄放回棺材之中,奇迹就在这一刻发生了。原本已经冰冷僵硬的尸体,竟渐渐有了一丝微弱的气息,仿若春日里复苏的冻土,慢慢回暖。赵芷兰惊喜交加,她颤抖着双手,与子女们一起,将丈夫轻轻抱到床上,随后又赶忙端来一碗温热的米汤,用勺子一点点喂进丈夫嘴里。

在赵芷兰和子女们的悉心照料下,到了天亮时分,李大山竟然缓缓苏醒了过来。他缓缓睁开双眼,看着眼前泪流满面却又满脸欣喜的家人,仿若置身梦境,一时有些恍惚。许久,他才回过神来,得知了自己“死而复生”的离奇经历。众人这才发现,那红发鬼手中看似唬人的铁叉,不过是民间丧葬时常用的纸扎之物罢了。

经此一遭,李大山对妻子的深情更是刻骨铭心,夫妻二人倍加珍惜这失而复得的生活。此后的二十多年里,他们携手走过风雨,相敬如宾,看着子女们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一家人其乐融融,尽享天伦之乐。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赵芷兰已然六十岁高龄。一日,她如往常一样,前往城隍庙虔诚祈祷,希望神明能继续庇佑家人平安顺遂。在庙中,香烟缭绕,她闭目凝神,口中念念有词。恍惚间,她仿若置身于一片迷雾之中,眼前的景象渐渐模糊,而后又重新清晰起来。只见两个身着黑衣、面容冷峻的差役,抬着一个身形佝偻、戴着沉重枷锁的犯人,缓缓朝她走来。

赵芷兰定睛一看,那枷锁中的犯人,正是当年那个妄图夺走丈夫魂魄的红发鬼。此刻的红发鬼,早已没了当年的嚣张气焰,它面容憔悴,眼神黯淡,仿若一只落败的公鸡。见了赵芷兰,它眼中瞬间燃起仇恨的怒火,张口大骂道:“我因为贪吃,一时大意,被你这妇人捉弄,落得个被枷锁二十年的下场!今日好不容易遇到你,哪能轻易放过你!”

赵芷兰闻言,心中一惊,刚要开口辩解,却突然感觉一阵眩晕袭来,眼前一黑,便失去了意识。待她悠悠转醒,发现自己已然回到家中,只是身体却愈发虚弱,仿若被抽干了精气神一般。家人见状,心急如忙,围在她身边,关切地询问。赵芷兰却只是微微一笑,并未言语。

自那日后不久,赵芷兰便溘然长逝。或许,她与丈夫的缘分,在历经生死考验、阴阳羁绊后,已然圆满,而这一次,她选择了追随丈夫的脚步,去往另一个世界,继续他们未竟的爱恋与守护。

0 阅读:30

长岳和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