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炒月殳不慌,更多八卦、热点
近日发布的《中G养老金发展报告2023》在测算养老金替代率问题时指出:“延迟退休郑策出台在即,65岁可能是调整后的最终结果。”
之前一直给大家打预防针,延迟退休势在必行!
尤其是从70后到90后所有人都十分确定自己一定会遭遇延退。为什么?
先上几组数据:※ 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比17.95%;※ 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比18.7%;
※ 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比18.7%;
※2035年我国超过60岁的人口将突破4亿人。※到本世纪中叶,这数据有望达到5亿人大关。
※ 在2018年剔除财Z补贴后,养老基金2018年实际亏损4504亿元。
所以说,目前我们是有近3亿人领取养老金,而且这个人口基数在未来还会进一步扩大,养老金支出也会越来越大。延迟退休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如果不采取积极措施应对,那么就算有财Z补贴,也只是杯水车薪,到头来领取养老金也成问题。
况且更为严峻的是,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还有生育率断崖式下跌。
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出生人口90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39‰;死亡人口1110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8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
而在国际上,通常以2.1作为人口世代更替水平,也就是说平均每对夫妇大约需要生育2.1个孩子才能使上下两代人之间人数相等。
当然,这也不能怪年轻人不愿意生育。
有网友疑问,延迟退休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有一说一,这并非最优解,只是缓兵之计罢了,多缴五年社保、少领五年养老金,一正一反要“亏”十年。
当然啦,我们不能把问题单纯抛给广大普通老百姓,更多还是多重举措齐下。
比如说去鼓励生育、改变人口结构,改革教育福利体系,引入移民,提高科技水平然后赋能行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等等。
而且延退肯定不会一刀切,也要考虑到职业差异性、工龄、身体素质之类的客观因素的。
就客观来说,3.5亿在职职工和2亿灵活就业人员千万不要因此报复性断保。
虽然它看似鸡肋,但并非毫无可取之处。一是对于去大城市打工的年轻人而言,孩子将来读书不是与社保挂钩,就是与房子挂钩。二来面对意外事件或严重疾病时,这时就能凸显社保的重要性了。
隔壁的岛国堪称是全球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65岁以上人口占到总人口的28.4%。
而在《老后破产》这部纪录片中,深刻给你翻译翻译:一个老年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破产的。
但是当他们一旦经历生病,尤其是需要治疗和上门护理,以及慢性疾病,开始一点点走上绝境。
毕竟60岁以上的老人,患慢性病的比率是全部人口的3.2倍,消耗的卫生资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9倍。
养老是个特别现实的问题,既需要钱,还需要人。
所以说,社保固然看似鸡肋,但相对来说,性价比还是可以的。
有能力的,还是交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