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上令人窒息的“一包奶信”事件:病态观念,害惨多少中国孩子

同去知识 2024-08-27 18:10:40

hi,我是头趣知识,点击右上角关注,每天为你分享〔自媒体运营〕和日常干货。你想看的这里都有。

母乳喂养是最天然、最健康的喂养方式,对宝宝有很多好处。

然而,大多数妈妈为了宝宝和自身健康,通常是把乳汁存起来,这样妈妈不在的时候,宝宝不仅能吃到母乳,能维持自己的奶量。

这不,前几天网上有一则让全网窒息的“一包奶信”事件,背后的病态观念害惨了多少中国孩子?

事情的经过,这位妈妈给自己的宝贝写了一封“奶信”:

她说,这是她为宝宝辛辛苦苦存的最后一包奶了。

从宝宝出生起,一直到八个月大之前,她为了能给宝宝更好的营养,选择了母乳。

然后在这期间里面,她经历了肺炎、多次发高烧、高血压升高等各种情况。

于是孩子爸爸为了考虑到她的身体健康,多次劝她断奶,干预高血压,但都被她拒绝了。

因为在她眼中,她的身体健康并不重要,只要宝宝能够健健康康的长大,做什么都值得了。

就这样,一直等到宝宝八月大的时候,她的身体实在经不住她这般折腾,她才选择结束母乳喂养。

现在看着宝宝一天天长大,身体健康各方面都没问题,她为自己的伟大感到欣慰。

所以她对宝宝说:

都说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第一次是妈妈和你切断脐带的时候,这次是37度恒温的爱就到这里了。妈妈要感谢你,感谢你选择我做你的妈妈,愿我的宝宝一生健康快乐,妈妈给你37度恒温怀抱永远在。

这一袋“奶信”,她将会永远放在冰箱为孩子保存着,想让孩子以后长大了看一看母亲的伟大。

看到这里,我整个人都不好了,确定这不是没苦硬吃吗?在自我感动什么呢?

对此,上万网友纷纷嘲讽道:

“嗯……每一句写的都是‘妈妈谢谢你‘,但是每一句都是完全表达(你必须谢谢妈妈)”

“又一个自我感动式父母,孩子长大以后但凡有什么不按照妈妈的想法来就开始了(妈妈从你出生忍着痛苦给你喂奶,为你付出了那么多吧啦吧啦,你还不知道感恩)”

“不至于,又不是死了。你写在袋子上他也看不懂,纯纯自我感动。”

其实,这种就是典型的自我感动,没苦硬吃的病态行为。

她的每一句都在表达:

“妈妈有高血压,但是为了你的健康,妈妈就算冒着生命危险也值得。

所以,你以后长大了要记得报答妈妈的不容易,妈妈是为你了,才会这么辛苦的”

我不敢想象,等孩子长大以后,看到妈妈为她保存的这一袋“奶信”,她会有多么的无奈。

哲学家罗素在《幸福之路》中谈道:

“做父母的不是应该尽可能地为孩子多做些事情,凡是自我牺牲的父母,往往对孩子极端自私,会从感情上掌握住孩子,过分的牵挂往往是占有欲的伪装。”

打着“一切都是为了你”的招牌,扯着“感情”的旗帜,不仅丧失了自己,也拴住了孩子,最终导致孩子累,父母更累。

以上这件事,让我‬想起了‬一名‬山东‬宝妈在网上晒“母爱”,结果引发了网友痛批的‬事件‬。

第一张是她剥好的玉米粒,第二张是她剥下的玉米粒的皮,第三张是她榨玉米汁的图片。

她说,这并不是普普通通的玉米汁,而是她一大早六点钟起床,只为了给10岁的儿子煮最新鲜的玉米汁。

重点是,明明她可以不费时间不费精力地把玉米粒放在榨汁机里,就可以得到一杯口感细腻的玉米汁。

结果,她却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把四根玉米粒的皮全部一个一个的剥干净,然后再放到榨汁机里…

这真的是伟大的“母爱”吗?不,这是病态的爱!

孩子都已经10岁了,10岁的孩子早餐想喝什么可以自己动手,更不需要父母用病态的爱去道德绑架。

这种病态的“母爱”,感动天、感动地,也只感动了自己罢了。

还有的宝妈:

因为孩子爱吃芒果,每次出门逛街买东西都少不了买芒果。

然后,每天下午她给孩子准备下午茶水果的时候,都会把芒果切成小块,方便孩子食用。

但是呢,她把芒果肉全部都留给孩子,然后自己可怜巴巴地可能芒果核...

一边病态的给孩子付出没必要的爱,一边又在强调自己的“伟大”,强调自己的委屈,这真的不是思想有问题?

除了这些,中国还有更多的父母:

明明他们也很爱吃虾,但每一次都把虾留给孩子,然后又强调自己不爱吃虾或者说“虾太贵了,爸爸妈妈哪里舍得吃。”

明明他们也爱吃鱼肉,但每一次都把鱼肉最多的地方留给孩子吃,然后自己啃鱼尾;

明明他们也喜欢吃肉,可为了能给孩子多存点钱,每天都吃馒头配米饭、榨菜配粥…

他们‬的‬这种‬“自我感动式付出”,只不过是一场爱的裹挟。

打着爱的名义,对孩子进行自由剥夺,到头来,也让彼此的关系剑拔弩张。

就像黄执中所说的:

“牺牲感,在亲密关系中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它就像一道水坝,无形中提高着你的道德筹码,让你对一切都有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期待感。”

父母的自我感动式付出,不仅感动不了孩子,还会毁掉一个健康的孩子。

一般情况下,父母这样的付出与爱是扭曲与不正常的,有些病态的爱。

父母过度牺牲自我的爱,对于子女来说是一种巨大心理负担与压力,让孩子终身充满了负疚感,这是一种毒。

网上有一个网友说:

她从小到大,不管是过年回家、放假回家,她妈妈都会上街给她买蛋糕回来。

然后每次她同学来她家找她玩,都以为她父母很爱她,每天都有蛋糕吃。

但是啊,这是她从小到大都不喜欢吃的蛋糕,真正爱吃的人是她的父母,而不是她。

每一次,他们都会以各种理由说:

“我们不爱吃这个,是专门给你买的,这个好吃的。”

这种话听多了之后,网友还挺烦的,不理解父母的这种自我感动式的付出意义在哪里?

尤其是过年那会,她妈妈买了三个蛋糕回来,她一个都没吃。

结果,三个月后放假回家,她妈妈又拿过年没吃的三个蛋糕过来问她吃不吃?

她看到后,整个人直接崩溃了,然后在房间里哭了一晚了。

有这样的一段话:

“亚洲父母的爱给的刚刚好,就是没有好到快乐的长大,没有感受到满满的爱意,又没有差到让儿女不孝、狠心对待,刚刚好能痛苦一生。

他们的爱里夹杂着顿感的痛,一边说家里没钱叫我省着点花、少买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又会叫我钱不够记得说,更多的时候问家里要钱都会有种负罪感,所以我变得很矛盾,一边委屈父母的不理解,一边又心疼他们的付出,既不能割舍也无法指责。”

他们都极度渴望逃离,却又不敢、做不到与父母分离。

我想说的是,教育的本质是尊重和引导,而不是控制和压迫。

父母应该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朋友和导师,而不是用爱的名义绑架孩子‬的人生。

父母和孩子,是一家人,可以互相帮助,荣辱与共,但归根到底,是不同的独立个体。

在‬这世上,没有一个孩子希望父母为了自己牺牲,父母本身也无需为孩子的人生过度负责。

你们开心了,孩子也会跟着开心;你们不好过了,孩子心里也跟着难受。

所以,父母应该做的是,该吃吃该喝喝,别整天为了所谓的爱来道德绑架自己的孩子!

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发表自己的高见!

共勉!

--END--

我是头趣知识,点个关注,每天都为你更新头趣新知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告知必删!

0 阅读:1

同去知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