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 |追梦人
编辑 |追梦人
●— 前言 —●
“两弹功勋”、“航天之父”,他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的名字代表着科学界的最高成就,他就是有着一颗爱国赤子之心的钱学森。
这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不仅贯穿于钱学森辉煌的科研生涯,更深刻地影响着他的妻子和子女。
儿女双全人生圆满的他,即使离开了,其精神却永存在两个孩子内内心深处儿子钱永刚“子承父志”,女儿钱永真继承了母亲的音乐梦想。
那么,。他们又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了哪些成就呢?
●— 两弹元勋钱学森 —●
钱学森从小就对科学颇感兴趣,总想探索未知的世界,对宇宙的奥秘更是充满了好奇,他对知识的渴求让他持续进步,最后攀登到了科学的顶峰。
1935年,钱学森出国深造,先在美国麻省理工和加州理工进行了深度学习,在这两所世界顶尖的学府里,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在航空理论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在加州理工学院,他碰到了航空理论的大牛冯·卡门,于是拜他为师,在冯·卡门的指点下,钱学森深入学习了航空业的尖端技术,之后便投身于火箭与导弹的研发工作。
年仅25岁,他就加入了加州理工大学的火箭俱乐部,并成为其创始人之一,这也预示着他未来将在火箭和导弹领域取得非凡的成就。
在美国,钱学森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年纪轻轻就成为了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教授,在学术界享有较高的盛誉,即使赞誉和欢呼声不断,钱学森心里却始终牵挂着祖国。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海外,钱学森心里瞬间燃起了对祖国的热爱,他清楚刚起步的我国正急需科技人才来助力发展。
他果断地放弃了在美国的工作,毅然决然选择回国,把学到的本领贡献给祖国的建设,但是钱学森得回国之路却并不顺畅,反而遭遇了不少困难和挑战。
美国政府很看重钱学森的能力,认为他价值连城,相当于五个师的战斗力,所以不太愿意让他轻易回到祖国。
朝鲜战争一爆发,美国就找借口阻拦钱学森返回祖国,金布尔副部长更是直言不讳地说:“绝不能让他走。”
美国政府以一些无端的指控对钱学森进行了审讯,并把他囚禁在一个偏远小岛上,在那儿他经历了14天的艰苦生活。
美国政府继续对他进行软禁,长达五年之久,在这五年里,他时刻受到监听和跟踪,生活在压抑和恐惧之中。
钱学森的回国信念始终坚定,他从未被任何变故而动摇,1955年,他通过陈叔通朋友的关系给国内写了一封信,明确表示了自己想回家的强烈愿望。
在中国政府的不懈努力和多次谈判下,最终以释放11名被俘美军间谍为代价,钱学森这才得以踏上了回国的征程。
回到家乡之后,钱学森全身心献身于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领域的开发工作中,他被指派成立我国首个火箭和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首任院长。
接此重任的钱学森并没有退缩,而是凝神聚力地将这份使命尽力完成好。
历经呕心沥血的钻研,钱学森带领团队成员在原子弹和氢弹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还创造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这些成就不仅提升了中国的国防实力,也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钱学森对国家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两弹一星”的事业,为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他在科研上成绩斐然,对国家的深厚情感和攻克难题的精神,都让我们深感敬佩。
在最艰难的时刻,他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存的零花钱和薪水都交成了党费,这体现了他作为一名党员和知识分子的高尚情怀和真挚爱国心。
如此卓有成就的人,除了令人敬仰的事业之外,他又有着怎样的感情生活呢?
●— 蒋英:音乐家和贤内助 —●
钱学森的妻子蒋英,也是个了不得的女性,她出生在一个有影响力的家庭,爷爷蒋光煦是清朝时期有名的书迷,爸爸蒋百里则是民国时期知名的军事教育专家。
她的家族关系中出了不少才子,表哥是著名的诗人徐志摩,表弟则是知名的小说家金庸,蒋英耳濡目染的家庭环境下成长,必将接受到上等教育。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蒋英和钱学森的相遇早在他们小时候就开始了。
蒋英三岁时,由于两家是世交且父母感情深厚,她被过继给了钱家,一度与钱学森成为了“兄妹”。
虽然这段“兄妹”关系并没有持续太久,蒋英很快就被父母接了回去,但这段经历为他们日后的结合埋下了伏笔。
蒋英自由就展现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在父母的悉心培养下,她顺利踏进了音乐的殿堂。
1935年,钱学森要出国深造,蒋英为他弹琴送别,那场景成了他们共同的美好回忆。
多年之后,钱学森完成学业归来,两家旧友终于重逢,那时候的蒋英还没有男朋友,钱学森也还没结婚,在共同的回忆和家族的推动下,他们的感情迅速升温。
钱学森向蒋英表白了心意,他们在1947年于上海结为夫妻,之后一同搬到了美国,蒋英在欧洲艺术殿堂大放异彩,音乐才能也得到了广泛认可。
她在柏林音乐学院进修过,还在匈牙利的一次女高音大赛中夺冠,成为东亚选手中第一个赢得这项荣誉的人。
近年来,她受邀在欧洲多地开演唱会,赢得了诸多知名人士的赞誉,在国际音乐界颇有人气。
她回国之后,就职于中央音乐学院担任教师,先后带出了不少音乐界的佼佼者,比如姜咏、傅海静、多吉次仁、杨光等,对中国音乐教育贡献巨大。
除了在音乐上的成就,蒋英还是钱学森生活和事业上的坚强后盾,在钱学森回国和从事科研的过程中,她给予了无私的理解和支持,这也为他的科研事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两人之间的爱情故事,如同小说般梦幻而美好,也成为了中国科技界和艺术界的一段佳话。
●— 钱永刚:子承父志,另辟蹊径 —●
1948年,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在美国诞生了,他的童年时期绝大多数在美国度过,到了五六岁的时候,父母突然让他不要去学校了,直接在家中玩耍。
那时的他还不懂,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彼时正是钱学森想要回到祖国的关键时刻,却遭遇了美国政府的重重阻碍。
1955年,钱永刚跟随父母和妹妹终于踏上了回国的旅程,初次踏入故土,对于从小在美国长大的钱永刚来说,一切都是陌生的。
他觉得自己不太习惯这里,主要是因为语言和生活方式都不太一样,新的学校环境也让他感到格格不入,加上父亲回国后忙于工作,无法时刻陪伴他,这让年幼的钱永刚一度感到迷茫。
但钱永继承了父亲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努力克服语言障碍,刻苦学习中文,逐渐适应了国内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1965年,钱永刚升入高中,特殊的时代背景让他没能顺利完成学业,面对动荡的社会环境,钱永刚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参军入伍。
他没有依靠父亲的声望和关系,而是像其他普通青年一样,毅然踏上了南下的列车,来到江南某部队服役,他从基层士兵干起,刻苦学习军事技术,最后成长为了技术骨干和助理。
1977年,我国重启了高考,这给了钱永刚一个重返校园深造的机会,他靠努力考上了国防科大,选择了计算机专业。
他心里明白电脑科技将来会越来越关键,他希望在这一行业能做出点成绩,刚上大学后,钱永刚发现班里最小的同窗竟比自己小10岁,他感觉自己年纪明显偏大。
但他并没有因为这些挫折就泄气,反而更懂得抓住学习机会,更卖力地钻研专业知识。
钱永刚在国防科技大学毕业后,选择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深造计算机科学,并在那里拿到了1988年的理学硕士学历。
面对美国学校的邀请,他没有动摇回国的决心,毅然选择回到祖国,将自己的所学奉献给祖国的建设。
回国后,他专心钻研计算机应用软件,还在多所知名高校客串教书,有时甚至还是特邀教授的身份出席,其培养出来的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才远超上百名。
2012年,这位先生被正式任命为“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
虽然钱永刚没有像父亲一样在航天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他也在自己的领域默默耕耘,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计算机人才。
他积极传播钱学森精神,通过讲座、教育活动等多种形式分享父亲的故事,激励年轻一代热爱科学、报效祖国。
●— 钱永真:继承母亲的音乐梦想 —●
钱学森除了有一个儿子之外,还有一个女儿,而她就是1950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出生的钱永真。
五岁之前,她都在美国度过,和哥哥钱永刚不一样,钱永真继承了妈妈蒋英的音乐细胞,自小就对音乐情有独钟。
在妈妈的耐心指导下,她接受了正规的音乐训练,后来成了音乐老师!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钱永真奔赴美国进修音乐,在这里她听到了各式各样的音乐,自己的音乐品味也在不断提高,这无疑为其后期发展提供了庞大的发展前景。
在美国钱永真也遇到了自己的爱情,最终决定与丈夫定居美国,继续在音乐领域耕耘。
钱永真虽然人在国外,但内心却从未忘记对祖国的牵挂,她用音乐作为纽带,在中美文化交流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2015年,钱学森的图书馆在美国搞了个“钱学森学术榜样”展览,钱永真也有幸成为被邀约人之一。
由于她在美国的日子相当低调,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所以外界对她的生活细节了解不多。
●— 结语 —●
钱学森一家人,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了爱国与奉献的真谛,钱学森对中国航天贡献巨大,他的名字在科技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蒋英老师在音乐教育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带出的出色音乐人才更是一个接一个,其对中国音乐的发展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而钱永刚和钱永真虽然没有完全继承父辈的专业领域,但他们也在各自的领域努力奋斗,为国家和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北晚在线:2021-12-11,《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
中共党史出版社:2022-03-11,《赤子归来--中美解密档案揭秘钱学森归国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