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指南引领变革:固定复方制剂在糖尿病治疗路径中崛起

星弘康康 2025-03-25 20:24:38

编者按:糖尿病作为一种全球性慢性疾病,其管理的核心在于血糖控制。然而,《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2024版CDS指南)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率仅为50.1%,这一现状凸显了优化治疗方案的紧迫性。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对糖尿病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理解,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二甲双胍等固定复方制剂逐渐成为糖尿病治疗领域的新趋势。这种创新的治疗方案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还通过简化治疗流程、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显著提升了患者的依从性,被2024版CDS指南首次纳入治疗路径中。

本期中,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匡洪宇教授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和创新的治疗方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标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对SGLT2i/二甲双胍固定复方制剂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地位、优势及其临床应用前景进行了分享。

《国际糖尿病》

2024版CDS指南中指出血糖控制率提升缓慢,目前达标率仅为50.1%,从医学专业角度看,您认为哪些因素会影响血糖达标?

匡洪宇教授:尽管糖尿病患者人数不断增加,人们对糖尿病的危害也有所了解,且指南也在不断强调科学的管理,但我国血糖控制率仍不理想,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患者因素:糖尿病是一种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患者自身的重视程度和配合度至关重要。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血糖控制效果。如果患者能够从生活方式、科学监测和药物使用等方面积极配合医生,将极大提高血糖达标率。因此,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2. 医生因素:医生需要及时了解最新的学术信息,包括新指南的更新、新的研究结果以及新药物和新手段。这些知识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管理患者,提升治疗效果。因此,医生的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是提高血糖达标率的重要保障。

3. 社会因素:糖尿病管理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包括政府、媒体等各方力量。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将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

4. 创新的重要性:创新的监测技术和药物是提高血糖达标率的重要手段。随着新药物的不断上市,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更适合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血糖达标率不理想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分析和改进。

《国际糖尿病》

在2024版CDS指南的框架下,固定复方制剂在糖尿病治疗中处于怎样的地位?它与传统的自由联合用药相比,具有哪些优势?

匡洪宇教授:近年来,糖尿病领域不仅在治疗药物种类方面有诸多创新,而且随着创新固定复方制剂的不断涌现,其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地位逐渐提升。2024版CDS指南对固定复方制剂给予了高度认可和重视。指南指出,如果单药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固定复方制剂可作为二线或三线治疗选择。对于初诊或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较高或单药治疗效果不佳,可以直接启用固定复方制剂。

与传统自由联合用药相比,固定复方制剂具有“增效减负”的效果。具体而言,固定复方制剂能够更广泛地覆盖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提高降糖效果,同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能够更好地平衡疗效和安全性。此外,固定复方制剂简单、方便、经济,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对治疗方案的期望,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因此,固定复方制剂的广泛应用将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标率。

《国际糖尿病》

目前固定复方种类很多,请您详细谈谈SGLT2i/二甲双胍固定复方制剂适用于哪些类型的患者?

匡洪宇教授:目前SGLT2i/二甲双胍固定复方制剂在糖尿病治疗中使用广泛,尤其适用于以下几类患者:

1. 血糖较高的新诊断患者:如果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7.5%,可以考虑使用SGLT2i/二甲双胍固定复方制剂作为起始治疗方案。

2. 有心肾合并症的患者:SGLT2i在心血管和肾脏保护方面有大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对于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或高危因素、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病患者,SGLT2i可作为首选药物之一。

3. 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联合SGLT2i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4. 需要简化治疗方案的患者:对于采用二甲双胍、SGLT2i自由联合治疗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转换为固定复方制剂,能够简化治疗方案,减少服药次数,提高患者依从性。

总体而言,SGLT2i/二甲双胍固定复方制剂的适用人群广泛,能够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优化的治疗选择。

《国际糖尿病》

目前国家要求降糖药物的固定复方制剂都需要以二甲双胍为基础药物,在这些固定复方制剂中,二甲双胍有缓释和普通剂型两种,请问这两种剂型有何区别?

匡洪宇教授:目前大多数固定复方制剂以二甲双胍为基础药物,二甲双胍有普通剂型和缓释剂型两种,两者存在以下区别:一是,缓释剂型的疗效持续时间更长,患者每天只需服用1-2次,而普通剂型每天需服用2-3次。缓释剂型减少了服药次数,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二是,缓释剂型在胃中逐渐释放药物,能够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避免药物浓度过高引起的不良反应。普通剂型可能导致药物浓度过高,从而增加胃肠道不良应的风险。

可见,缓释剂型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更具优势,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国际糖尿病》

有些专家建议采用口服降糖药物足剂量治疗的方案,比如二甲双胍,推荐日治疗剂量要达到2000 mg,请您谈一下对足剂量治疗方案的看法?

匡洪宇教授:我们在治疗患者时,不仅要选用合理的药物种类,还需使用合适的剂量。药物的足剂量治疗非常重要。以二甲双胍为例,其临床研究证据表明,2000 mg/d的剂量能够带来最佳的降糖效果。如果剂量不足,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治疗效果。此外,足剂量治疗并不一定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研究表明,二甲双胍2000 mg/d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并未随着剂量增加而显著上升。因此,在考虑药物疗效和和安全性方面,二甲双胍足剂量治疗是值得推荐的方案。

对于部分可能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患者,可以从低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剂量,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总之,足剂量治疗能够为患者带来更多的获益,是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策略。

总结

糖尿病的管理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涉及患者、医生、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患者教育、提升医生的专业水平、优化药物治疗方案以及全社会的广泛支持,我们有望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率。

SGLT2i/二甲双胍等固定复方制剂作为糖尿病治疗的新趋势,凭借其“增效减负”、简化治疗、提供患者依从性等优势,在糖尿病治疗中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正在改变糖尿病治疗的格局。2024版CDS指南对其高度认可,将进一步推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此外,固定复方制剂中二甲双胍缓释剂型和足剂量治疗兼具疗效和安全性,值得推荐。未来,随着更多临床研究的开展和技术的进步,固定复方制剂有望成为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支柱,助力更多患者实现血糖控制目标。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