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对疫情期间工作的反思,暴露了一些普遍的幼稚管理思维

解毒时光 2020-03-27 17:43:20

不久前,李想发了一条微博,关于“疫情一段时间的一个重要反思”,随即引发热议。全文如下:

过去至少40%的会议都是在浪费时间,为内部低效的信息流通方式和不过脑子的猪队友在埋单。

至少60%的出差都是在浪费时间,大部分事情你去不去其实屁影响也没有,只是跑过去刷个脸,互相找个安全感,刷个存在感。

至少80%的商务社交和公开会议都是在浪费时间,一群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看不清本质的人一起刷存在感,比谁更糊涂、更没脑子、更没安全感,相互感染,群体陶醉。

疫情让我们回归了事情运转的本质,结果反而更好了,内心也更踏实了。

这内容还获得一片点赞,众人纷纷反思如何提高效率,如何管理时间等等。但李想这种反思,实际上却暴露了他更为幼稚的管理思维。

成功思维vs风险思维

有两种不同的思维,一种是认为把所有事情做对了,就成功了;还有一种是把所有事情都做对了,才能避免失败的风险。

这俩思维在过程中看似没什么差别,都是要尽量保证事情做对做好,但本质上有着巨大的差异。

成功思维是认为一个大的成功,由很多小的成功累积,是一种线性的,简单性的思考方式,把小的成功加总就获得了整体的成功。

风险思维则是一种面向未知的思考,认为成功会面临很多未知的考验,虽然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了,但不足以保证成功,只能保证尽量的降低失败的风险。

在一个越来越复杂的商业社会里,除去自己的努力,还有竞争对手、商业环境、外部条件、法律法规等多种因素共同制约,如果抱着一种简单的成功思维,可能最终收获的就是不成功。

灰度and冗余

成功思维最大的问题就是忽略世界的不确定性,或者说用一种简单的孩子式的对错思维,来去看问题。在真实的世界里,不是说非黑即白,在黑白之间,有着无数种灰度的状态。

彻底的成功和彻底的失败之间也有着各式各样的可能性,人们往往偷懒,简化的认知对和错,却忽略掉了中间的可能性。这种选择性忽视,无形的扼杀掉了发展的可能。

而在这种思维之下,往往会忽略另一样东西,或者把这样东西看作是有害的,那就是“冗余”。

冗余是什么?其实简单说就是“留一手”,或者多准备出来的,比如数据要做备份,这个备份就是冗余,冗余在正常的情况下的确是多余的,但不是毫无意义的多余,一旦遇到风险,比如前端数据受到了损失,冗余就发挥作用。

说白了,冗余就是抵抗风险的方式。众所周知,风险是个数字,是用出现问题的可能除以所有的可能性。冗余就是对抗风险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增大可能性空间,从而就可以降低风险的可能,冗余越高,抗风险能力就越强。

其实不仅是商业行为,在人生中,冗余同样重要。一个把自己时间安排的慢慢的,死死的人,是不会有太好的人生体验的。冗余不但可以抵抗风险,还可以在漫无目的中创造一些新的奇遇。

甚至在人体内部,DNA也存在着大量的冗余,一方面防止复制的出错,另一方面可以创造出“变异”,可以在稳定的同时创造“惊喜”。

一个组织,如果不在人员以及工作时间上留有一些灰度和冗余,就很难在发展中获得一些意外的飞跃,只能按部就班,同时抵抗风险能力也非常有限。

单一vs多元

一个会议当然是为了解决某一个或多个问题,但其效果远远不止这些。一个成功的内部会议,会有很多额外的价值,比如团队内部问题的发现、整体学习和成长、充分沟通后的彼此了解、团队凝聚力的提升等等。

如果单纯以解决某个问题为目标的话,大多数会议都是不必要的。或者说李想说的那种会议,可能就是所谓的分工会,这种会口头传达就可以,根本没必要专门的开一个“会”。

但如果考虑到会议的多种功能,有时候群体聚集在一起,这种本身的仪式性就具有很大的效力,除了能解决要讨论的问题之外,组织还可以带来更多元化的收益。

这一点上,就延伸到企业的单一和多元思维上。一个企业、组织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单一化的讲,为了创造更大的利益,而多元化的考虑,为了创造社会价值、为了实现员工价值、为了员工的生活品质等等。

同时这还涉及到过程思维和结果思维上。虽然过程或者多元对企业的最终盈利没有什么太大的说服力,但一味追求结果和单一目标的企业,其稳定性和活力必然也是匮乏的。

天才个人vs傻子组织

每个企业都希望有一群天才的员工,但从人类能力的正态分布角度来看,大多数人的能力都集中在平均水平的上下。组织的目的,就是让平庸的人也可以在组织的保障下做出更优秀的事情。

所以平庸的组织让天才做平庸的事,而优秀的组织让平庸的人做到天才的事。李想的反思和抱怨,一方面有点抖机灵,显示自己“天才个性”的一面,同时也暴露了其对组织管理理解水平的低下。

皇帝新装or空想主义

李想戳破了工作中的一些泡沫,指出皇帝新装的虚伪了么?

从一个幼稚的角度看,是的。的确,很多内部会议效率都不高,很多外部会议都是不必要的,很多商务会面也都是没有价值的。

但想想,在请求别人办事之前,我们不会说,喂,车借我一下。而是至少要寒暄一下,客气一下才说得出口。

这个社会、我们的文化不是为了某种商业效率存在的,很多所谓的繁文缛节都是一种润滑剂,其目的有点像计算机键盘的qwer设计,并不是为了提升效率,而是要达到整体的平衡。

文化不仅是润滑剂,而且还是缓冲区,也就是尽量避免争斗和冲突的发生,让你死我活的争斗变成互相受益的合作。合作的基础不仅仅需要一种高效的沟通,其背后的人与人的关系、文化的框架、习俗约定的遵守,都是合作所要付出的成本。

所以就算李想看到了皇帝的新装,也只是他对管理的幼稚理解所生发出来的空想主义。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存在都是合理的。但存在的合理性往往不能单纯的用某一个标准,比如效率来去衡量判断。

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曾经说:从长远看,人都是要死的。

但这个世界并没有因为这个真相而沉寂,反而繁花似锦。在很多看似无意义,无效率的事情背后,我们总能发现这样和那样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也正是我们在终极目的之外,能发现的生活趣味。

如果人生或者事业只以结果或效率来看,就太无趣了。更何况,如果抱着这样想法的人,可能也不会真正收获成功。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