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文和等几个人兴高采烈地回到监室时,刘嘉树和张淦已经走了,确切地说,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交往,更没有什么情义可言,他们来看望一下方靖,不过是如同路上碰见了熟人,打一声招呼罢了。刘嘉树是程潜的湘籍干将,在派系上亲何应钦,不仅和方靖没有过多交往,而且方靖也不知道他为什么没有参加程潜、陈明仁领导的湖南起义,这种事,他不说,自己肯定是不能多问的。而张淦这个人,此时在方靖心中,已经恶上了。不仅他是桂系将领,而且和方靖的性格,简直是格格不入的,方靖的内心里,最不能接受的便是张淦这种神乎其神的人。方靖甚至觉得,他远没有米文和这样的人单纯可爱,嬉笑怒骂,皆出自真诚与无知。

令方靖没有想到的是,一个极其意想不到的熟人,哆嗦着嘴唇,喊了一声“海公”,如鬼魅般出现在自己面前。这个人,确实方靖的熟人,是个小人物,同时又是个大特务,而且是个既不属于军统、也不属于中统的陈诚“研究系”的三号大特务,甚至连张绩武和他也不怎么熟悉。
他叫刘庄如,是个年轻人,才三十五岁,家是湖北咸丰的,早年毕业于中央军校、中央警官学校,抗战时在南岳干训团结识了张振国、阮成章,三人积极在陈诚控制的9战区、6战区和后来的远征军司令部培训、发展其独立的特务系统,其情报及暗杀功能不逊于军统,最有名的邪恶事件,刺杀李公仆、闻一多事件,就是他们干的,太子恋人被害事件也是他们侦破的。而内战发起之后,随着陈诚对张振国等人的不满及陈诚的失势,张振国受到冷遇,他的特务体系也随之土崩瓦解了,二号特务“好青年”阮成章跟着郭忏,当起了联勤总部武汉被服总厂的厂长。而他这个三号特务刘庄如,却跟随着朱怀冰、朱鼎卿兄弟到了鄂西,出任湖北省政府第二处的少将处长,干部训练班主任,保安第16旅副旅长、行动总队总队长等职,不仅和解放军争天下,也和第14兵团的司令官宋希濂搞内讧。解放军向西南进军时,他们新组建的部队很快便烟消云散了,这个刘庄如不死心,就回到老家咸丰,拉起队伍和解放军打起游击,后来就被剿灭了。

“在解放军押解我向后方转移的时候,我,瞅个机会便逃脱了。可没有想到的是,回到家后,老家的群众却把我抓了起来,扭送到刚刚成立的县政府,把我交给解放军,几经辗转,便又到了这里。”刘庄如黯然而语,向方靖诉说了自己的大致遭遇。
对于这个刘庄如,方靖还是有些印象的,因为方靖任第13师师长时,朱鼎卿是他手下最得力的一个旅长,后来还出任了第13师的师长,而那个时候的刘庄如,已经和朱鼎卿关系处得很好的。更何况,在当时,刘庄如多次带着他的特务团队,坐镇第13师以及后来方靖任职的第11师等部队,派出得力人员深入到日本人的占领区,给他们提供了不少军事情报,对于打击日军出了不少力。方靖和其他陈诚系将领一样,对于张振国这个特务系统的情报能力,是信任有加的。他本人,对于张振国、阮成章、刘庄如等人,印象也不错。
不吸烟的方靖,还是从米文和那里掏出一棵烟来,让黯然神伤的刘庄如吸,刘庄如猛吸了几口,才以“老人”的口吻说道:“这里条件不错,管理也松散些,只是……”
刘庄如说着,又说不下去了,米文和对于方靖这个患得患失的年轻朋友,有些看不起的意思,调侃道:“小兄弟,只是什么?只是没有女人,是不?”说完,又自己笑了起来,说道:“奶奶的,都不知道肉是什么味儿了。”
刘庄如没有看米文和的脸色,也没有理会他的不屑,追加了一句:“海公,你们是在战场上被俘的,他们会受到宽大处理的。我,恐怕是活不成了,因为我手上,有血案,在恩施,我杀害过他们的地下人员,后来在咸丰,我也杀过他们的地方组织人员,嘿。”
刘庄如长长地叹息着,而快言快语的米文和又笑了起来,说道:“噢,兄弟,我算是听明白了,原来,你是特务啊,呵呵,呵呵,特务,恐怕活的机率,不会太大,不会太大。要想活命,你得学学张绩武,立功,立功啊,出去抓人呗。”
张绩武到了新地方,似乎也有了些底气,试图要改变一下自己在这个团体内的地位,他不满地看了米文和一眼,说道:“老米,什么特务特务的,我们是情报人员,知道不?情报人员,不信你问问老方,我们是不是都是干那些偷鸡摸狗的勾当的?”
而刘庄如并没有接张绩武的话,和他一起去反驳米文和,而是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包来,放到方靖床上,默默地退出他们住的监室。方靖不满地看了米文和一眼,说道:“老米,他还年轻,咋能老是说死说活呢?”

米文和尴尬地搓了几下手,没有再说什么,马上要开晚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