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军区成立时,为何让旅长任司令员,副军长却任副司令员?

朕侃过去 2025-04-03 02:27:52

西北军第37军共编有17师、55师、177师三个师,这个军先后两次起义,第一次是在1945年7月,第17师的两个团外加一个营起义加入我军,第二次是在1946年6月,在副军长孔从洲的带领下第55师起义加入我军。

不久两次起义的部队合编为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军长孔从洲、政委汪锋、副军长陈先瑞,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整训后,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划属陈谢集团指挥。

为了缓解西北野战军的压力,上级决定抽调陈谢集团第4纵队第12旅、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第17师与豫陕鄂军区一部合编为陕南军区,司令员由第12旅旅长刘金轩担任,政委由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政委汪锋担任,副司令员由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副军长陈先瑞担任。

就职务级别而言,副军长要高于旅长,为何旅长任司令员,副军长却任副司令员呢?

第12旅是陈谢集团的主力旅,战斗强;而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第17师,属于起义部队,战斗力稍微弱些。而当时陈谢集团的战斗序列是纵队下直辖旅一级,没有师一级,所以说12旅实际和第17师属于一个级别。

当时上级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在军事方面以第12旅为主,以第17师为辅,这样的话,自然要以第12旅军事主官为司令员,因而第12旅旅长刘金轩被任命为陕南军区司令员。

刘金轩在1926年参加了北伐军第八军,后曾在张辉瓒第18师担任副连长,在第一次反“围剿”中,张辉瓒被俘,第18师也基本全军覆没

当时第18师有不少官兵自愿选择参加了红军,刘金轩就是其中的一位,我军第一个无线电大队大队长王诤中将也是在那个时候参加的红军。

参加红军后的刘金轩作战勇敢,常常身先士卒,在抵达陕北后不久已出任红四方面军第31军第91师参谋长。1947年5月,调往陈赓的第4纵队下辖的第12旅担任旅长。

第17师当时是由第38军副军长陈先瑞带队,司令员来自第12旅,政委则肯定要来自第38军了,所以上级最初是任命陈先瑞担任政委,但却被陈先瑞给拒绝了。

提到陈先瑞,就不得不提“将军班”,鄂东北特务第四大队曾有个“将军班”,该班走出了3位开国将军,班长便是陈先瑞,除了陈先瑞外,当时班里还有2位开国将军,一位是韩先楚上将,另一位则是刘震上将。

陈先瑞红军时期主要在徐海东领导的红25军工作,后又跟随红25军参加了长征,在红25军行军到湖北、河南和陕西三省交界地带后,创建了鄂豫陕根据地。

后红25军主力北上,留下来的部队整编为陕南红74师,由陈先瑞担任师长,在陈先瑞的指挥下,红74师打了大小战斗上百余次,部队也由最初的700余人发展到2000余人。

也正是因为他对陕南地区比较熟悉,所以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上级让他指挥西北民主联军第13军第17师前往陕南地区,陕南军区成立后,上级原本是任命陈先瑞担任军区政委的。

但陈先瑞长期担任军事主官,他自己更愿意干军事工作,所以婉拒了这一任命,但司令员已经确定了刘金轩,在与陈先瑞沟通后,上级遵从陈先瑞的意愿改任其为副司令员,政委一职则由曾在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担任政委的汪锋担任。

0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