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孙中山与他的两位千金拍摄了一张合照,时年他46岁。经由他的不懈奋斗,清朝政权被成功推翻,中华民国宣告诞生。这一年,孙中山心怀喜悦。
孙中山膝下有两女,长女名曰孙娫,次女则为孙婉,二人面貌均与父亲颇为神似。遗憾的是,此照片摄于1912年,次年,即1913年,孙娫不幸因病离世,年仅芳华19岁,此事令孙中山深感哀伤。
1901年留存的一张孙中山家族合照中,位于前排中央的年长女性为孙中山之母,杨姓。孙中山的面貌与母亲颇为相似。在孙中山的左侧,是他的元配夫人卢慕贞,而右侧则是他的长兄孙眉。
卢慕贞出身于一个学者家庭,其父卢耀显早年赴美从事商业活动,积累了相当的财富。卢慕贞是一位遵循传统的女性,她遵循旧俗裹脚,未能接受充分的教育。尽管如此,卢慕贞心地善良,能够理解他人,对双亲极为孝顺,且精于针线活,在家乡享有良好的声誉。
卢慕贞在18岁那年,经家人撮合,与19岁的孙中山结为夫妻。婚后,孙中山全身心投入革命事业,频繁外出,家中的大小事务则交由卢慕贞妥善管理。每当孙中山返乡,卢慕贞总会为他备上一套新衣新鞋。此外,孙中山父母所需的衣物,也大多出自卢慕贞之手。
1910年留存有一张卢慕贞携其三名子女的合照。孙中山与卢慕贞共同育有一子二女,子名孙科,女分别为孙娫与孙婉。观察此照片,不难发现卢慕贞因家中事务繁重而显得颇为劳累,面容略显憔悴,精神状态欠佳。
最初,孙中山与卢慕贞之间并无深厚情感,他们的结合出自双方父母之意,加之卢慕贞缺乏教育背景,难以在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中给予支持。1888年,孙中山返回家乡探望病中的父亲,目睹卢慕贞不辞辛劳地在父亲床边照料,喂药守候,一刻不离,这深深触动了他。孙中山心中涌起愧疚之情,自此对卢慕贞的态度有了明显转变,两人的关系逐渐升温。
卢慕贞与孙中山共度了许多困苦岁月。1894年,孙中山发动的革命活动受挫,为避免清政府追捕,卢慕贞携子女随孙中山流亡,足迹遍及日本、美国等地。革命取得胜利后,卢慕贞并未借此寻求荣耀或奖赏,反因自觉学识有限,难以助夫一臂之力,而萌生了为孙中山物色一位更匹配伴侣的念头,心中始终挂念着孙中山。
1915年,孙中山与宋庆龄在日本结为连理。鉴于宋家的宗教信仰,孙中山在迎娶宋庆龄之前,准备了一份解除婚姻关系的文件,并指示其子孙科将这份文件转交给卢慕贞。卢慕贞接到文件后,没有片刻迟疑,也未流露出任何不满,只在文件上简单写下了一个“可”字,以示自己的同意。
孙中山告知卢慕贞,她始终是孙家的一份子,孙科也永远视她为母亲,并且,卢慕贞的日常开销均由孙中山负责。
卢慕贞与孙中山解除婚姻关系后,选择在澳门长期居住。其子孙科时常前往澳门探望母亲。同时,途径澳门的部分国军高层官员,亦会抽空造访,以示敬意与问候。
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卢慕贞委托他人撰写了一篇悼念文章并发表。除此之外,她也频繁前往位于南京的中山陵,亲自缅怀孙中山先生。
抗日战争全面开始后,卢慕贞积极声援抗日游击队伍,展现了她坚决抵抗日寇的立场。
1952年,卢慕贞在澳门逝世,享年85岁。孙科为她在澳门挑选了一处安息之地,并安排了她在此长眠。
长女孙娫离世后,孙中山对二女儿孙婉倾注了更多关爱。孙婉成年后,选择赴美深造。鉴于对女儿独自在外的担忧,孙中山请求同盟会会员王伯秋协助关照孙婉。
在遥远的国度,孙婉与王伯秋因长时间的相处而萌生了深厚的情感,他们于1914年结为夫妻,并陆续迎来了两个孩子。然而,孙婉的婚姻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充满了波折。王伯秋隐瞒了自己已有家室的事实,未对孙婉坦诚相告。孙中山得知真相后大为震怒,但考虑到女儿已成家立业,为了她的未来着想,孙中山责令王伯秋必须与原配解除婚姻关系,他坚决反对女儿成为侧室。
不过,王伯秋与原配的婚姻关系未能解除,结果孙婉选择与王伯秋分开,他们的两个孩子则交由王伯秋来抚养。
孙婉经历婚姻挫折后,并未丧失对爱情的信任。随后,她邂逅了戴恩赛。戴恩赛的求学经历丰富,曾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并远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最终取得法学博士学位。1921年,孙婉与戴恩赛结为夫妻,两人情深意笃,共同育有一子一女,儿子名为戴永丰,女儿名为戴成功。
1979年,澳门传来了孙婉逝世的消息,她享年84岁。而在六年前,也就是1973年,孙科也已离世,当时他83岁。
今年是孙中山先生离世百年的纪念日,其后裔前往南京中山陵进行了祭拜,以表达对孙中山先生卓越贡献的深切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