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有福/文
再读《黑骏马》,犹闻《刚噶哈啦》古老的意境:
路过了一口,名叫哈莱的井哟
那井上没有,水桶和水槽
就是这个古老意境的悲凉氛围让张老师写出了如泣如诉的《黑骏马》,画出了与之匹配的几幅油画,表达出了不止牧人才会遭逢的一种人生窘境。
读着小说,我每问自己:这不是另一种守着黄河没水吃的西北心绪?
现实中,这样的村庄和人生境况简直俯拾皆是。早在战国时期,想来没有过牧业熏陶和西北生活经历的庄子一定也曾屡屡遭逢过这样的感受。要不,他为什么总结着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这一句出自《庄子·内篇·人间世》里的话说,人将遭受的不幸看作命中注定,并因此学会甘心承受,这是道德的最高境界。
回头想,那时,人若不如此,还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吗?
忍耐是最好的信德。
沉默是最大的哭声。
把万般不如意以及自己的遭逢一时坎坷全然交付造物主,听其调养。
这确是一种放下。就我所知,在当代知识分子中,北大学者张中行亦曾表达了类似的思想:人总不能不生在天命之下和常情之中,所以可行的路只有一条,是乐得十全十美而又安于不十全十美。
有人曾因此清算过张中行的懦弱与不抗争。
站在局外,我常常想,路之尽头,谁还有没有比这更好的应对办法?这就每每联想起妇孺皆知的一则圣训故事:一位妓女路过荒原,见野狗逡巡泉边,伸着舌头想喝水的愿望和眼神那么地焦灼迫切,她便顾不得一切,不惜湿鞋污泉,以鞋跟舀水给狗喝,立解其围,即缓其渴,释放了一点微不足道的爱意。但造物主却因此饶恕其罪过,赏赐了天堂。可见,通向天堂之路中,对他者的无私之爱,确是一条。
除此之外,我还常想,有时,不按牌理出牌或许也是借此摆脱一时窘境的一种手段。在关键时刻,那位路过荒原的妓女要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者一味地循规蹈矩,怕这怕那,那狗的生命岂不到此为止了。
人生谁能躲得过那一个又一个防不胜防的窘境呢?
那匹掉头井口的黑骏马,那只得到了人类爱意的狗,还有那个妓女,这时,确曾像启明星一样闪耀在我的心空,每每成为我审视生活、找到自己的一个重要坐标和一面镜子!
2024、10、12 西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