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彭的灿烂笔记
编辑|小彭的灿烂笔记
声明:本文陈述内容参考的“官方信息来源”,均赘述在文章末尾,感谢支持。
【前言】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美国政治方面的动态始终是全球目光聚焦的焦点,而在美国政坛,权力的博弈往往充满了意外与反转。
4月10日的时候,美国参议院以53票赞成、46票反对的微弱优势通过了一项关键决议。
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胜负,而是三记重拳同时砸向白宫,特朗普也迎来了3个噩耗……
那这位自诩“最懂交易”的总统,是否终于在这场政治与经济的高风险博弈中,押错了全部筹码呢?
【共和党内部分裂:赫卡比提名之争】
在美国政坛,政治风云变幻莫测,每一场决策和投票,都有可能成为未来局势转折的起点。
4月10日,美国参议院以53票赞成、46票反对通过了一项备受瞩目的提案。
提案的内容非常简单:特朗普提名前阿肯色州州长迈克·赫卡比担任美国驻以色列大使。
从表面看,这似乎是一项顺理成章的决定。赫卡比长期以来在政坛具有深厚的影响力,曾两度竞选总统,并且一直是以色列的坚定支持者。
特朗普的提名也显然是为了向以色列展示更为坚决的支持,进一步巩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立场。
而尽管提案最终得以通过,这一结果却在共和党内外引发了激烈的争议。
这次投票显示出特朗普在推动政策时面临的党内分歧,虽然赫卡比的提名获得了相当一部分共和党议员的支持,但仍有不少人对特朗普这一行动表示强烈反对。
更为重要的是,民主党方面几乎全力反对这一提名,显示出两党在以色列政策上的根本分歧。
值得注意的是,投票结果的微妙差距,53票赞成,46票反对,虽然最终特朗普取得了胜利,但这一结果清晰地表明,共和党内部的团结已经开始出现裂痕,党内不同派系的博弈也日益显现。
面对这些挑战,特朗普或许已经意识到,尽管他在白宫掌握了最高权力,但他的政策推行和执政方式并不是没有阻力。这一局面,或许是特朗普在继续推进他的政府计划时必须解决的难题。
但其实就在投票前一天,美国就业机会均等委员会(EEOC)前成员乔斯林·塞缪尔斯正式起诉特朗普,指控其“非法解雇”独立机构官员,破坏联邦机构的独立性。
这已是特朗普上任两个多月以来的第150+起诉讼,但这一次的杀伤力远超以往,那为何这次诉讼尤为致命呢?
【解雇委员会成员引发的风波】
特朗普的用人决策一直备受争议,尤其是在关键职位的任命上,他的做法往往引发了不同政治派别的激烈反应。
塞缪尔斯在担任委员会成员期间,做出了一些深得民主党支持的决策,因此她的解雇不仅仅是个人事务,更是两党政治斗争的一部分。
特朗普解雇这两名成员的理由是“玩忽职守、渎职或效率低下”,而塞缪尔斯和她的支持者并不认同这一理由,认为这是一次纯粹的政治打压,目的是削弱民主党在委员会中的影响力。
塞缪尔斯随即将特朗普告上法庭,指控解雇行为非法,并要求恢复其职位。
根据美国宪法和相关法律,委员会成员的任期并没有明确规定总统可以随意解除职务。
特别是在这一独立机构中,委员会成员一旦得到任命,通常会继续任职,直到其继任者被确认。
塞缪尔斯和她的支持者认为,特朗普此举不仅侵犯了她的个人权益,也严重影响了委员会的正常运作,因为委员会在解雇后无法再达到法定的三人运行人数。
这场官司不仅仅关乎个人职位的恢复,更是一场政治权力的博弈,涉及到总统权力的边界、政治立场的斗争以及党派间的力量较量。
【移民政策受阻:法官裁定政府行为违法】
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政策一直是其执政的重要议题之一,尤其是在试图收紧美国边境政策时,特朗普提出了多个具有争议的举措。
而最近的一项行动却遭遇了法律层面的重大阻力,特朗普政府决定撤销数十万来自古巴、海地、尼加拉瓜和委内瑞拉等国移民的临时合法身份,企图通过这一举措强化其“美国优先”的政策。
这一决定涵盖的移民数量庞大,触及了大量在美国生活的非法移民群体,尤其是那些曾经被允许暂时居住和工作的移民。
特朗普政府的这一决策,初衷是为了减少移民在美国的长期居留,并加强对非法移民的控制。
而特朗普的这一移民政策遭遇了法院的反击,美国地区法官英迪拉·塔尔瓦尼裁定,特朗普政府撤销移民临时合法身份的做法是对法律的错误解读,并要求暂停这一政策。
法官的裁定指出,政府没有合法的法律依据来缩短这些移民的“假释期”,从而使得这一举措变得不可执行。
这一裁决,无疑给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尤其是在当前社会对移民问题的态度较为敏感的背景下。
而移民政策的阻力并不仅仅来自司法领域,特朗普的其他政策,尤其是经济领域的决策,也正在遭遇广泛的市场反应。
【关税政策引发市场剧烈波动】
特朗普政府实施的大规模关税政策,原本意在通过保护本国经济和促使美国企业回流来振兴美国制造业,而市场的反应却是截然相反的。
近期,美股出现了剧烈的波动,三大股指集体下跌,尤其是科技股遭遇了惨重的损失。
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的跌幅分别达到了3.46%和4.31%,而道琼斯指数也收跌了2.5%。
这一波股市暴跌,不仅标志着特朗普关税政策对市场产生了巨大冲击,也进一步加剧了投资者的担忧情绪。
尤其是在科技股和大企业股普遍遭遇重创的情况下,市场的避险情绪愈加浓烈,投资者纷纷转向黄金和其他避险资产。
这一现象反映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已经开始对美国经济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与此同时,美元的贬值也是美国经济震荡的重要标志之一。
美元指数在4月10日一度跌破了100点,创下半年来的最低水平,美元兑多种主要货币贬值,尤其是兑日元的汇率跌破了144的关键点。
这一变化说明,市场对美国经济未来的健康状况产生了严重的质疑。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的资金流出,避险情绪推动了日元、瑞郎等传统避险资产的上涨。
与此同时,黄金价格也突破了3200美元/盎司的大关,创下了新的历史纪录。
显然,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激发了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导致了投资者纷纷寻找更安全的资产进行避险。
在美债市场,特朗普的关税措施也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抛售潮。
美国国债的价格大幅下跌,国债收益率迅速飙升,10年期美国国债的借贷成本创下了10多年来的最大单周涨幅。
市场对美国主权债务的信心开始动摇,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担心美国国债失去“避风港”的地位。
此举不仅加剧了市场的不安,也加深了美国经济面临衰退的风险。
前财政部长耶伦和摩根大通等经济分析机构的警告,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和投资者的恐慌情绪。
她指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无疑会对消费者支出产生负面影响,投资支出的减少和经济不确定性的增加,极有可能导致美国陷入衰退。
【结语】
此次53:46的投票结果,或许只是国会山的一场小规模交锋,但它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特朗普的“极限施压”策略正在全线失效。
司法系统不再忍让,国际市场用抛售回应,甚至共和党内部也出现裂痕。
当政治、法律、经济三枚炸弹同时引爆,这位自诩“交易大师”的总统,是否终于到了支付代价的时刻?
参考资料:
央视新闻在2025-04-10关于《美国就业机会均等委员会被解雇民主党成员起诉特朗普》的报道
新重庆-重庆日报在2025-04-11关于《美国资产遭遇全面冲击:美股、美元、美债集体巨震》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