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陶阳为徒,或许是郭德纲最以自得的事情了。
当初郭德纲收陶阳时,持质疑和反对意见的居多,惋惜如此好的京剧苗子却去学了相声,生怕郭德纲把这位“京剧神童”给耽误了。
我是一个京剧迷,在小陶阳刚出道时便有所关注,也很惊叹其过人的艺术天赋。不过当听说陶阳要拜郭德纲为师,要去学相声、学曲艺时,我是非常理解,也是非常支持的。
因为每当看到小陶阳,我便会想到小穆宇。
陶阳的知名度非常高,而穆宇呢?大概只有京剧迷才对他有所了解。
而我到现在也认为:穆宇的京剧天赋比陶阳更好,比陶阳更称得上京剧神童。
二者知名度的差别或许与年龄有一定关系,穆宇是88年生人,陶阳出生于97年。穆宇成名时网络尚不发达,所以没能引起更多戏曲界之外的关注。而陶阳则赶上了网络迅速发展的年代,加之一直有德云社的良好平台,所以能迅速被大众所熟知。
穆宇和陶阳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都是来自普通家庭,而不是出自艺术世家;
都是少小成名,很早便登上最高的演出舞台;
都经历过很苦的“倒仓”过程,而倒仓之后,嗓子都大不如前。
都体会过从万人追捧到质疑四起的巨大心理落差。
戏曲界有句名言:“科里红不算红”,因为男孩子都要经历“倒仓”的变声期。小时候嗓子又高又亮,倒仓之后可能就会变得又低又涩。因倒仓嗓音大坏而不得不离开的大有人在。
嗓子就是本钱,有一条好嗓子就是祖师爷赏饭吃。没了嗓子,就没了本钱,砸了饭碗。虽然陶阳和穆宇的嗓子在倒仓之后通过艰苦的训练也恢复了不少,都能继续京剧演绎生涯,但再也没有小时候的那种泯然众人的优势了。
度过倒仓期之后,陶阳和穆雨(改穆宇为穆雨)都还坚持在京剧舞台上,但二人的境遇,无论是知名度,还是收入,已有了非常大的差别。
这就不得不佩服郭德纲当初的英明。
在2012年的青京赛中,穆雨凭借《四进士》获得了老生组的金奖,当主持人公布比赛成绩时,台下出现了一声非常清晰的倒好声。
观众的倒好并非没有道理,因为穆雨的发挥并非完美。剧目非常用心的选了“盗书”一折,这折唱段少,且能充分发挥穆雨做念的特长。穆雨整体的表演是很好的,但还是在唱上出了问题。那段“上写田伦顿首拜”唱的有些吃力,导板还出现了破音。不可否认,穆雨确实有实力获得金奖,但多少也沾了老师张学津的光。
我对京剧的了解只是一些皮毛,我有一种认识,不知道是否有道理:我认为穆雨小时候不应该学马派,而是应该学余派或杨派。
马派和余杨派虽然是一脉相承,但嗓子的用法上有很大区别。余杨派讲究“中锋嗓子提溜劲儿”,而马派则讲究共鸣。相比较而言,余杨派的唱法更科学,更省嗓子,而马派的唱法则相对要费嗓子。
而且,穆雨用嗓习惯应该颇受张学津的影响。张学津先生当时的嗓子已经塌了,嗓音低而宽,这应该会对穆雨的发声习惯产生影响。我这种说法绝对没有对张学津先生的不敬,但这种印象应该是有的,比如杜镇杰的嗓音可能颇受晚年马长礼的影响,而谭正岩的嗓音正是深受其父谭孝增熏陶。
获得青京赛金奖并没有穆雨带来什么转机,虽然在念白做工上穆雨是马派传人之佼佼者,但受嗓音的限制,穆雨的演出机会少得可怜,偶尔露面也是赵禄寒之类的角色。
倒仓之后的陶阳,虽然嗓子不如原来高了,但韵味反而更好,在郭德纲的影响下,转工麒派。麒派戏注重表演,唱腔压力相对较小,既能藏拙,又能讨巧。
坦率的讲,陶阳的相声,只能说是差强人意,而戏曲舞台上的陶阳则是如鱼得水,收放自如。但对相声、鼓书等曲艺形式的学习和实践,也大大丰富了陶阳戏曲舞台上的表演。
现在京剧舞台上的陶阳,成熟稳重,不但颇有大家风范,而且依然是灵气十足,眼角眉梢都飞扬着喜悦和自信。
陶阳的事业现在是蒸蒸日上,这首先应该归功于他的老师郭德纲的有力庇护和合理规划。
而穆雨则没有这么幸运,虽然加入了自己心仪的北京京剧院,但在卧虎藏龙、人才辈出的北京京剧院很难有充足的表现机会。偶尔看到穆雨,已没有了当初的意气风发,而是满脸的沧桑和凝重。
不难理解,从名噪一时的“四小须生”,到如今的无人知晓;从春晚舞台到二三路老生,空会二三十出戏却没有演出机会;从挚友陆地园的英年早逝,到导师张学津、孙毓敏的相继离世,当今的穆雨,更像是一个人在默默的独行。
近两年,穆雨的演出好像多了一些。前些天,在B站上看到他最近的演出视频,一出《清官册》,一出《身头刺汤》,大段吃功夫的念白,都发挥的极为出色,观众也十分捧场。
老生流派当中,马派是最难的,做工、念白、唱功的要求都极高,三者缺一不可,有一块短板,便有画虎不成反类犬之感。
穆雨现在的嗓子高音还有欠缺,听起来还有些累,但能取得当前的表现,其所经历的磨砺,所付出的努力,实在非外人所能想象。
演出中观众卖力的叫好,或许是为穆雨的进步而感到欣慰,或许也是为穆雨的坚守而觉得感动吧!
对此,我很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