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六年(1572年)八月初四日,驸马都尉许从诚来到金山孝懿皇后陵园行祭告礼,准备打开隧道,将其梓宫迁葬于天寿山昭陵。
许从诚是明世宗朱厚熜第五女嘉善公主驸马。从辈分上算,是孝懿皇后夫君明穆宗朱载坖的妹夫,当朝皇帝明神宗朱翊钧的姑父。
当年五月,明穆宗驾崩,其陵园名曰昭陵,位于昌平大峪山。不过此时穆宗皇后、仁圣皇太后陈氏,以及新天子神宗生母、慈圣皇太后李氏依然健在,这位孝懿皇后是何许人也?其陵园为何在用来安葬妃嫔、王妃和皇子的金山,而不是帝后陵寝所在的天寿山呢?
不受待见的裕王妃孝懿皇后姓李氏,顺天府昌平县人,锦衣卫百户李铭之女。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九月十七日,明世宗朱厚熜传谕礼部,让他们在京师举行海选,为皇三子裕王朱载坖和皇四子景王朱载圳选妃:“丙申,上谕礼部:‘朕子裕王、景王年已长成,理宜婚配。其悉录京城内外女子年十四至十六者,送诸王馆候选。钦天监择吉以闻。’”
礼部的动作很快,仅仅花了三天时间就选出来良家女子一千二百人。经过司礼监太监和宫中女官的严格挑选,李氏以及顺天府民王相之女被确定为裕王妃以及景王妃的人选。当年十一月初一日,李氏和王氏入宫暂住,准备在次年择吉成婚。
朱厚熜
自弘治十四年(1501年)明宪宗第十三子荣王朱祐枢成婚以来,大明王朝已经有五十年时间没有在京师举行过亲王大婚礼仪了。从明世宗本人到大部分的礼部官员,对此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
经过一番探究,礼部官员指出本朝亲王大婚分为两种。其一是太祖洪武年间的“以父婚子”,行礼于禁中(即紫禁城内)。其二是宣宗宣德以及孝宗弘治年间的“以兄婚弟”,则在外府行礼。如今裕王和景王都是皇子,理应行礼于禁中。然而自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三月皇次子庄敬皇太子朱载壑不幸薨逝之后,世宗就迷信于“二龙不相见”的说法,不肯和两个儿子裕王以及景王见面。故而对于礼部的请求,世宗一口回绝,命婚礼于王府内举行:“甲申,礼部疏奏:‘累朝亲皇婚礼,洪武年间以父婚子,皆行礼禁中,将之国而后出外府。弘治、宣德间以兄婚弟,移出外府,既成婚而后之国。今二王婚礼似当从皇祖之制行于禁中。’得旨于各府行礼。”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二月初三日,太傅兼太子太师成国公朱希忠持节,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徐阶捧册,封李氏为裕王妃。初八日,裕王到文华殿受醮戒,行亲迎礼,随即和王妃李氏一起到王府之中行礼。次日,朱载坖和李氏一起入宫朝见,大婚仪式正式完成。
世宗长孙的生母
虽然朱载坖做了皇帝后以好色而闻名,但当他还是裕王的时候,却不敢在父皇世宗的眼皮底下出幺蛾子。从史书记载来看,这位裕王殿下和李王妃的感情还不错。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十月初一日,李氏生下了裕王嫡长子朱翊釴。世宗共八子,但此时在世的仅有裕王和景王二人。同时由于景王婚后尚未有子嗣,李氏所生的朱翊釴就是世宗的长孙。故而围绕着朱翊釴的诞生,一场暗战就此在朝堂上展开。“礼部请告于郊庙、社稷,诏告天下,令文武群臣称贺。上曰:‘此所具仪,太孙之礼也,岂可不俟君命?第遣官奏告玄极宝殿及奉先殿,群臣不必称贺。颁诏无谓,已之。’”
朱厚熜
自庄敬皇太子薨逝之后,世宗就未再册立储君。由于裕王和景王之间的年龄差距仅有一个月,故而二王之间的夺嫡之争非常激烈。这一次皇孙的降生无异于给裕王派打了一剂强心针。当然世宗的政治警惕心也非常高,立刻驳回了礼部的请求。道理很简单,如果让朱翊釴使用了皇太孙的礼仪,是不是就要给裕王一个皇太子的身份呢?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正月,李氏又生下裕王长女。一时间朱载坖儿女双全,看上去似乎春风得意,在继承权上力压弟弟景王一头。然而福兮祸所依,很快裕王就会品尝到政治斗争的险恶。
当年八月二十二日,出生不过半年的裕王长女不幸夭折。世宗对这位孙女的感情十分淡漠,以其之死为“下殇”,下旨按常仪之半来举办她的丧礼。到了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四月初五日,五岁的朱翊釴不幸夭折。为了敲定他的身份,景王党的大学士严嵩赶紧上奏,给了朱翊釴一个裕世子的名分。“大学士严嵩等言:‘亲王之子曰世子。今若称长子,是与郡王之子同也。乞特赐追封,庶于典礼为合。’上命追封为世子,其祭葬视世子已封者例。”此举无疑也是对裕王的敲打,裕王的儿子只能是世子,不要想太多。
裕王妃之死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四月十三日,裕王妃李氏去世。对于礼部在奏疏中将李氏之死称为“薨”,世宗大为震怒,认为“失体”,特旨命改为“故”。
亲王妃去世不能称薨吗?翻阅《太祖实录》,早在洪武九年(1376年)晋恭王妃谢氏去世之时,史书中便称之为薨。之后因循惯例,不但亲王妃,连郡王妃去世也称为薨。考虑到四年前裕王生母康妃杜氏去世之时,世宗也公然违背祖制,不许朱载坖为其服丧三年,可见皇帝确实不待见裕王,连带着其生母和王妃也因此受到牵连。
孝懿庄皇后
当月二十八日,礼部左侍郎茅瓒、右侍郎袁炜,工部左侍郎卢勋,户部左侍郎蔡克廉以及钦天监监副潘一元奉旨前往金山,为李氏相择坟所。当年七月初九日,裕王妃李氏被安葬于金山丰峪口。
一直都说明世宗刻薄寡恩,确实不算诬蔑于他。李氏落葬不过才一个月,皇帝就下诏为裕王挑选继妃。按照礼法,裕王至少应该为李氏服丧一年,世宗此举自然是把他架在火上烤。九月初九日,监生陈景行女之女陈氏被选为裕王继妃。
孝懿庄皇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明世宗朱厚熜驾崩,由于事发突然,因此并未留下遗诏。大学士徐阶代为起草遗诏,命裕王朱载坖继位,即明穆宗。
隆庆元年(1567年)正月二十七日,裕王继妃陈氏被册立为皇后。就在同一天,穆宗又下旨追尊元妃李氏为孝懿皇后,嫡长子朱翊釴为宪怀太子,嫡长女为蓬莱公主:“癸未,敕谕礼部曰:‘朕兹笃彝伦,遵旧制,加谥元妃李氏为孝懿皇后,裕世子为宪怀太子、蓝田王为靖悼王,追封长女为蓬莱公主、次女为太和公主。尔礼部其具礼仪来闻。’”
孝懿皇后作为原配,将来要和皇帝一起升祔太庙。但是穆宗没有其父世宗脸皮那么厚,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就把已故皇后的牌位放进太庙去占位置。而且当年世宗为了让孝烈皇后祔庙,迁走了仁宗朱高炽的神主,一时间引发了舆论大哗。
朱载坖
穆宗即位之初,朝中又有很大的呼声要将他祖父睿宗朱祐杬的神主迁走。所以秉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穆宗没有让孝懿皇后神主祔庙,只是先让其祔享于神霄殿。而在当年二月,穆宗又封孝懿皇后之父李铭为德平伯。
到了隆庆四年(1570年),穆宗还将前锦衣卫指挥使陆炳的故宅赐给了李铭。隆庆六年(1572年)六月,德平伯李铭去世,刚继位不久的明神宗朱翊钧赐封其为太子太保,又赐其享堂和护坟地土六千五百二十六亩。
迁葬昭陵
隆庆六年(1572年)五月,明穆宗朱载坖驾崩,遗诏皇太子朱翊钧继位,即明神宗。在文武大臣给朱载坖上尊谥曰“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庙号“穆宗”之后,孝懿皇后的谥号也要随之更改。又因为李氏是元妃,所以她的谥号可以“系帝谥”,即可以有穆宗谥号中的最后一个字:“庄”,谥曰“孝懿贞惠顺哲恭仁俪天襄圣庄皇后”,简称“孝懿庄皇后”:“惟先帝留情故剑,虽兰宫之大号已崇。今皇上洒泣灵楸,乃桂殿之芳声尚閟。匪荐隆名之舄奕,曷扬厚德之辉光。臣等仰体孝思,俯询舆论,宜天锡之曰孝懿贞惠顺哲恭仁俪天襄圣庄皇后。上配尊称于太室,下垂令范于中闱。”
八月二十二日,神主命镇远侯顾寰为提督官,护送孝懿庄皇后梓宫迁葬于昭陵。当年九月十一日,穆宗庄皇帝与孝懿庄皇后梓宫合葬于昭陵。二十四日,帝后神主同时升祔太庙。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七月,裕王继妃、穆宗皇后、仁圣贞懿康静皇太后陈氏崩。然而有孝懿庄皇后在,陈氏只能被谥为“孝安贞懿恭纯温惠佐天弘圣皇后”,简称“孝安皇后”。其神主也不得祔享太庙,而只能奉祀于奉先殿别室。
昭陵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二月,裕王侧妃、穆宗皇贵妃、明神宗生母慈圣宣文明肃贞寿端献恭熹皇太后李氏崩。虽然是皇帝生母,李氏也只能被谥为“孝定贞纯钦仁端肃弼天祚圣皇后”,简称“孝定皇后”,神主别祀于崇先殿。
孝懿庄皇后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见证了嘉靖朝诡谲云涌的政治恶斗。不妨想象一下,李氏死后不过一年时间,裕王嫡长子也不幸夭折,这其中真的没有一点联系吗?或者换句话说,景王一党就没有在其中起到任何作用吗?明代由王妃出身的皇后并非个案,比如燕王妃徐氏、郕王妃汪氏,但像裕王妃李氏这样没做过一天皇后却能祔享太庙的,有且只有她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