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有福:爱洒东关情满巷——刘存淑老师印象

拓客说宗教 2024-11-08 19:26:49

爱洒东关情满巷——刘存淑老师印象

马有福/文

已记不清是哪时了。东关几位教友在说起电脑打字时连带说起了他们的小学老师。都说那时的拼音教的扎实,这使他们无论教育下一辈,还是自己适应手机打字,对拼音及其输入法从来都是驾轻就熟,不觉犯难。

哦,那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心底亦曾有过清风淡淡的一声嘀咕,但很快也就不以为意了。

刘存淑老师

前两天金镖阿訇说,有一位汉族女教师,在东关回族女子小学耕耘多年,是他的班主任老师,名叫刘存淑,在东关早就是妇孺皆知的好老师,待人和蔼,教学有方。这使她尽管离开东关多年,但很多人家依然把她当亲戚,四季走动,没法忘记她,金阿訇这就把她亦列入我们从大前年就已开始的探望长者名单。

难道这、她就是人们老在念及着的那一位?

真是。

采访前,金阿訇发来了简历:刘存淑,女,汉族,1940年生于西宁。1959年9月毕业于青海师范学校,随即被分配到湟中县汉东小学任教;直至1962年调任湟中鲁沙尔二小;1963年又被调到西宁城东区东关回族小学,这一干就是20年;1983年被调到城北区小桥大街小学,1993年退休。

刘存淑老师和金镖阿訇

端详着这几行普通的简历,我觉得没甚可写。但坐车听金阿訇讲她对他的无私关怀的几件小事之后,我觉得见见还是必要的,这就与金阿訇他们几位同学和探望组成员敲开了她在新宁路的家门。

房子属于老旧小区,没有电梯,屋内布置里见不出丝毫的豪华元素。家里三人之中,包括小保姆,不过,生活情景看上去倒也温馨安宁。我们落座之后,这就随便说起她们家里其他人。 呵!他的父亲原来是远近闻名的藏学专家,藏语修养了得,这使她们一家人就是到了首都北京等遥远的地方,一样地受到敬重,享受各种方便,在藏区那就更不用说了。他的哥哥罗赞继(因过继给了亲戚而改姓)是闻名全国的新能源专家,1961年毕业于兰大物理系,曾经担任过青海新能源研究所所长,青海太阳能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研究员职称。家庭光环层层叠叠,单是靠着这样一种背景,她完全有理由跳槽改行,但她却一心一意做小学老师,未做他想。

在湟中,曾获准在中学教学的机会,但她却含蓄申请继续从事小学语文教育。这一切源于她对孩子们的热爱。看着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她就会忘记生活的鸡零狗碎以及各种不如意。她觉得,这是一个让人接近童心、保持童心的职业。而童心是一个人活着的全部快乐源泉,也是一个人抵御各种烦恼的一个盾牌,哪敢轻弃?

在她从教的三十多年之中,一届又一届,她曾教了很多学生,而最不能忘记的是,刚刚参加工作之时,在偏远的湟中山区孩子们饿死在路边的惨景。那可是整个中国灾难深重的年代,学生说没有力气了,就难以从家里走到学校,也难以从学校走回家里。当时,看到有学生辍学了,作为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她就及时去进行家访,了解情况,想是家里有事一时解脱不了,这就去做家长的工作,让孩子回到学校读书。但力不从心的好多家长却含泪告诉她:孩子自从走出家门,再没有走回来呀。回校的路上,她每每看到小孩子横七竖八的尸体。就是这种经历,让她看重每一个稚气未脱的孩童,并从此把她们一个个当成祖国的花朵,从不伤害和辜负她们的期望。

所以,从湟中县调到西宁城东区在回族女子小学任教的日子里,她很享受孩子们的朗朗书声和一缕缕稚气未脱的眼神。也因此克服从小桥辗转公交,每每急得自己满头大汗等各种困难,在这里埋头一干就是二十整年。

二十年如一日,在东关育人无数之外,她还润物细无声地把自己的教育理念传播、渗透到了那时思想还有点滞后的阿爸、阿娘们心中,以致许多家庭都从此成了她的挚友和异族亲戚。这不?与我们一起去看望她的几位阿娘原来是她的学生,如今则是她的朋友。据79级班长祁琼华透露,她们家但凡有事,或浪山,或婚嫁,都不能没有刘老师的身影。这一来二往,她的母亲把刘老师当成了自己的亲姐妹,还把一本《古兰经》做礼物送给刘老师,笑着劝她干脆随了回民算了。刘老师也由此深知回族习俗以及信仰,尊重回族风俗,去年把学生金镖阿訇赠她的诗集《任风云变幻》交祁琼华妥存。她说,书中有回民看重的阿拉伯文字以及信仰的表白,万一家人因此糟蹋或亵渎了其中的文字,那是对一个民族的犯罪,这就交祁琼华妥存,她这才放下心来。

彼此理解,相互信任。这是她和她的学生们在将近半个世纪的风雨中一起走出来的一条民族团结的道路。想那时,她关心每一个学生,欣赏每一个学生,包容每一个学生,这就随时出没在东关各个小巷,进行家访,以此促进教育教学,改变家长观念,以实际行动营造出一方非常和谐的家庭与学校的关系。

在家长面前,她从来不提孩子的不良表现,而总是将其闪光点进行一番夸赞。孩子是夸出来的。她深知此理,为此,学生一旦有突出表现,她就会在全班进行表扬。犹记得学生金镖当时作文不错,为了激励他不断向前,毕业之际,她特意把金镖的作文本当作范文留存在自己的案头,见人就夸。就是这样洒下的一粒厚道的种子,让如今是年过半百的金镖阿訇依旧对读书写作保持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平时对着大众的演讲从来都是在主题和选材上不落俗套。

她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尤其尊重学生的选择,只要是积极向上的努力,她从来总在一旁鼓励、加油。金镖阿訇当年选择念经、出国之际,她总像一位慈母,赠日记本鼓励他勇攀高峰,实现理想。去年夏天,由学生发起,由全国各大宗教的专家学者参与的汇通讲堂在西宁开课之际,她不顾自己83岁高龄、老伴生病等一串困难,犹坐在会议室一角,就像小学生一样谦恭地听人发言。当看到学生发言的精彩,她就像回到了当年的课堂一样地得意忘形,并情不自禁地带头拍起手来。学生马显云经商有成,创业不止,每逢开业或遇到出其不意的困难时,刘老师也总出现在他的眼前,为他鼓劲,为他打气。

如今,她赋闲在家,在偶尔的朋友、家庭聚会,或者是晨练舞剑的休息片刻,与人聊天时,她如数家珍,还总忘不了夸原先的学生。在言及这一切时,她就像回到了课堂一样地神采奕奕。我们走近的这一次,在将近两个小时的采访中,我还发现,面对早已是不再盛年的几位学生,她犹端庄如仪,其坐姿、神情、语言依旧恪守师道,在谦和中始终未失教师的风度与分寸。当我们告别她,准备要回时,她一直把我们送到了楼下,浅笑殷殷与我们告别。她,使我再次想其久违的校园以及那些始终不忘耕耘、一直视学生为花朵的园丁。

2024、10、22 西宁

0 阅读:2

拓客说宗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