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 |追梦人
编辑 |追梦人
●— 前言 —●
你向往过年吗?
当时光的指针指向岁末,2025年的春节即将到来,这一年的春节,你期待吗?
不出意外的话,今年的春节和往年又有什么不同呢?
●— 年味变淡了 —●
记忆中的春节,是浓浓的年味,是挥之不去的仪式感!
儿时的春节,总是充满着期待和兴奋,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蒸糕点的香甜,腌腊肉的咸香,包饺子的热闹,交织成一幅温馨的画面。
父亲则负责张贴春联、悬挂灯笼,将家装扮得喜气洋洋!
除夕夜那天,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享用着丰盛的年夜饭,一起坐在沙发上观看春晚,守岁到天明。
大年初一清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唤醒新的一天。
孩子们穿上崭新的衣服,挨家挨户拜年,领取长辈们精心准备的红包。
反观如今的春节,却似乎少了些许味道!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年货取代了手工制作的年味,贴春联也成了一项“麻烦”的差事,许多家庭甚至选择省略这一环节。
拜年也从走街串巷变成了微信群发祝福,红包也变成了支付宝上的数字,曾经象征着辞旧迎新的鞭炮声,也因为环保原因在许多地方销声匿迹。
年味为何变淡了呢?反观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繁琐的年货和仪式,以往过年会蒸馒头,如今又有几家几户再做热腾腾的手工馒头呢?
随着科技化进程迅速加快,以前是通过面对面拜年的方式发红包,如今无需见面,一个视频电话就能拜年,各大支付软件直接转账就能发红包。
还有一个显著变化就是放鞭炮了,小的时候放着各种鞭炮辞旧迎新,如今出于对可持续的环境保护需要,燃放烟花爆竹已然不再是随意的行为。
难道我们真的愿意看到年味就这样逐渐消散吗?
令人心痛的是,缺少的年味何止是春节里的红包等仪式感,还是那些再也回味不到的经典春晚节目!
●— “重头戏”春晚不好看了 —●
春晚,曾经是除夕夜的重头戏,是几代人的共同记忆!在80、90年代,春晚是当之无愧的全民盛宴。
除夕夜,一家人搬好小板凳期待着春晚的开始,赵丽蓉的小品,冯巩的相声,每一个节目都让人回味无穷。
第二天,人们见面时的第一句话往往是:“昨晚的春晚你看了吗?哪个节目最好看?”
如今的春晚,却似乎失去了往日的魔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不再观看春晚,曾经的全民狂欢,逐渐演变成了一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深刨春晚衰落背后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如今春晚的节目形式似乎陷入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小品、相声、歌舞表演,虽然每年都有但却缺乏新意,观众难免产生审美疲劳。
此外春晚的内容也常常被批评脱离实际,丝毫没有“接地气”的感觉,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更重要的是!
如今的娱乐选择更加多元化,年轻人可以玩网络游戏,刷短视频,看网络直播,这些更加个性化、互动性更强的娱乐方式,对他们来说比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更具吸引力。
春晚是春节文化的重要载体,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可以尝试引入一些时尚、流行的元素,提高节目的观赏性和互动性。
例如,邀请一些网络红人参与节目,增加线上互动环节,让观众感觉自己是节目的一部分,而不是被动的观看者。
除了年味变淡和春晚式微之外,2025年的春节还呈现出哪些新的社会现象呢?曾经“一票难求”的春运是否依旧?农村的相亲市场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 “一票难求”不见了 —●
春运曾经是中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痛,十几年前的春运,火车站人山人海,人们扛着大包小包,在售票窗口前排起长龙!
为了买到一张回家的车票,往往需要排队几个小时,甚至连站票都“一票难求”,火车上更是拥挤不堪,过道里挤满了人,连厕所门口都站满了乘客。
如今的春运,却不再像过去那样紧张,近年来春运期间的客流量逐年下降,铁路、公路、民航的客运量都在减少,“一票难求”的现象也逐渐消失。
那么,这种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呢?
当下许多企业开始实行“错峰放假”,让员工可以提前返乡,避开春运高峰期;此外经济下行导致一部分人失业,他们可能提前返乡。
当然也有一部分打工者选择在工作地过年,或者将父母接到城里团聚,这也减少了春运的压力。
交通方式的变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私家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驾回家,这不仅更加自由,还能携带更多的行李。
高铁网络的完善也让回家变得更加快捷,原本需要一天一夜的路程,现在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到达。
●— “相亲大会”消失了 —●
春节本是阖家团圆、喜气洋洋的节日,但在一些农村地区,却出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以往农村春节期间的相亲市场热闹非凡,村口的大树下、村委会的院子里,甚至田间地头,都能看到成双成对的年轻人在父母的陪同下相互打量,俨然一个小型“相亲大会”。
如今这样的场景却越来越少见,相亲活动明显减少,参与的人也寥寥无几。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却是多方面的!如今女方家庭的要求越来越高,高额彩礼、稳定的高收入、城市里的房车,这些条件一个比一个苛刻。
在一些地区,彩礼甚至高达几十万,对于普通的农村男性来说,这简直是天文数字。
大多数农村青年收入不高,也没有城里的房子,即使辛苦打工多年,可能也只够在县城买个小房子,面对女方家庭的高要求,他们往往望而却步。
更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未婚男性即使回乡过年,也不愿意参与相亲了,他们不再认为结婚是人生的必选项,单身也可以过得很好。
加之相亲市场的高门槛让他们感到压力巨大,与其面对可能的失败和尴尬,不如直接避开。
正如农村小伙所言:“我宁愿在城里当单身狗,也不想回村相亲”。
这句极具调侃意味的话语,虽然让不少人笑出了猪叫,其背后却是找媳妇难的社会现实。
●— 结语 —●
又是一年岁末,2025年即将到来,小时候的期望过的年,为何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消失不见了呢?
究竟是我们的心态变了,还是年味变了,亦或许是两者都变了。
已经成功申遗的中国春节,在走向世界的同时,也应该在时代发展中保留自己最本真的特色。
参考文献:
纵览新闻:2024-12-11,《纵览·13楼夜话|春节申遗成功,如何让年味儿更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