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蹲在工地围墙根啃冷馒头时,新来的项目经理正用皮鞋尖踢那堆钢板:"这点活磨蹭一上午?"沾着铁锈的钢板在烈日下泛着冷光,边缘锋利得像能割断人喉咙。
三天前包工头老赵在工棚拍胸脯:"搬三车钢板给八百!"老李瞄了眼货车里八米长的特种钢,水泥袋磨出的老茧在裤缝上搓了搓。这钢板是给新建跨海大桥用的,每块标着重达三吨的黄色警告贴。
新来的海归经理扶着金丝眼镜冷笑:"现在都用叉车作业,这钱赚得太轻松。"他手指在iPad上划出刺啦声,调出张德国工厂的机械化装卸视频。老李没吭声,只是把麻绳往肩头多缠了两圈——他知道码头吊臂根本伸不进这狭窄的临时堆场。
第一块钢板落地时,老李的解放鞋陷进烂泥里三公分。汗珠砸在钢板表面的防锈涂层上,立刻蒸腾成白烟。年轻监工躲在空调集装箱里打游戏,外放的击杀音效混着老李肺里的风箱声。
第二车钢板卸到一半,新来的愣头青被翘起的钢板割破小腿。老李扯下汗衫给他包扎时,血水把"安全生产"的标语染成褐色。经理从奔驰车里探出头骂:"别装死!耽误工期扣你们钱!"
当第三车钢板的固定链崩开时,老李抄起撬棍顶住滑落的钢板。五吨重的死神在离监工脑袋三十公分处悬停,那小子裤裆漫开水渍。老李吼得脖子青筋暴起:"操你祖宗!这活轻松你他妈自己来!"
工棚铁皮墙被晒得发烫,老李把结账单摔在经理面前。对方翘着二郎腿笑:"用机械半小时搞定,给你四百都算多。"老李转身走向码头塔吊,腰间对讲机调到工友频道:"三号堆场的精密仪器好像没做防磁处理?"
某劳务纠纷报告显示,73.5%工伤发生在"简单作业"环节;某工程学会数据表明,中国仍有61%特殊场景依赖人工搬运。当智能工厂宣传片里的机械臂横扫屏幕时,那些卡在钢缝里的血汗人生,正变成进度报表上一个模糊的注脚。
当科技滤镜掩盖血肉代价,你是低头认栽还是掀翻棋盘?那些喊着"机器取代人力"的精英们,真算得清每一块钢板背后的人命账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