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洲每天不一样 2025年03月13日 18:38 湖北




















3月12日,新洲花朝非遗推广季旧街站启幕,这场融合非遗传承、民俗文化、商贸交流于一体的盛会,吸引四海八方游客共赴“春天的约定”,描绘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新画卷。

非遗“活”起来 老技艺的新舞台
走进旧街广场,远远听见激昂的锣鼓敲响,只见舞狮表演队员身着绚丽多姿的传统服饰,以整齐划一的步伐、铿锵有力的节奏,传递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看。

湖北省摄影家协会成员马女士手持专业相机,穿梭在人群中捕捉精彩瞬间。“我是黄陂的摄影爱好者,今年是第三次参加新洲花朝非遗活动,才来一会儿我就拍了不少照片。”

舞台另一侧,民间艺术团自发组织的腰鼓、舞蹈等节目轮番上演,游客们拍照合影,欢呼声、掌声不绝于耳。

“彩虹桥刷新了,表演有趣极了,参加的人也多。我作为当地的人感到很开心。”旧街街本地居民戴女士一边拍照打卡,一边感慨道。作为花朝的“老粉丝”,她每年都来赶集、看表演。



集市深处,竹编艺人訚先生的摊位围满了人。他手指翻飞,一根青竹转眼成了时尚菜篮,“传统竹编耐用,但现代人讲究美观,我加了彩色棉线点缀,销量翻了三倍!”

据了解,今年活动现场精心设置了旧街风物图片展,从花朝场景、历史变迁、风土人情到旧街新貌,一幅幅珍贵照片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感受千年历史文化传承。
舌尖上的时光机,传统美食“撞”新潮
踏入集市,仿佛走进一幅流动的《清明上河图》。吆喝声、欢笑声交织,空气里弥漫着梅干菜烧肉的咸香与糯米团子的甜糯。一位摊主边翻炒边介绍:“梅干菜是自家晒的,肉要选择肥瘦相间的,慢炖两小时才入味!”
隔壁摊位,刚出锅的绿豆糍粑金黄酥脆,游客小陈咬了一口直呼:“比城里的网红小吃还地道!”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不止于此。老手艺糖画摊前,非遗传承人安师傅用一勺糖浆“画”出卡通形象,“以前只做龙凤,现在孩子们要哪吒,咱也得跟上潮流!”他笑道,一上午竟卖出50多件作品。

在千米长的旧街集市内,物品交流、美食餐饮、生活用品、亲子游乐、志愿服务等百余摊位人声鼎沸,叫卖声此起彼伏,许多标志性的产品摊位前迅速排起了长队。



“小时候跟着爷爷赶集,卖的是农具和土布。现在逛集,无人机拍视频、扫码支付成常态!”本地居民张先生感慨。
来自湖南的商贩袁先生操着一口川音,热情招呼着过往游客。摊位前金黄饱满的果实吸引了不少居民驻足品尝。“这个野山梨是四川那边的特产,想把四川的特产带给湖北顾客吃一下。”
像袁先生这样的外地商贩不在少数,他们带来的特色产品与本土风情民俗交相辉映,让花朝市集成为各地文化交融的舞台。

据了解,本次花朝非遗推广季持续至3月19日,期间将举办“非遗文化下乡”惠民演出、非遗文创特色集市、花海摄影直播大赛等活动,以民间艺术为纽带,让传统文化在城乡共鸣中焕发勃勃生机。
“安心、放心、舒心” ,他们全链条、全时段守护
花朝非遗推广季旧街站人气旺,持续5天的文化盛宴吸引八方来客。旧街街道和公安、交通、应急、城管、市场监管、民兵等多支队伍精密协作,通过“全链条、全要素、全时段”立体化保障,为花朝非遗推广季活动保驾护航。
新洲公安分局提前规划4处生态停车场,创新实施“单循环+接驳车”模式。在花朝大道设置15个交通管制点,运用7组智能限高架实现车流精准调控,同步开通2条临时公交接驳专线,将外围车流导入核心区。执勤交警与20名民兵、36名志愿者组成“三色防线”,外围引导分流、中段动态管控、内场精准疏导,确保每50米路段有专人值守。活动期间,百余名安保警力采取“步巡+车巡+无人机巡”组合模式,实现7个治安便民点与12个重点路口的实时联动。
区应急保障局创新推出“三维防护体系”,在问津文化广场设置10块互动式应急宣传展板,组建3支专项检查组,对各处游乐设施开展“体检式”排查,建立“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对餐饮摊位燃气安全实行分级管控,现场整改隐患。邀请蓝天救援队于3月15日开展大型急救培训,通过人体模型实操教学,让市民掌握应急救护技能。

城管执法部门采取“三查三改”工作法,查占道经营、查设施隐患、查环境卫生,整改店外经营16处,规范户外广告28块。40名环卫工人实施“网格化+错峰作业”,在5公里市集沿线每50米设置环卫清洁人员,实现“零死角”保洁。综合执法队与民兵联合开展“治乱提质”行动,对200余个商户进行“一摊一档” 管理,通过柔性劝导与刚性执法结合,保障集会有序运行。
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旧街街基干民兵排采取“四色管理法”,红色执勤组严守入口管控,橙色执法组维护经营秩序,蓝色救助组实施流浪人员帮扶,绿色机动组动态处置突发情况。排长操能强带领的30人队伍,连续5天实行“三班倒”勤务,用迷彩身影织就了一道流动的安全屏障。
区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开展巡查,了解摊位开业准备情况,查看食品安全、价格秩序和卫生条件,针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提醒督促,现场整改完善。并在现场用多种方法指导消费者如何识别“鬼秤”,提供电子秤如何防作弊等其他计量法律法规知识咨询,为市民游客创造安心、放心、舒心的市场消费环境。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活动期间将维护市场经营秩序,着力保障活动期间的食品安全,严守娱乐设施特种设备安全红线,严厉打击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和计量违法等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让消费者买得安心、吃得放心、玩得开心。
来源 :新洲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