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网络“精神症”:可乐思维、鱼式焦虑、补偿暴躁与稻草信仰

解毒时光 2020-03-20 14:16:30

如果用一个人物的形象来比拟当前的互联网,没有比《华尔街之狼》中小李再合适的了,对财富的嗜血欲望,略带神经质的躁郁反复,功利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

当越来越多的人沉溺于互联网,就有更多的人跟网络患上同一种“精神症”,这个症候群有很多表现,但肉眼可见的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

那就是:可乐思维、鱼式焦虑、补偿暴躁以及稻草信仰。

可乐思维:开盖就喝,爽酷就行

很怀念跟互联网彼此刚认识的时候,虽然打个招呼都是您好,你也是来上网的么这种废话,但背后的谨慎和紧张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温文尔雅是现在的网络所不能比的。

如果网络也有其文化年代的话,从BBS到博客的繁盛那一段,绝对是网络的黄金年代。那时图片和视频还只是内容的辅助,如果不会写上一大篇文字,就无法在网络中畅行。人们用文字交换经验,用道理追寻目标,即便是攻击,也是有理有据,不是张口就骂。

黄金易逝,好景不长,博客的孙子,140字的微博,以一种摧枯拉朽的姿态,颠覆了那个理性交流的年代,140字能做什么?说道理太短,可能最适合承载那些口吐莲花的字眼了。

斯泰宾在《有效思维》中说,在复杂、多有变化的事情面前,人们在简单、现成的语言中找到了方便的答案,感觉到把握了形势的力量。久而久之,很容易养成一种习惯,接受一些可以免除他们思考之劳的简明论断,这就是罐头思维。“一种罐头信念是方便的:说起来简单明了,有时还带三分俏皮,引人注意。”

如果说,有些罐头,尚且能有些营养,可以有饱腹之用的话,当前的互联网症已经扔掉了罐头,进入了一种“可乐思维”的境地。只要内容看着够爽、够酷、解渴就行。有没有营养,管不管饱,都不是问题。结论背后的推理过程完全不重要,就像有人爱做计划,仿佛做了计划的那一刻就把所有的事情都完成了一样,可乐思维的人喝下那些无用的糖水,就仿佛真的掌握了一切。

其实,看到的,喝下的,只不过是一堆泡泡而已。

鱼式焦虑:七秒担忧,过后咸鱼

“病毒来了,怎么办?”,“国内国外,很乱套!”,“最近胖了,要减肥!”,“能力不行,得学习!”,“股市大跌,要存钱!”

这是绵延不断的网络信息之下,人们的心理状态。有时候焦虑不是来自内心,而是来自于外部的刺激。关于外部时局的变化,社区发展的情况,这种环境的触发,以及与周围人的对比,都会给人带来一种焦虑感。

其实焦虑并不是一个完全无用的东西,适当的焦虑,也就是有压力会带来改变的动力。但在互联网绵延不断的信息冲击之下,焦虑犹如潮水,一波接着一波,要担心的东西太多了,可对比的参照物也太多。信息突破阈值之后,人可能就在潮水中,甘愿做一只鱼。

于是,下了决心要减肥,买了课程和装备,练了三天就做回自己的沙发土豆刷剧娱乐。觉得自己与他人有差距,又要步入中年,焦虑感爆棚,买个好几个网课,下载各种听书,不出一个月,又沉浸在游戏的海洋里。

都说鱼只有七秒的记忆,在互联网的信息爆炸中,人的焦虑异常的强烈,但也异常的短暂,七秒之后,下一个焦虑袭来,上一个焦虑就忘记了,再一个又一个焦虑的摩擦下,人就丧失了敏感性,甘心做一条有焦虑的咸鱼。

补偿暴躁:生活不易,暴躁解气

也许是焦虑太多吧,现在网络中的人都很暴躁,一言不合就搬出对方祖宗十八代。这种暴躁跟路怒不一样,路怒大多数时候还是由于对方惹到自己了,就是可能在行车中威胁到自己的安全或正常行驶。

但当前网络中的暴躁,似乎并不是因为某一方威胁到另一方利益,说实话,网络中也没那么多利益争端。就只是某一方觉得生活不易,很有焦虑,就暴躁一下吧。用暴躁作为一种沟通方式,用暴躁作为一种发泄方式。

其实在现实中,人们不太会暴躁,或者说虽然有暴躁的心,但是没有暴躁胆。毕竟现实世界里有太多的法律、道德的限制,碍于这些的限制和面子,人是不会随便撕破脸皮。

在网络中就不一样了,限制少,面子无,每个人都是道德的卫士,每个人都是键盘的王者。除了网络中真的存在的冲突之外,更多时候,人们是把现实中不能、不敢暴躁的情绪,通通塞到这网络树洞中,网络就变成了对现实的补偿。

这种补偿看似有好处,但大部分的人的暴躁都需要在网络发泄时,身处其中的人就会感受到深深的恶意,也会产生更多的暴躁。本以为在网络中发泄就可以减轻自身的压力,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用暴躁换来了更多的暴躁。

稻草信仰:抓住就用,无需怀疑

中国人的信仰,很多时候,都是一种功利主义。祭灶是希望灶王爷上天说点好话,拜财神是希望赚点钱,福禄寿各有所求,就连给祭奠故人的时候,也会给阎王爷塞点好处,希望他能在下面关照一下故人。

对信仰有所求,就是功利主义的体现,而且这种所求非常的具体。信仰本身是一种信念体系,希望一种信念能带来实际的价值,这种思维模式在互联网上被发扬光大。

当然网络中没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不用拜这个祭那个。但网络中不缺乏各种神话,今天马云说这样,明天刘强东说那样;今天私域流量有发展,明天网红直播能带货;今天有个佛教上师答疑解惑,明天来个大学教授人生金句。

互联网中的信仰,好比稻草,不值钱,没内涵,却被人随手抓住,但也没那么金贵,抓住之后,没用就扔掉。说的更粗俗点,就像厕纸,用完了还是要丢茅坑里。

与对信仰有所求所相对的,是对信仰不怀疑。

怀疑是对信仰最大的尊重,不加怀疑的信仰,要么就不是真信仰,要么就是盲从。

为什么不是真信仰,就像很多人把信仰当厕纸一样,本来就打算擦完就扔掉,干嘛怀疑呢,就算是信仰错了,不好用,大不了洗洗手,再换一块。其实这样还好,最怕的就是毫不怀疑的彻底接受,对信仰的盲从,就是对自我的放弃和对真实世界的亵渎。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已经得了这个互联网“精神症”呢,如果能够耐心的看这篇文章到这里,且没有嘴里骂娘,键盘开喷,还可以做些反思,那应该还是健康的。不过这病不要命,就算有也没什么大不了,想改则改,想过则过。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