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一位博主,和闺蜜逛街买完衣服,一出门就碰到了同款,嘴欠非进去问价格。结果自己花419拿下的同款,店主说价才260……

素材来源:史珍香香香
然而,没走几步,又一个同款才200……关键是,二者的吊牌都一样。
“早买早享受……”
博主只好安慰闺蜜,可此刻的她已经笑不出来了:“这5分钟,我享受啥了!”
“不会砍价党”狠狠地共情了:买完衣服最怕这3件事同款更便宜虽然现在的衣服价格已经很透明了,但是像博主这种“花两件的钱买一件”的情况还是很多的。比如说这位网友花4000多,在商场买的羊绒大衣,在小店里才1800——

更扎心的是,有服装人爆料说,1800都贵了,好的料子也不过800-1000。

真有这么离谱吗?会不会是品质不一样呢?
另一位服装人斩钉截铁地反驳道:这个价格肯定不会是羊绒料子好的!

到底谁说的是真相呢?从网友们的回复来看,大家比较认可后者的话——


其实,大部分的消费者对成分是没有辨别能力的,无非是遇到了喜欢的东西,觉得价格合适就拿下了。
只不过,买过之后发现同款价更低,心情瞬间不美丽了……

博主和闺蜜买完衣服,分分钟就发现了两个同款,只顾着心疼钱包,难道就没意识到买了件烂大街的款式吗?
对于很多追求个性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穿上精心挑选的衣服出门,却发现烂大街更糟糕的事了!
杀熟然而,翻遍评论区不难发现,比买完衣服遇同款嘴欠问价格更让人扎心的,竟然是被杀熟——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错觉:找熟人买东西更便宜,更放心!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很多店家也是看人下菜的,有些所谓的“熟人价”,还不如“会砍价”。
有一次,带亲戚去以前工作的店买黄金,提前告诉她最低价是多少,让她看着跟老板还价,而不是轻信老板所谓的“熟人价”。
果不其然,老板给的“熟人价”明显是杀熟,可我夹在中间也不好说什么。
亲戚按照我交代的底价和老板周旋,最后,光工费省了1000多……
比起冲动消费,货比多家才是硬道理虽然店家喜欢说“早买早享受”,但是正如博主说的“我享受啥了”,刚提着袋子出门,就发现了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同款,换谁都得心滴血啊……
因此,不少人坚持货比多家,或者反季捡漏——


看来,省得不是一星半点啊!
所以说,冲动消费拍大腿,不如货比多家买实惠,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