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低价”能救合资品牌吗?

车车网事 2023-07-13 16:28:05

7月10日,凯迪拉克官方宣布调整旗下纯电车型LYRIQ锐歌价格,全系产品价格下调6万元,起售价由43.97万元下调至37.97万元。此外,购车权益也进行了一定调整。

  无独有偶,三天前(7月7日),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宣布ID.系列调整售价,优惠后,ID.4 CROZZ和ID.6 CROZZ的售价区间分别为15.59万元-23.99万元和19.59万元-28.05万元,其中,ID.6 CROZZ PURE+给出了“最高8.7万元”的“巨额优惠”。ID.3在优惠后仅售12.59万元起,与比亚迪海豚相差无几。

  前后脚官宣降价的两款车分别代表着合资品牌在国内新能源市场遭遇的不同困境。一种是“卖不动”,LYRIQ锐歌自交付以来市场表现平平,月销量迟迟不能突破1000辆,且从去年10月以来,呈现出逐月下滑的趋势,今年4、5两个月的月销量均不足百辆。与之类似的还有日产艾睿雅、丰田bZ4X,这两款车已经在今年年初有过3万元-6万元不等的优惠,然而降价并没能对其销量产生实质性的帮助,5月,日产艾睿雅和广汽丰田bZ4X销量分别为297辆和669辆。

  另一种是“卖得动”,但“卖不好”,大众ID系列在销量上已经是合资品牌新能源车中的“佼佼者”,据上汽大众官方数据显示,ID.纯电系列推出2年多以来,累计销量已超13万辆,位列合资纯电销冠。然而,根据乘联会数据,6月,一汽-大众新能源车销量8785辆,上汽大众新能源车销量为9003辆,远逊于比亚迪、广汽埃安等品牌,甚至不及某些造车新势力,如此表现自然也无法达到大众方面的预期。大众中国董事长兼CEO贝瑞德在2023中国汽车论坛上表示,根据预期,今年大众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将超过30%。

  合资品牌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的落后已是不争的事实。根据乘联会最新数据,6月,合资品牌新能源车市场份额仅为4.8%,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而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零售份额已经达到69%,造车新势力份额也超过12%。

  在LYRIQ锐歌和ID.系列降价后,车讯网走访了凯迪拉克纯电IQ空间和上汽大众ID.Store门店,与降价前相比,前者进店人数变化不大,而后者客流量有所增加,这一点也在ID.Store工作人员处得到印证,工作人员表示,近期进店量和转化量都有所上升,而且到店看车的人不再局限于大众品牌的老用户或老粉丝,而是更加多样。

  在北京六工汇购物广场内,上汽大众ID.Store和比亚迪体验店距离不远,有不少消费者到两家体验店都看了车,周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的购车预算在16万元左右,秦PLUS、ID.3、ID.4X都在考虑范围内,此外,他还了解到,叠加各种优惠,ID.4X可降价6万余元,有的经销商店在做特价,每月都有限量特价车,这令他很是心动。由此可见,降价对于潜在客户的购买行为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比起降价换量获得短期增长,部分合资品牌也正在重新斟酌定价策略、更新营销手段。近期,不少合资品牌打出“油电同价”的概念,以此作为改变定价的突破口。如上汽通用别克旗下中大型SUVE5,起售价定在20.89万元,东风日产超混电驱奇骏起售价不到20万元,两车在上市后销量均较之前有所提升,E5第一个完整交付月共交付3587辆,超混电驱奇骏订单量超过预期,甚至导致部分订单无法按时交付。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独立研究者曹广平认为,“油电同价”只是表面现象,是企业的销售宣传策略。而消费者不仅仅会考虑价格,更重视车辆性能。因此,企业必须做到产品高水平快速提升,与同价竞品相比有更多的“硬实力”。(车讯网 沈丹发自北京)

0 阅读:0

车车网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