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40平,房地产走进死胡同?

买房有策略 2024-09-13 14:46:40

房子,我们称之为商品房。

那么它就违背不了经济的客观规律,商品的价格肯定是由供需来决定的。

现在不仅仅是需求端萎靡不振,更核心的是在供应端也是如此。

在过去的这将近20多年的时间里面,我们疯狂的盖楼,高层、超高层,民企、国企、央企、城投公司纷纷参与其中。

哪个城市现在如果没有一个新城区的话,你都不好意思拿出来说话。

但是具体建了多少房呢?

市场还缺房吗?

盖出的这些房子卖给谁呢?

一定要沉住气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而根据最新消息,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最近一段时间在国新办举办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相关情况。

截止到2023年的年底,我们城镇人均的住房建筑面积已经超过了40平米。

这不是最关键的。

更关键的问题是累积建设保障性住房,还有棚改安置的住房,现在已经达到了6400多万套。

这一类房屋里面已经足够解决1.5亿多群众安居的问题,也就是说在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的家庭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应保尽保。

我们前面说过,房地产它本身就是一个循环:

没房的到租房,租房的到保障性住房,保障性住房然后再换老破小或者远郊,然后再逐渐的换到城区,城区再换到大面积的,大面积的之后再换终极置业。

它是一个链条,并不是说我突然就爆发了一下子就买了一套市中心的豪宅,绝大多数普通人还是一步一步换过去的。

那么这也就面临着一个情况,后续我们的住房需求其实没有那么高了,缓慢而稳定的住房需求就是城镇化,广大农村的人口逐步进入到城市工作和居住。

短时间内想要见效果,那就是棚改,一下子把成几万人,他们的住宅全部推平之后,给他们现金安置费用,然后给他们创造了买房的需求。

那么这个时候他们只能选择去买房,需求不就被创建出来了吗?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棚改能改的已经改的差不多了,而我们的城乡现在持续从农村吸收人口已经达到了上限。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我们的城镇化率已经接近70%。

也就是即使跟发达国家对比,我们的城镇化率也已经不低了,撑死了现在还有5000万人口左右的差距。

但问题是能买房的早买房了,到了现在这个点还不愿意进城呢,你能怎么催呢?

进城是有需求的,有消费的,解决不了他们的后顾之忧,盲目的把这些人给城镇化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增加很多的问题。

这就是目前,所面临的实际情况。

如果只是让他们承受被动的城镇化,那么他们后续的养老、医疗、教育等需求,如何来满足?谁来做保障?

一旦出现问题,就是一个长期而久远的问题。

所以人均住房面积超过40平米,也有着一个三口之家平均就已经占用了120平米的房子,整体来说房子已经够住了。

剩下来的城市更新,也就是向更好的房子出发,他的需求已经没有那么紧迫了。

有人说了,难道这样就不需要买房子了吗?

需要,但是需要的是好房子、更新的好房子。

这是为什么最近2年很多人不断的强调城市需要的是改善住房、换房子的需求,反而成了核心和主流的主要原因。

0 阅读:99
评论列表
  • 2024-09-17 20:49

    他妈的人均40平,各城市本市人平价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