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特点决定,必须用含英咀华的方法体会语言之美。文字是抽象符号,远离表现的事物,具有表义的模糊性和多向性,非得用想象才咀嚼出清晰的含义。这跟科学定理相似,已很难看出定理的美,离实践经验太遥远。
语言的间接性尽管增加了理解欣赏的难度,却为想象提供广阔天地,是发展想象力天然的沃土。想象怎么诞生呢?那是含英咀华。
看简单的诗:君家何处住?妾(我)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诗不过横截生活中的小断片,明白如话,似乎不需要解说什么。不过,细读会发现,字里行间还有许多东西。女子以第一人称叙述,想象至少两大方向,一是男子没有出场,可男子的形象逼真再现;二是女子叙述的特殊性,亦可想象出女子的模样,宛然如在目前。
女子见到男子就是一个问句,来得唐突。男子一脸茫然,一时反应不过来,怎么问这个问题?既然不相认,也就无以应对。
女子自然有些尴尬,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立即回答,我住在横塘。这补充,既掩饰尴尬,又表明问对方的意图,使男子明白,自己并非无缘无故冒昧。男子听后才回答了询问,表示不是横塘人。于是女子又补了两句,才弄清为什么如此唐突,原来是思乡之心急切,希望遇到同乡。
为什么认为男子是同乡?原来听到家乡方言,自然误以为是老乡。不过,方言很广,很容易理解男子不是横塘人。女子的热情活泼,又腼腆羞怯,口齿伶俐的形象跃然纸上。至于,有人认为,女子不过是借问老乡的幌子,表达爱情,更是想象得遥远了。
这就是含英咀华的注解,阅读非要进入文字后面的情境,才能咀嚼出丰富的意趣。古诗如此,小说亦然。
年轻教师要走向优秀,必须修养宁静,训练慢阅读的习惯,在品读中涵养情愫,发展想象力,热爱文字,做含英咀华的亲切榜样。
现在的《教师用书》讲得很多,与课文相关的什么信息都给你,你就苦恼不知该讲什么。其实,我很少看这书。你仔细读就会发现,那些庞杂的知识都很空洞,对文本含英咀华的东西太少。大概是编写者的意图,如果把解读的精华都给你,你就只能是个搬运工,永远与优秀无缘。
也就是说,年轻教师必须学会独立行走,研读教材,学会个性解读。这就是下含英咀华的功夫。什么辅助书都不看,翻开教材,仔细地琢磨,到底品出点味道,你就开始进入文字美的殿堂。
读出自我,品出美感,有了个性研读,然后才能探索怎么引导学生研读,苦心经营阅读的中心任务。提出一个什么任务,沿着任务的井口深掘下去,就能挖出一眼深井,让情感和思想的清泉涌出。这就是备课的两大工作。
诚然,潜心研读几本文学经典,研读唐诗宋词,那是含英咀华最好的路径,比较教材,经典丰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