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关税战的影响下,作为全球最重要、最复杂、最敏感双边关系之一的中美关系,已然成为了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这也导致一旦有和中美相关的国际活动,就会有些人认为,中美之间大概率会出现对抗和摩擦,比如英国即将举办的能源峰会,中美两国就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立场。

特朗普
对于英国能源峰会,特朗普一反常态的表现得十分高调,甚至还扬言将派出一位否认气候变化的美官员参会,试图借机达到阻碍世界各国能源转型的险恶目的。

和美国不同的是,中国则是以“日程冲突”为由,拒绝参加了此次能源峰会,对此,有行业组织创始人表示:“中国的缺席对整个行业而言是一次重大的挫折”。
还有人更是直言不讳的表示,中国这是嫌美国晦气,是因为有美国在才不去的,最关键的是,作为全球能源巨头的俄罗斯,竟然也不会参加此次英国能源峰会。

那么,俄罗斯又是因为什么不参加此次峰会呢?中国真是因为“日程冲突”才缺席的吗?

和中国不同的是,俄罗斯作为全球最大能源出口国之一,其缺席并非自主选择,而是被英国政府直接排除在嘉宾名单之外,据峰会未公开的受邀名单显示,俄方未被纳入参会范围。

毕竟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便对俄罗斯实施了全面制裁,其中就包括能源领域的出口限制和金融封锁。
而英国作为对俄制裁的积极推动者,在能源峰会筹备阶段就将俄罗斯视为“不受欢迎的参与者”。

虽然俄罗斯在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但此次峰会邀请的主要是沙特、卡塔尔等产油国,以及大型化石能源企业。

这是因为西方试图通过排除俄罗斯,削弱其在全球能源治理中的话语权,同时强化对传统能源供应链的控制。
至于中国官方以“日程冲突”为由拒绝参会,其实际背后存在多重战略考量。

4月下旬正值中国外交高峰期,并且我国在4月19日举办了国内首个以《能源法》为核心的可持续燃料产业峰会,吸引全球顶尖专家参与。
这些活动与英国能源峰会时间刚好重叠,确实导致中方的高级官员难以分身。

此外,此次英国峰会虽以“气候转型”为主题,但受邀方主要是化石燃料生产国和能源企业,忽视了受气候危机冲击最严重的发展中国家。

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清洁能源技术生产国,对这种议程设置显然缺乏兴趣,此外,英国能源峰会未邀请俄罗斯等关键能源国家,这无疑进一步削弱了其代表性。

最关键的是,特朗普政府派遣否认气候变化的官员参会,试图通过“强权手段”阻碍能源转型,并强化各国对美国油气资源的依赖。

美国的这种做法与中国推动的清洁能源转型形成了明显的对立,再加上中美关税战的持续也加剧了中美双方在国际场合的对抗氛围。

不过中国作为全球清洁能源技术的领导者,其缺席导致峰会在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的讨论缺乏关键参与者。

英国议会跨党派气候变化小组前负责人罗比・麦克弗森就曾强调,“摆脱化石燃料的转型需要所有排放国的参与”,而中国的缺席无疑“削弱了峰会的代表性”。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和俄罗斯的缺席客观上形成了“非西方阵营”的默契,尽管两国缺席原因不同(中国是主动选择,俄是被动排除),但均对西方主导的能源治理机制表达了不满。

这种态势可能推动中俄在能源领域的进一步合作,例如加强天然气管道建设和可再生能源技术交流。

其实中国和俄罗斯的缺席并非偶然,而是国际能源格局重构与大国博弈的缩影。
若西方国家继续将能源议题政治化,全球能源转型进程可能进一步受阻,而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实际贡献或将更受国际社会关注。

未来,国际能源合作需超越意识形态对立,构建包容性更强的治理机制,否则将难以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安全的双重挑战。

主要信源:
1.原文登载于观察者网2025年04月17日关于“英媒称中国将缺席英国能源峰会,‘美国想夹带私货’”的报道
2.原文登载于环球网2025年02月05日关于“「环时深度」美国气候政策三度反转,对全球减排影响有多大?”的报道
3.原文登载于光明网2025年04月20日关于“1个月内与中国签协议?算清楚,有诚意,再来谈!”的报道



中俄都不参加,大鹰还有啥劲
主角都不在
所有的国际大会,我们不参加,那一定毛成果都打成不了
咱们都不去了,这戏怎么唱好呢🫣🫣🫣
不是因为美国在而不去,是因为去了也谈不出什么,美国还没放正态度,有这时间解决几个国内问题不更好
中俄不参加 那和外星人谈能源问题吗
只要有俄罗斯去,全世界都不去
你一个只会印纸币,做不出多少实打实物品的国家,瞎扯啥
美国海底油田不去开发,还称什么科技强国,笑话!
这种垃圾,看着心烦
放弃了一次同美国帝国主义斗争和争取石油出口国的支持的机会。
是的。为什么要去找不自在。
不去,这些会开着开着就变主题了,要不就是批评中国,要不就是中国需要承担更大责任。
躲瘟神
支持。关注
上三常有两个都不去,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