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友人(上)

东亚二战经典探秘 2024-09-30 13:49:14

作者:李清泉 孙琪 来源:《外交官说事儿》

作者简介

李清泉(1919年3月-2014年1月25日)江西临川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曾任中国驻捷克斯洛伐克首席政务参赞、中国驻瑞士大使等职,安徽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安徽省政协原副主席。

/ 供稿者按 /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思想是经过中国革命实践证明、指导革命斗争并能取得胜利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延续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不仅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也得到世界爱好和平和正义人民的认识和信仰,60多年前的布法先生就是西方最早崇拜、信仰毛泽东主席的进步人士之一 。

这次提供的稿件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大事记》里记载的相关内容,第二部分是收录在《一个战士的足迹》里母亲撰写的(《外交生活杂忆》里的)有关内容。因《大事记》里记载的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更具史料性,而《外交生活杂忆》里撰写的内容更生活化、故事性更强,故两部分结合起来就更加完美。

李清泉长子 李一林

第一部分:摘自《大事记》

作者:李清泉大使

进步人士列翁·布法

1961年6月4日,陈毅副总理和夫人张茜中午宴请瑞士友好人士布法夫妇。李清泉大使、吴晋石总领事夫妇和俞沛文司长出席作陪。

列翁·布法(Leon Boufard)曾于1958年2月至4月,应我国体委邀请访问我国,受到我国热情的欢迎和接待,在参观访问中耳闻目睹、印象深刻。

席间,陈总对布法夫妇为正义斗争的顽强精神倍加称赞,说他们是中国人民真诚的好朋友,并邀请他们在方便的时候再次访问中国。布法表示感谢,说他很高兴再次去中国访问。

1961年,在使馆招待会上,李清泉(左一)与布法夫妇(右一、右二)握手。

1964年8月30日-11月6日,应陈毅副总理1961年出席日内瓦会议时的邀请,布法夫妇于8月30日至11月6日到中国进行第二次访问。他此行除参加中国国庆15周年活动外,还看望了他在北京学习的外孙弗朗索瓦·奥利维尔。在京期间,陈总接见并宴请了布法夫妇。

布法夫妇除在北京参加15周年国庆各项活动外,还先后到西安、延安、昆明、长沙、韶山、南昌、景德镇、杭州、新安江、黄山和广州参观访问。返回瑞士后,李清泉大使邀请他夫妇二人到伯尔尼大使馆做客,为他们洗尘。

新中国成立15周年国庆阅兵式现场

布法对此行非常高兴,滔滔不绝谈他访华的观感,说15周年国庆,来了那么多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说明中国在国际上的威望越来越高,他为此感到高兴。国内各项建设比他第一次访华时有了更大的成绩,特别是今年(1964年)农业获得大丰收,这对中国来说非常重要。“特别值得庆贺的是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赫鲁晓夫也下了台,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我确实为中国感到骄傲。毛主席不仅仅是中国人民的领袖,也是世界人民的领袖。”

毛主席与人民群众在一起。

我过去说过,我认识中国太迟了,而且毛主席教导我们要走群众路线,发挥群体的力量,我在今年5月组织了一个“认识中国社”,目的就是走群众路线,让更多的人来认识中国。

第二部分:摘自《一个战士的足迹——外交生活杂忆(续)》

作者:李清泉大使夫人 孙琪

布法夫妇

新中国朋友遍天下,各国都有许多对中国友好的人士,瑞士也一样,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布法夫妇。列翁·布法,1893年出生于日内瓦,一生从事体育运动,特别是篮球运动。他担任日内瓦大学体育技术主任多年并做过40年日内瓦学校的体操督学。

二三十年代,布法创办日内瓦篮球协会和瑞士篮球协会并任主席,从1932年起担任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FIBA)执行主席。由于他的特殊贡献,退休后仍被选为该联合会的终生荣誉主席。

1956年,国际奥委会在美国操纵下接纳蒋帮,排斥我国。布法对此极为愤慨,多年来在国际体育组织中,一直为驱逐蒋帮、恢复我国代表权而斗争。

布法为人正直,富于正义感,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他年轻时服兵役,因当局不照顾军人家属的困难,他组织了一次军人闹事,轰动一时,几乎受到军法处置。

1936年-1939年,西班牙佛朗哥在德意法西斯支持下发动叛乱,西班牙人民阵线进行了著名的马德里保卫战。布法夫妇发起援救西班牙儿童运动,并亲赴前线救济难童。布法夫妇这一正义行动受到许多反动分子的攻击,说他是共产党,官方也百般阻挠,但布法毫不动摇,坚持这一活动到底。

马德里保卫战

瑞士当局曾想以高薪收买他,均被他一一拒绝,他说:“我不想当官,只想做自己的事。”“我这一辈子都是穷的,但我又是富的。那些有钱人,在思想上是真正的贫困者,心里只有钱,只有忧愁,而我思想道德很丰富,生活得有价值。”

布法夫妇曾两次访华:第一次在1958年,应我国体委邀请访华。第二次日内瓦会议期间,陈总曾接见并宴请他们,还当面邀请他们再次访华。1964年他们第二次访华时,陈总在北京又宴请他们,并派人陪同到全国各地参观。

布法夫妇第一次访华就对中国的变化赞叹不已,特别对我国在毛主席领导下所经历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倍受感动,对毛泽东思想尤为佩服,说毛主席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领袖,也是世界人民的领袖。

中国革命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

参观各地革命博物馆时,他总是怀着敬仰的心情,观看历史电影,每每感动得流泪,回国后,写文章、作演讲、开座谈会、放映自己拍摄的幻灯片,不知疲倦地宣传新中国。凡是有人说中国好话,他就高兴、表示感谢;凡是有人攻击中国,就像骂自己一样,他必和人争得面红耳赤。

他订阅了不少中国外文书刊,每天读新华社电讯稿,西方报刊凡有中国的消息都看,好文章就剪贴下来,作为宣传资料。第二次访华归来,他更是组织起一个名叫“认识中国社”的人民团体,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工作。

布法桃李满天下,他过去的学生都是他宣传的对象,许多人又成了他得力的助手。每次活动,气氛热烈,反响良好,许多参加者说,过去对中国太陌生,想不到中国发展这样快,尤其对中国人的精神面貌、道德品质称赞不已。有的当场表示参加“认识中国社”,有的要求购买中国书报,有的要求订购中国邮票,有的要买荣宝斋复制的中国画,有的要买中国刺绣、挑花桌布、衣裙,踊跃得很,收到很好的效果。

布法多次表示:“自从我从中国回来,我才感到生活的真正意义,中国的言行一切都是那样符合我的心愿,只可惜我认识中国太迟了,尽管如此,中国给了我新的生命,我要以全部晚年为中国做事,我这一生也就不算虚度了。” “中国是我的第二祖国。” “宣传中国是我的天职,愿以此终老余年。”

当我们和他谈到“认识中国社”的活动可能会碰到困难和压力时,他说:“我天生的天不怕地不怕,我自己走得正,谁对我也没办法。” “为中国做事情,就是再大的困难、压力、危险,我都不怕。” “为中国工作,是为真理而斗争,世界上再没有为真理斗争更愉快的了!”

“为中国工作,是为真理而斗争,世界上再没有为真理斗争更愉快的了!”

确实,布法是一个追求进步、寻求真理的人。青年时代,他受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政治倾向进步,并支持当时比较开明的瑞士激进党,当该党暴露其虚伪、欺骗的面目,成为资产阶级御用工具后,转而支持瑞士共产党。

国际上,他过去一直同情、支持苏联,中苏分歧后,他认为真理在中国方面,就坚决支持我党立场。他常说:“一辈子无党派的‘左倾分子’(指自己)到头来变成一个革命者了。但也正是退休以后,也就是访问中国后的今天,我才懂得生活的意义,年纪是老了,思想却年轻了。”

布法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并努力照着做。当他71岁生日时,总领馆曾请他吃饭,祝贺他生日。他说:“我读了毛主席著作,才知道毛主席早就说过不许做寿、送礼,不许用领导人的名字命名街道、城市、工厂,我们应当这样做!”

当和他研究“认识中国社”的工作方针时,他说:“毛主席说过,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中间群众要一个一个争取,我们就是这样办的。”

在他的影响下,布法一家人都热爱新中国。布法夫人也是一生支持进步事业。她原是日内瓦州主席家的小姐,不顾家族反对,硬是和正直的布法结婚,几十年来一直作为布法的助手,不辞辛苦,不怕迫害,坚持斗争。

1965年在驻瑞士大使馆,李清泉大使夫人孙琪(右一)与布法夫人(左一)合影。

布法称赞她:“过去全心全意为西班牙共和国工作,现在又以更大的热情为新中国工作。”他们没有儿子,只有三个女儿,个个都对中国友好。他的外孙费郎索瓦·奥利维尔受外祖父影响,在学校写了介绍中国建设成就的文章,受到教师的歧视。读小学的外孙女,也因为常讲中国的好话,被同学称为“中国女大使”。他信任中国,把外孙送到中国学习,“把他交给你们了”,“让他好好学习中文,以便将来更好地为中国-瑞士友好而工作”。“中国一定能把他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不要把他当骄子,要一样严格要求;让他吃些苦,给他劳动和受社会主义教育的机会。我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爱劳动、爱人民、懂得生活意义的人。”他盛赞中国青年的道德品质,说在中国青年身上看到了他一生追求的理想。

他第二次访华时,特地看望了在北京学习的外孙,说把外孙送到中国来做对了,以后还要把两个外孙女送来。

布法是历届中国驻瑞士大使和日内瓦总领事的好朋友,也是使、领馆经常的座上客,我们也常被邀请到他家中做客。以上所述,就是多年来交往的一些综合记录。

布法给我的印象确是一位意志坚强的人,他认定的事一定坚持到底,决不退却。他也是一个乐观豁达的人,有时也开开玩笑并教我们做点简单的体操。布法夫人则是一位十分慈祥贤惠的老人。

1965年在驻瑞士大使馆,李清泉(右一)与布法先生(左一)合影。

君子之交淡如水,我们之间,除了餐桌上交流思想外,就是一点茶点招待。我记得在布法70岁生日时,清泉自己画了一幅红梅送给他,我也亲手绣了一方手帕送给他夫人,这恐怕就是我们唯一送给他夫妇的礼品了。

他家住在日内瓦郊区一座别墅里,我们到他家,他们总是在门口插着一面中国国旗相迎,谈话之余,不是布法夫人就是他们的女儿,总要亲手做一次冰淇淋给我们吃。我们都觉得,这样更显得布法一家和我们之间的友谊格外的亲切和真诚。

布法夫妇都早已离开人世,可惜我们没有机会和他们作最后的话别,但这珍贵的友谊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 未完待续 -

出处:《大事记》

《一个战士的足迹——外交生活杂忆(续)》

作者:李清泉、孙琪(李清泉大使夫人)

供稿:李一林(李清泉长子)

编辑:《外交官说事儿》廉博

0 阅读:1

东亚二战经典探秘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