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彭的灿烂笔记
编辑|小彭的灿烂笔记
【前言】
4月刚开始,华盛顿政坛就屡次掀起惊涛骇浪,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125%关税的决定,如同一枚重磅炸弹,在全球经济市场引发震荡。
【卧龙出山:从学者到特朗普心腹】
纳瓦罗是位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哈佛经济学博士,曾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学术人士。
在加州大学尔湾分校执教20年,本应安度学术生涯的他,却因一本名为《致命中国》的著作彻底改变了人生轨迹。
2016年,特朗普竞选期间,女婿库什纳偶然发现了这本充满反华论调的书籍,立即推荐给了特朗普。
这位房地产大亨对书中观点颇为认同,随即将纳瓦罗纳入竞选团队,成为经济政策顾问。
从民主党到共和党,从自由贸易支持者到反全球化斗士,纳瓦罗的政治立场几经转变。
这位被众多经济学家鄙视的学者,是如何设计出这场震惊世界的关税战略的?
【美国关税战的真实意图】
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商品征收高达125%的关税震惊全球,而这一政策背后的真实意图,纳瓦罗已经在《金融时报》上挑明:终结全球化,迫使全球财富回流美国,并以此重构全球贸易、经济及政治秩序。
细究美国关税战略,可见其深谋远虑的一面,美国的关税政策并非无差别打击,而是精心设计的分类战略。
这种差异化对待策略迅速见效:越南、印度迅速妥协,日韩台湾急切寻求协商,就连加拿大、墨西哥和欧洲国家虽有反制计划,但态度也不甚坚决。
因此,宣布对中国加征125%关税只是开端,远非终点。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工业国家,在全球工业供应链中占有绝对优势地位,可却非主导地位。
众所周知,政治基础由经济决定,一旦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被削弱,其政治地位也将随之降低。
通过这种方式,美国希望重塑全球贸易、经济和政治秩序,维持自身霸主地位。
而这把双刃剑的另一面是进口成本的大幅攀升,直接冲击依赖进口原材料的中国实体企业,迫使其财富外流。
同时,人民币贬值也意味着中国居民财富的相对缩水,购买力随之下降,进而抑制国内消费市场活力,最终破坏中国经济内循环的健康运转。
由此可见,美国对中国的围剿是一盘精心设计的大棋,步步为营,招招见血,意图通过多方面施压最终实现削弱中国全球影响力的战略目标。
而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并非毫无应对之策,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攻势,中国拥有自己的底牌和反制措施。
【中国应对美国挑战的策略】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工业第一大国,我国拥有充足的底气和多样化的反制手段来应对这场没有硝烟的较量。
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稀土储量和完整的开采加工体系,对这些战略物资实施出口管控,将直接从物理根基上打击美国引以为傲的高科技产业,迫使其付出高昂代价。
我国作为全球140多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拥有无可替代的市场地位。
中国庞大的产业体系和完整的供应链优势,是美国短期内难以撼动的坚实壁垒。
再者既然美国已经撕破脸皮,我国完全可以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通过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使用范围,构建独立于美元体系的国际支付网络,从而有效打击美国另一大经济支柱—金融产业。
这将极大削弱美元霸权,动摇美国的全球经济统治地位。
最为关键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决定了我国能够在危机面前团结一心,上下一致对外。
当美国民众苦于日益高涨的生活成本,企业主为不断攀升的生产成本忧心忡忡之际,中国却能凝聚起全民族的意志与力量,共克时艰。
这种制度优势,为我国在长期斗争中提供了持久的内在动力。
事实上,历史已经多次证明,任何试图遏制中国发展的图谋最终都将失败。
当前的关税战和围剿手段,不过是美国维护霸权的又一次徒劳尝试。
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美国的战略意图和手段。
【结语】
当特朗普和纳瓦罗发动这场关税战时,他们点燃的不仅是一场贸易争端,更是一场重塑全球经济秩序的博弈。
这场博弈超越了简单的贸易赤字计算,直指国际经济体系的根本架构。
中美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的对抗,必将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而历史已经证明,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最终只会损害各方利益。
参考资料:
新重庆-重庆日报在2025-04-10关于《特朗普对华关税提至125%,只因中国不屈服》的报道
上观新闻在2025-04-08关于《特朗普关税战的幕后操盘手是谁?》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