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四年(1647年),博洛晋多罗郡王,顺治六年(1649年)晋亲王,顺治八年(1651年)晋封为和硕端重亲王:顺治元年(1644年),尼堪晋多罗贝勒,顺治五年(1648年)晋多罗郡王,顺治六年(1649年)晋亲王,顺治八年(1651年)晋封和硕敬谨亲王。
博洛、尼堪的这段晋升历程隐含玄机,也是一个冷门且重要的知识点。
清初亲王爵位一般只封嫡出皇子清初宗室分封有一个基本原则,嫡出子,年龄小功劳低或没有功劳,也可封为第一等的和硕亲王;庶出子,年龄再大功劳再高,也很难获得和硕亲王封号,其爵位普遍要低很多。
努尔哈赤的庶出儿子们就因为身份低,最高的只能封多罗贝勒爵,多数封第七等的镇国将军,身份低者甚至不封。
皇太极改元称帝,重新制定了宗室分爵的规则,其中就明确指出:“定庶子受封制,凡皇子系庶妃所生者,封镇国将军。”比如阿拜、汤古岱、塔拜都是皇太极的长兄,年龄更在多尔衮、多铎之上,但他们皆因庶出而被封为镇国将军。
嫡子的情况与庶子差距十分巨大,多尔衮、多铎就是最好的说明。多铎是努尔哈赤的幼子,9岁那年就被封为旗主了。努尔哈赤驾崩后,13岁的多铎正式成为一旗之主。多铎被封为旗主,是凭借嫡出的身份,进而才能在崇祯九年(1636年)封为和硕亲王,实际上与他所建立的军功并未多大关系。
铁帽子王
遍观清初八个铁帽子王(除硕塞外),其实都是嫡出身份,不能否认这些开国诸王的确功绩非凡,但是他们之所以能够获得亲王、郡王爵位,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就是嫡出。
清入关之后,由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皇子庶出身份得以提高,庶出者照样也可以封王,但所谓的庶出仍只限于庶妻中的高身份者,即侧室所生子。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硕塞。
硕塞是皇太极侧妃叶赫纳喇氏所出,于顺治元年(1644年)十月封多罗承泽郡王。这一年硕塞才16岁,尚没有参加过征战,毫无军功可言,其封王原因完全是因为他是太宗皇子、当朝皇帝皇兄。在册封硕塞的诏书中写的也很清楚:“尔乃太宗之子、朕之庶兄,当兹国庆,宜笃懿亲,特授以册印,封尔为多罗承泽郡王,本支百世,与国咸休。”
硕塞此后参与征战,并于顺治八年(1651年)晋封和硕亲王。但基本可以肯定,硕塞如果没有凭借皇子获得的郡王爵位,仅凭借不太突出的军功,是不可能获得最高的和硕亲王爵的。
博洛、尼堪以军功封王,但其含金量大减博洛、尼堪是阿巴泰、褚英之子,与顺治皇帝皆为太祖孙辈,他们并不具备皇子的身份,所以获封亲王的难度较大。
爱新觉罗・博洛
博洛是阿巴泰之子,早在天聪年间就随军出征,崇祯九年(1636年)封固山贝子。入关初,他又参加镇压农民军、江南福王南明政权的战争。后来还两次担任主帅,一为征南大将军,率师平定福建;二为定西大将军,平定山西。顺治四年(1647年)博洛晋多罗郡王,顺治六年(1649年)晋亲王。
需要注意的是,晋亲王与晋封和硕亲王有着本质的区别。由于博洛并非皇子,所以地位不能与那些嫡出的和硕亲王相比。和硕亲王在官方史料中称为“大藩”,不带“和硕”号之亲王不列大藩。这一点就和关外时期的“大贝勒”与“贝勒”的差别一样。
尼堪是褚英之子,他的封爵过程与博洛类似,也曾在入关前多次参战,担任过统兵主帅,后在任定远大将军征西南李定国时阵亡。
尼堪崇祯九年(1636年)封固山贝子,入关后顺治元年(1644年)晋多罗贝勒,顺治五年(1648年)、顺治六年(1649年)先后晋多罗郡王、亲王。同样,他的亲王也不带“和硕”号。直到顺治八年(1651年)才正式晋封为和硕敬谨亲王。
博洛、尼堪可以说实打实的靠军功晋封为和硕亲王的,而且他们与硕塞都在同一时期受封。可是比较起来,硕塞是凭皇帝本宗、顺治帝皇兄的身份。若单论军功,硕塞从未担任过主帅大将军,其战功根本无法与博洛、尼堪相比。
爱新觉罗・硕塞
博洛、尼堪已经取得了和硕亲王的爵位,是不是证明他们与硕塞已经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这一点通过博洛、尼堪薨逝后和硕亲王爵的承袭就明白了。他们薨逝后,儿子第一次承袭的爵位仍是和硕亲王。但是此后因诸多原因,袭爵的子孙一降再降,直到公爵甚至以下。而硕塞薨逝后,亲王爵位不降等,后来还得了个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
嫡出王爵实行的是不降级承袭原则,即使是子孙后代犯了罪甚至是死罪,也只能将犯罪人革爵,沿袭下来的王爵并不除爵也不降爵。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知,所谓的“铁帽子王”其实并不是指他们立下了多大军功,他们头上的那顶铁帽子,归根结底还是因嫡出所得,这一点是需要引起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