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买臣40多岁一事无成,妻子怒而离婚,为什么他却很快乐

徐华说过去 2024-06-13 08:55:34

«——【·前言·】——»

汉武帝时代,有两个人的命运富有传奇色彩,后世又进一步戏剧化。他们跌宕起伏的人生在舞台上以不同的版本演绎,一些剧目至今仍在上演。他的人生究竟是怎样的呢?

«——【·前期艰难·】——»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上演的是郎才女貌的浪漫主义故事,富家女看上穷书生,琴挑、夜奔,才子挥洒翰墨,长门一赋千金难买,这一切让多少痴男怨女心旌摇曳。

朱买臣与妻子(不像卓文君,历史上她没有留下名字)则是一出贫贱夫妻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的现实主义故事,读书砍柴,又为妻所弃,穿困至极忽得皇帝召见,富贵还乡、建功立业,身居九卿

忽又犯法降职,扳倒酷吏张汤,自己却被汉武帝杀了。与司马相如不同的是,朱买臣因为前妻的自杀留下一个悬案,被不同时代的人解读,不断地被塑造。

朱买臣的人生前半场是令人郁闷的。一个40多岁的中年大叔,家里很穷,却喜欢读书不像公孙弘、倪宽、卜式那样放羊放猪,干些有技术含量的活,朱买臣的营生手段简单粗暴,砍柴、卖柴、读书,如此而已。

朱买臣绝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他是很有一把力气的。他也没有遵从孔老夫子的遗教,不以劳动为耻,相反,从表面上看,他似乎还有点道遥。

朱买臣在历史上是以“负担讴歌”的形象出场的,颇有画面感和戏剧性。班固描写道,朱买臣挑着柴,一边走一边高声诵书,旁若无人。他的妻子也背着一捆柴跟着

对朱买臣的这种行为深以为耻,多次予以制止,但是,朱买臣似乎要和老婆对着干,诵书的声音反而更大了。由此看来,朱买臣是一个特立独行、狂放不羁的人。

朱买臣也许是在自我宣传,或者说是以这种方式表达对官员的不满和讥讽,有人才而不用,难道不是的失察吗?“负担讴歌"的背后隐藏着穷困书生的辛酸与无奈,也就是这一点,引起了后世知识分子的强烈共鸣。

还要如此高调向世人宣示自己是很有学识的砍柴人。于是,她愤然提出离婚与妻子相反,朱买臣穷困但不倒,自信乃至自负。他说:"我到了50岁的时候会富贵的如今已经40多了。

朱买臣留不住妻子,也就悉听其便。他依然故我,砍柴、卖柴、读书,日复一日,循环往复。他的妻子也再嫁他人(在有的戏曲里,她嫁给了一个木匠),有时候,她与丈夫去上坟

朱买臣在墓间砍柴,饥寒交加,就招呼他一起来吃饭。朱买臣也不拒绝,坦然接受现实。汉代有一个上计制度,就是年终岁尾各地要向朝廷上报的户口、田地、赋税、粮食、治安等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有关簿册都要送到首都长安,作为皇帝考核官员政绩的依据执行这项任务的人称作上计更。这一年,朱买臣作为上计更的随员到了长安,他们等了好长时间都没有得到皇帝的召见,渐渐地钱粮都用光了

朱买臣是吴人,属会稽郡,有一个同乡叫严助,此时受到汉武帝的重用,他向武帝推荐了朱买臣。汉武帝对各地推荐的人才,很多都亲自接见,有点像当今的面试。

«——【·参加 面试·】——»

朱买臣见到汉武帝从《春秋》谈到《楚辞》,倾尽平生所学。武帝大为高兴,马上提拔他做中大夫,和严助一起成为皇帝的近臣。朱买臣果真50多岁一跃而登龙门。

朱买臣从山野砍柴老汉变成了朝廷官员在参与议政决策时不负平生所学。秦朝时大将蒙恬曾经率大军三十万占据了这一地区,秦末大乱时被匈奴占据,现在又被卫青重新夺回。

主父区向武帝进言,认为这个土地肥饶,宜屯田驻守。在外,有黄河作为天然屏障,公孙弘持反对意见,认为设置管理机构空耗财力。汉武帝让朱买臣等大臣就此事的利弊进行辩论。

朱买臣等人提出了十条设郡的理由,公孙弘不能反驳。最后,武帝从其言。后来,朱买臣因过失被免职回家,好久之后,又被召回朝廷,估计与众越人造反有关。

秦汉时分布在今浙江省东南部、福建省北部一带的东越人--《史记》中说他们是越王勾践的后代,对于朝廷的归顺反反复复,同时,内部也经常发生战争。

武帝即位后,东越的闽越人和东瓯人发生攻战,汉武帝曾派大臣汲黯前往视察。他未到达东越,行至吴县便折返而归,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闽越人举兵攻打东瓯,东瓯向汉朝廷求救。

当时,武帝不到20岁,问太尉田蚡。田蚡认为越人相攻是常事,不必救。严助认为小国穷困时不救,何以绕率万国。于是武帝派熟悉南方地形民情的严助将兵救东瓯。

在会稽太守官邸的看守那里吃饭,非常落魄。如今富贵而归故乡,朱买臣搞了一个恶作剧.故意戏弄那些势利之人他弃车不坐,也没有穿官服,把官印藏在怀里,走路来到官邸。

当时,正处于汇总统计数据的季节,一众人正在吃喝,看见朱买臣,也没有理睬。朱买臣进去找看守朋友一起吃饭。快吃饱时,朱买臣有意把绶带露出来,看守拉扯绶带

会稽郡为丁迎按新太守到任,发动民众打扫道路,一帮官吏也都出来迎接,车辆多达上百辆,场面很是壮观。在打扫道路的人群中,就有朱买臣的前变和丈夫。

朱买臣停车,招呼他们上车,一起回到太守的官会。朱买臣安排他们住在园中,并提供饮食。但是,刚过了一个月,他的前妻就上吊自杀了。这期间发生了什么事,史书没有记载。

朱买臣让前妻一家住在园中,是为了践行诺言回报她,还是故意羞辱她?从朱买臣的性格来看,我看还是前者,只是朱买臣处理方式不当而已。但是,前妻的自杀为后来编排朱买臣戏曲故事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

做了主爵都尉几年之后,朱买臣又因过失免官,降为丞相长史。这个时候酷吏张汤是御史大夫。早初,朱买臣和严助都为侍中,受到皇帝的宠幸。张汤还是一个小吏,在朱买臣面前忙前忙后。

后来张汤深得武帝的信任,做了廷时,审理了一系列重大案件,其中有淮南王刘安谋反一案,朱买臣的同乡兼引荐人严助牵其中。准南王刘安的父亲淮南厉王刘长是高祖刘邦和张敖的美人所生的儿子

汉武帝时,刘安加快了谋反的步伐,目夜与手下伍被、左吴等人査看地图、部署兵力。虽然遭到伍被的反对,但是刘安不死心,仍在加紧部署。淮南王优柔寡断,下不了决心,迁延日久

由于家庭矛盾爆发,他图谋反叛的踪迹被朝廷所知。伍被为了自保,告发了准南王。武帝派人惩治淮南王,还未到,准南王就自杀了,张汤审理准南王反案,牵连甚广,有数千人被诛,包括严助。

于是,武帝派严助去,把自己之所以出兵的理由告诉淮南王。由此严助与淮南王有了来往,后来淮南王来朝廷,与严助建立了私交,并送给严助厚礼淮南王谋反案发,严助被牵连其中。

武帝不想杀严助,就减轻了他的罪贵。但是,张汤则据理力争,认为严助出入朝廷,是皇帝的腹心之臣却与诸侯营私结党,不杀,后不可治。在这件事中,朱买臣认为严助被杀是因为张汤的陷害,心中非常怨恨。

朱买臣深以为耻,拼死也想搞垮他。正好还有王朝、边通两长史,也有同样的想法,且知道张汤的一些私事。当时,张汤与同僚已经积怨甚澡,“倒张"势力暗流涌动。

«——【·结语·】——»

武帝听到诸如此类反映张汤作奸犯科的事,认为张汤“怀诈面欺”八次派使者斥责张汤。张汤不承认,不服罪。武帝忍无可忍,让使者赵禹面斥张汤。

信息来源:

《史记》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