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对于汽车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自主品牌也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发,中国汽车工业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经过多年艰苦奋斗与积累,自主品牌一步一步成为国内市场的主流,与之前遥遥领先的合资品牌一较高下;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自主品牌更是抢占了先机。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矛盾之下,中国汽车市场也呈现出新的局面,人们对于汽车的追求不再仅限于“有车可开”。
在自主品牌快速成长的十多年间,产品的经济实用性已经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工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消费升级、市场竞争加剧和渠道结构转型等大环境的变化,促使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者日臻成熟,消费者对于汽车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自主品牌也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发。

2015年,吉利全面迈进“精品车3.0时代”,从技术研发、造型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环节实现质的飞跃,两年后推出高端品牌——领克。在SUV领域独占鳌头的长城,将目光投向了“更远处”,于2016年推出豪华品牌WEY。魏建军认为,长城SUV一定要向上突破。2019年,奇瑞也推出了全新的高端品牌——星途……自主品牌的集体“冲高”并非坦途,但可以肯定的是,自主品牌“质低价廉”的印象正在被颠覆,品牌建设也进入到新的阶段。
与此同时,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共享化等“新四化”正加速推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以蔚来、小鹏、威马、理想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崭露头角。面对新形势,自主品牌正在加速进化。

经过多年艰苦奋斗与积累,自主品牌一步一步成为国内市场的主流,与之前遥遥领先的合资品牌一较高下。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从2020年到2023年一季度,我国自主汽车品牌市场份额从35.8%,上涨至49.7%。

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自主品牌更是抢占了先机。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在新能源车方面,海外品牌远没有达到在燃油车领域的领先水平,导致中国品牌在新技术方面获得压倒性的优势,决定了中国品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以混动为例,比亚迪DM-i、长城柠檬DHT、吉利雷神Hi·X、奇瑞鲲鹏DHT、长安iDD……主流自主品牌无不推出自己的混动技术,其高速、高效、高质,令合资品牌压力倍增。
2023年1-3月,比亚迪累计销量达50.9万辆,一举超越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的总和,成为中国汽车销量第一品牌。这是中国乘用车发展近40年历史中,第一次有自主品牌实现这一目标。
自主品牌也正在以新能源车为切口再次冲击高端市场,在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中,30万元以上比例已经超过20%。与此同时,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的版图不断扩大、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品牌影响力不断提高。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自主品牌出口量突破300万辆,首次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0%。
如今,自主品牌已成为支撑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支柱力量,在智能化、电动化等方面更能够引领全球汽车行业变革。
结语:改革开放带来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的向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到了上世纪90年代,民营企业带着不服输的劲头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顽强地生长起来。依靠顽强拼搏和自主创新,由模仿者逐渐转变为创新者,从跟随者成长为引领者,不仅为振兴民族汽车工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也将中国汽车推向世界舞台,甚至开始尝试与全球汽车巨头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