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又是一位网友的评论:“普通人家送东西都知道,先紧着客人,最后是自己人”。“庶女都比她高,对于黛玉来说,这是羞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6b2c2bf779a18e4c0098b1f91c3bb99.png)
主人客人的问题,已经解释过很多遍了:黛玉是贾府的客人,不是薛家的客人。薛家是有独立性的,没必要、也不应该按贾府的主客来排序。
这里再说说嫡庶的问题:三春之中,迎、探是庶女。按照现在很多网文中的逻辑,庶女不如嫡女,黛玉是嫡出,应该在迎探前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07567903e0d16c104b82a5d690c1003.jpg)
黛玉是嫡,迎、探是庶,这倒是没毛病。不过嫡庶之分,只是在自家的兄弟姐妹中比较,比如贾环的“都欺负我不是太太养的”。如果出了这个范围,根本不能比较。就好像刘姥姥的女婿王狗儿,只有个“嫡妻刘氏”,那板儿自然就是嫡子了。可你想想,板儿敢跟贾环比较嫡庶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1affcffbc026fcbde40b8aff9198f4b.jpg)
网文有自己的逻辑,不必符合生活实际。如果你读《西游记》,批评“猴子怎么会说人话?”或者“唐僧西行走了那么多国家,怎么说的都是汉语?”,只会让你贻笑大方,不会降低对吴承恩的评价。同样的道理,在现在网文里,嫡女可以把庶女当丫鬟指使,可你不能把这个逻辑套入到《红楼梦》里——否则,还是你贻笑大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308cc59ce71f769639d197c9f0d15dc.jpg)
《红楼梦》里的情况是什么样的?薛姨妈送宫花,先放下黛玉不说,三春是作为一个整体、一样对待的。如果嫡优于庶,岂不是薛姨妈也不懂规矩了?
好吧,一定会有人辩解,说薛家是商人出身,的确不懂规矩。那我们再来找几个懂规矩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b207b741905c8b41cab375c71f32a3c.jpg)
黛玉进贾府,与三春相见:“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三春打扮是一样的,并没区别嫡庶,难道是贾府也不懂规矩了?
这还只是穿戴。我们再看看送礼的规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7bf6e582e20255ea79bfe8678778c25.jpg)
元春省亲颁下赏赐,“宝钗、黛玉诸姊妹等,每人新书一部,宝砚一方,新样格势银锞二对。”端午节元春从宫中赐出礼物:“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单有扇子同数珠儿,别人都没有”。两次赏赐,黛玉都和迎探惜三人的一样,并没因为迎春探春是庶出就少给一点、降低标准,难道是元春也分不清嫡庶?不懂规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18b25f363b803fec833c52808ace4f6.jpg)
《红楼梦》“大旨谈情”,感情才是全书的主要话题。偏偏有些现代人,看了几部宫斗戏,读了几篇网文,就对《红楼梦》指手画脚、臆造规矩,岂不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