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是秦人发祥地,昔非子牧马于秦亭(今甘肃省清水县秦亭镇),被周孝王封为附庸。从此,便有了秦的称号,有了秦安、秦州、三秦,秦腔、秦朝,秦始皇等以及陕西的简称秦。
秦地育秦人,秦人发秦声,秦声衍秦腔。秦腔俗称梆子腔,是中国戏剧的鼻祖,声色之美甲天下,被誉为华夏正声,素有高腔歌唱、调入正官、 音协黄钟、古典声韵、雄劲悲急、宽音大嗓、直起直落的特点,音律足以激流波、绕梁尘、声振林木、响遇行云、风云为之变色、星辰为之失度,堪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戏曲艺术宝库中的活化石,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秦腔,始于周、雏形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宋、完整于元、盛行于明、广播于清、繁荣于今,源远而流长,根深又枝茂,隆替蔚为大观。秦腔从周秦遗风到汉唐余韵,再到宋元旧曲乃至明清老调,无不深深镌刻着秦腔文化的历史印记。秦相李斯说:“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 而歌呼鸣鸣快耳目者, 真秦之声也。” 司马迁的外孙杨恽讲:“家本秦也,能为秦声……拂衣而喜,奋袖低昂,顿足起舞。”东晋袁宏有诗赞:“赵瑟奏哀音,秦声歌新诗。吐音非凡唱,负此欲何之。”唐代诗人岑参云:“汝归秦兮弹秦声,秦声悲兮聊送汝。”北宋史学家刘攽有诗称:“家有秦声居自乐,书非尚白智无穷。”元代文学家顾瑛:“哀弦发秦声,修眉善胡舞。”明代诗人谢榛赞曰:“地出三峰雄陕服,天分八水杂秦声。”清代经学家洪亮吉称:“崇仁坊前百戏陈,杂乐共作秦声尊。”清代诗人陈柄德诗曰:“一曲秦腔四更角,凉风暂此卸征鞍。”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有诗称:“昆弋名辈今已稀,秦腔三十年来尚。” 移风易俗,莫善于戏。秦腔以乐治身心,移风俗、敦教化,和邦国、谐兆民、悦远人,此乃中华文明生生之盛德、富有之大业也!
清初,北京戏曲舞台最盛行的是昆腔与京腔。京腔所谓西皮二黄亦源于西府秦腔。乾隆年间,各省的地方戏曲借给皇帝或皇太后祝寿的名义,纷纷进京献艺。乾隆三十九年(1774),著名秦腔旦角演员魏长生率领西秦腔戏班三晋京师,秦腔一鸣惊人。强劲的魏旋风,劲吹梨园,竟“使京腔旧本置之高阁”。魏长生作为戏曲史上的优秀代表,从此彪炳史册,“海外咸知有魏三”。近代日本著名戏曲史家青木正儿在《中国近世戏曲史》称颂为“旦色界辟一新纪元的天才,得写实之妙者。” 1779年,魏长生再次入京。乾隆皇帝魏长生扮演辽邦公主酷似死去的和硕格格。收他作干女儿。于是民间尊称他为“魏皇姑”。清嘉庆五年(1800年),魏长生第三次献艺北京。时年已57岁。挂牌主演《香莲串》等秦腔剧目,在京师的舞台上呕心沥血地耕耘了三年,倒在了他醉心的五彩舞台上。一代名伶以身殉艺,走完了极不平凡的59个春秋,用毕生心血在中国戏曲史上树起一座丰碑。
秦腔自诞生以来,演艺人才大多采用随社以师带徒和科班教育两种方式进行。相传清顺治、康熙年间东府大荔一带就有同州梆子邹邑班、大德胜班的演出活动。清乾隆中叶,戏曲班社在陕西各地蓬勃兴起。“西安乐部著名者凡三十六,最先者曰保符班。”此后,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办班演戏的风气更为兴盛,全省各地戏班林立。以凤翔府为中心的西府秦腔就出现了义兴班、聚顺班、顺义班、永顺班等大小班社。鲁迅先生曾以“古调独弹”盛赞秦腔。
1912年7月1日,陕西同盟会会员李桐轩、孙仁玉、范紫东、高培支等热心戏曲改良的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在西安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集戏曲教育和演出为一体的新型艺术团体——陕西易俗社。1915年,受易俗社影响,由民间艺人苏长泰等在关中三义社的基础上创建西安三意社。1945年,由原集义社的刘光华等人成立尚友社。知名演员有文武小生张新华、王集志,旦角杨金声、李正华,净角张健民,丑角冯庆中等。
抗战时期,马健翎在延安与柯仲平等人一起发起并领导了民众娱乐改进会,成立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马健翎戏剧创作活动时间之长,作品之多,影响之大,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是人所共知的。他创作的秦腔、眉户现代剧一共有20多部。如《十二把镰刀》《血泪仇》《大家喜欢》《穷人恨》等,以及创作和改编的《打鱼杀家》《反徐州》《斩马稷》等,深受群众喜欢。1944年的边区文教大会上,授予马健翎以“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上世纪50年代,秦腔先后有三次大规模的赴京演出,分别为1952年西北戏曲演出团,1958年陕西省赴京演出团,1959年陕西省戏曲演出团。这三次的演出团,汇集了不同剧团的名家,联合展演了秦腔、眉户等多个剧目。刘毓中、苏育民、孟遏云、樊新民、马蓝鱼、李爱琴、李应贞、李继祖、陈妙华、肖若兰、李瑞芳、段林菊、王玉娴、吴德、王斌、原安民、阎更平、郭明霞、崔惠芳等先后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58年在第一部秦腔彩色电影《火焰驹》中扮演黄桂英的肖玉玲,受到毛主席的接见。
(二)1956年6月15日至7月26日,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在西安举行,这次历时43天的会演比原订计划延长了11天。参加这次大会的有西安市、直属县市及渭南、宝鸡、商洛、汉中、安康、绥德、延安、榆林等八个专区的观摩演出代表团共12个,包括37个演出团。其中演出代表1873人,观摩代表630人,特约老艺人15人,中央及山西、甘肃、青海、西藏、云南、新疆等地特约观摩代表115人。 这是建国后西北秦腔,乃至整个戏曲界的一次大检阅,许多秦腔演员得以亮相,为人称颂。李应真、马兰鱼、李瑞芳、段林菊一起被并称为秦腔舞台的"四大名旦"。从1966年开始,传统戏大都被禁演,各地文工团以演出八本样版戏为主,秦腔也被移植,失去了应有的文化底蕴。
改革开放以后,秦腔如雨后春笋应运复出,《十五贯》《大风歌》率先上演。进入八十年代,百年秦腔,风卷西北,风起云涌,秦歌浩荡,特别是深受戏迷亲睐的《秦之声》以群众大赛为平台,在推动秦腔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戏剧梅花奖始创于1983年,2007年更名为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是中国戏剧界优秀中青年演员的最高奖项。 梅花奖创立以来,至今已举办了31届,产生了数百位梅花奖获得者,其中,秦腔演员获得者如下:戴春荣 (第5届) ,西安秦腔易俗社,代表作《卓文君》。李 梅(第13届)(第25届)二度梅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代表作《留下真情》。窦凤琴(第14届)甘肃省秦剧团,代表作: 《斩秦英》。雷通霞(第16届)甘肃省陇剧院 ,代表作《探窑》。侯红琴(第17届)西安秦腔剧院三意社,代表作《火焰驹》。李 娟(第18届)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 , 代表作《杨七娘》。柳 萍(第19届)(第26届),二度梅 银川市秦剧团,代表作《武松杀嫂》《月下来迟》。齐爱云(第21届)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代表作《郑瑛娇》。任小蕾(第23届)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代表作《雀台歌女》。张小琴(第23届)兰州市戏曲剧院秦腔团,代表作《斩窦娥》。张晓琴(第23届)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代表作《赵五娘吃糠》。张 蓓(第24届)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代表作:《虞姬泪》。惠敏莉(第24届) 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代表作《柳河湾的新娘》。屈巧哲(第24届) 青海省西宁市秦剧团,代表作《赵五娘吃糠》。李君梅(第25届)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代表作《梨花情》。李淑芳(第25届)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代表作《藏 舟》。候 艳(第25届)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代表作《武松杀嫂》。苏凤丽(第26届)甘肃省演艺集团秦腔剧院,代表作《锁麟囊》。屈连英(第26届)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代表作:《清风亭》。佟红梅(第26届)甘肃省陇剧院,代表作陇剧《 血溅乌龙院》 秦腔《三娘教子》。卫小莉(第27届)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剧团,代表作《赵锦棠》。窦凤霞(第27届) 甘肃省陇剧院,代表作陇剧《枫洛池》。袁丫丫 (第28届) 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代表作《春江月》。李东桥(第3届)陕西戏曲研究院,代表作《千古一帝》;第26届戏剧梅花奖中荣获二度梅花奖,代表作《西京故事》。谭建勋(第18届),代表作《飞将军李广》。孙存碟(第18届),代表作《柳书传奇》。李小锋(第21届),代表作《白逼宫》 。边肖(第21届),代表作《白逼宫》。王新仓(第23届),代表作《悔路》 。李小雄(第24届),代表作《杀庙》。赵扬武(第26届),代表作《大秦将军》。张涛(第27届),代表作《曹植》。韦小兵(第28届),代表作《卧虎令》。李小青 (第29届)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杨升娟 (第30届)西安三意社。王航 (第31届)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这些演员及作品代表了新时期秦腔表演艺术的最高水平。
秦腔历史源远流长、表演艺术臻至成熟、绝活杂技琳琅满目、声韵变幻无穷、拿手好戏浩如烟海,离不开好的剧本,更离不开秦腔研究者的不断努力。历代剧目著作卷帙浩繁。仅以近代而论,秦腔理论研究第一人是王绍猷先生。他的《秦腔记闻》,曾任易俗社社长李约祉说:“余捧读一遍,如获至宝,叹曰:有此贡献,今而后吾秦人无愧于剧界矣, 吾易俗社可谓尽其责矣!中华民族之伟大,吸收文化之强力,得绍猷而发挥光大之,其功伟甚,岂仅得以戏剧之历史记载目之哉。” 王绍猷先生因之被誉为秦腔理论的奠基人。封至模曾在上世纪20年代就同陈大悲、李健吾从事话剧运动, 在国语讲习所做过胡适的学生,在人艺戏剧专门学校与鲁迅先生共过事,与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等经常切磋戏剧与演技,拜在著名京剧演员李宝琴门下学习青衣花旦且优孟衣冠。从上世纪30年代起,撰写《秦腔概述》《秦腔名艺人考略》《中国戏曲大词典》等著述,创作改编《山河破碎》《还我河山》《回到祖国来》《水淹下邳》等剧本,排演了一批体现中国气派和时代精神的戏剧作品,培养了大量戏剧人才,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秦腔革新发展与我国戏剧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尊誉为西北王瑶卿。在甘肃,当代研究秦腔者有王正强等人。
(三)天水地区戏曲活动,历史悠久,是西北秦腔发祥地,而在甘肃秦腔戏剧社团中,又以天水鸿盛社历时最久,贡献较多,影响较大。天水鸿盛社,原名西秦鸿盛班,创建于公元1899年,即清光绪二十四年。创始人李炳南,原籍陕西周至县,青年时即以秦腔艺人的身份来天水。前后三代为班主,经营鸿盛社,成绩卓著,在天水、陇南、定西一带享有盛名,为广大群众所周知。
第一代班主李炳南首创剧社。他善长花脸,老生。民国初年,李炳南赴兰州演出《洪羊峪》一举成名。后又去永登、西宁等地演出,使鸿盛社名扬省内外。 主要演员有谢芳、景罩罩、魏保、贺庆、蔺常引等。第二代班主是李炳南的妻子,外号瘿瓜瓜老婆。知名演员有:谢玉堂,须生兼花脸。赵玉华(俗名赵大嘴),天水三阳人,主演花脸。沈鸿华(俗名黑巴巴),天水人,主演生角。张风堂,西和人,主演须生、老旦。另有李彦清、王登高、吴三狗、杨家二爷、周振娃、刘广学、罗世斌、罗世琪,李生财、赵白球、王新华、冯月秋、韩玉体、李谷华、张明善、赵五四、魏三喜、吴天喜,安长龙等。
第三代班主是李炳南之孙李映东,精花脸,擅长脸谱,又能导演,是鸿盛社的后起之秀。主要演员有谢鸿民,新中国建立后曾任定西地区剧团书记、团长,是天水、兰州、定西等地著名演员之一。赵桂中(俗名麻娃儿),宝鸡人,解放后曾任清水剧团负责人。主演青衣、小旦。董化兰,天水人,解放后曾任临洮剧团团长。主演须生。张启民,长安人,原系来天水的陕西化民社演员,后转鸿盛社,主演青衣。石生玉,西和县长道人,文武旦角。霍来山,天水人,大净。王新民,天水人,解放后曾任成县秦剧团团长。主演净角。蒲子英,天水人,曾任甘谷县剧团团长,净角。此外,尚有生角吕明发、张金民、刘兴汉、田玉林、屈正中、魏凤鸣、杨景民、穆正林,旦角王宝芝、石新民、陈彩花、刘新慧、二杨、佳宝,净角王俊民、白新国、汪存孝、陈永录、张永奎,丑角靳佛生、潘玉中。1949年后鸿盛社吸收和培养的演员有生角栗成阴、燕林中、张警民、陈易平、王钦民、孙敬孝、谢化俗、孙新民,旦角马晓云、郭爱玲、刘月娥、赵桂兰、田美云、郭兰芳、张筱霞、苏新恭、蔡小义、吴桂芳、何新荣。 鸿盛社在多年的演出生涯中,创造了许多独特的绝技。鸿盛社剧目繁多,驰名西北地区,总计共有演出剧目700余本。连台本戏更是鸿盛社的专长。这些剧目故事连贯,情节动人,特别吸引观众。鸿盛社在天水经历了约半个世纪,演职人员又多祖籍天水,在多年舞台实践中,独具一格,自成一派。
鸿盛社的剧场,最早设在火神庙内,即当时的西稍门外,现市食品厂附近。民国十几年间,搬到忠义巷的财神庙,现今秦城区解放路第二小学内。后来又迁到醉白楼,即解放路百货公司批发部后院。 新中国成立后,更名“红胜社”,添置新戏箱和“电光布景”,还编演了现代戏。1951年,原团长李映东被解职,由马福田副团长主持剧务。随之又与省总工会工人剧团合并。1954年又独立,改名新声剧团。1958年下放定西,更名定西地区秦剧团,从此天水鸿盛社就结束了它的演出生涯。
1978年后,在天水,每个县区都设有秦剧团,后改名演出公司。在市上有西秦秦腔研究院。各地演出九十年代前大多在剧院演出,其后以演庙会戏为主。一些地方也请陕西、宁夏的剧团演出。与此同时,也有群众自发组织的民间剧团。演出剧目多以传统经典剧为主。著名演员有祝慕民:生,陕西蓝田人,以饰演秦腔关公戏而闻名,其表演风格独特,被誉为“活关公”。米新洪:花脸演员,曾任天水市秦剧团团长,代表作《铡美案》《忠保国》等。蔡稚:陕西岐山人,以饰演须生和红生角色著称,代表作《关羽斩子》《金沙滩》等。张安学:陕西长安人,文武须生,代表作《出五关》《破宁国》等。张江中:甘谷人,靠把须生、红净、架子花脸,代表作《徐策跑城》等。另有段艺兵、吴爱梅、石建明、朱福民、杨安民、成葆珍、焦婵丽等。当代著名演员袁丫丫 ,四小名旦、国家一级演员,现任西秦腔研究院院长、秦剧团团长。
作为中华戏曲史上的璀璨明珠,秦腔融文学、音乐、舞蹈、绘画和武术等艺术元素为一炉,形成了唱念做打舞、手眼身法步、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的表演体系,舞台上演的是喜怒哀乐愁、唱的是酸甜苦辣咸,究其实是借衣冠讲孝说忠、凭面目尚廉崇节,弘扬的是温良恭俭让,昌明的是仁义礼智信,褒扬的是忠孝廉耻勇, 饱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和优秀美德。这便是秦腔文化几千年奔流不息并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百看不厌的生命力所在。
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在散文《秦腔》中称:“普天之下人不同貌,剧不同腔,京、豫、晋、越、黄梅、二簧、四川高腔,有几十种品类。或问:历史最悠久者、文武最正经者、是非最汹汹者? 曰:秦腔也。这秦腔原是秦川的天籁、地赖、人籁的共鸣啊!” 评语气势如虹,很有骨气和底气,讲透了秦腔的文化性格,也是对秦腔的最好诠释。
作者:温小牛(甘肃天水人,作家、文史学者,出版著作十余部。)
来源:原创作品,推荐发布!
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