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故里——扬州大明寺(十)

杖游说历史 2024-08-16 22:50:49

园内还有"御碑亭",有乾隆皇帝御碑三块。园内山石高耸,苍松翠柏,荫翳天日。假山、池沼、亭台、馆榭等把园内装点得精美别致,有步移景变之感。 西苑内还有两座御碑亭、一座石涛墓。 康熙御碑亭位于第五泉南侧,为四角方亭,单檐,歇山屋顶,架空花脊,灰色小瓦覆盖,四面廊,廊内砖砌到顶。廊墙内外均涂白色,外设红色亭柱十二根和坐栏,坐栏下有透空砖砌基础,地面铺设水磨青砖。

亭子在南、北、西三面设“∩”形门;在南、北墙上分别开设扇面形透空窗各两扇,一一对称;在西面墙上设透空窗两扇,可观“天下第五泉”等景色。

康熙御碑亭

亭正面朝西。亭内御碑一方嵌于东壁。乃康熙帝所题 杭州 灵隐寺之五言诗,是摹刻康熙帝题刻 杭州 灵隐寺诗,另一碑刻乾隆的游开门见山堂诗。康熙所题 杭州 灵隐寺之五言诗,为何立于 扬州 ?原来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南巡时,他第二次南巡途经 扬州 ,当时的 扬州 知府其兄高承爵与康熙关系密切,高奉旨先到 杭州 考察,然后又赶回 扬州 参加首脑会议 杭州 。后来康熙回京时,高承爵难关着康熙到 山东 增县的三公桥上,在御舟中康熙大悦,赐《灵隐》诗一首,诗曰:“灵山含秀色,鹫岭起嵯峨。梵宇盘空出,香云绕地多。开襟对层碧,下马抚烟梦,羽卫闲来往,非同问法过”。并钦升高承爵为 江苏 按察史。为了显示自己的荣耀,高承爵于这一年的三月十六日将此碑立在大明寺内。

康熙《灵隐》诗

乾隆御碑亭

亭单檐歇山顶,坐北朝南,三面敞饰,单檐歇山顶,檐下置挂楣,有红色亭柱十六根,周边设透空坐栏,栏面黑色,透空坐基白色,色彩分明。地面为正方形水磨青砖铺地,北墙嵌御碑三方。是 扬州 现存最大、最好的御碑了,记载了乾隆五次南巡 江南 ,多次游览大明寺 平山 堂。乾隆的书法飘逸潇洒,华美 流畅,可以说是集柳公权和赵孟頫的书法精华。

乾隆六临 扬州 ,留下了三块碑。从字迹上看,三块碑字体都不相同,从中可见,随着年纪的增长,乾隆帝的字体从年轻时的潇洒、但刚劲不足,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长开始变得深沉含蓄,字体也变的遒劲有力,入木三分。碑文内容每次都提到一个人,即欧阳修,乾隆对欧阳修十分崇敬的,一块碑上面有“梅花绽放为春寒,果见淮东第一观”;一块上面为“蜀岗可见西吴苑,永叔何曾逊谢安”;永叔即欧阳修。第三块上写“画舫轻移邗水滨,人思六一重游巡”。三次都 写到了欧阳修。

据《重修平山堂欧阳文忠公祠》碑刻记载,乾隆曾五次分别是:乾隆帝第五、二、三次南巡时所写御制诗南巡维扬。乾隆每到 扬州 都要多次游览大明寺 平山 堂,每游一次都要写不少诗篇。据《 平山 堂图志》记载,乾隆宸翰共有三十八首,其中绝句三十一首。今在御园内陈列三块石碑。从三方御稗可看出乾隆的书法集柳公权、赵孟之精髓,笔法华实,美峻流畅,活而有力,是书法爱好者收藏的珍品。

中间一首《壬午四月朔日游平山堂》:“画舫轻邗水滨,人思六一重游巡。阴阴叶色今 迎夏,衮衮花光昨饯春,巧法底须夸激水,淳风惟是渐投薪。 江南 山可平筳望,望岂因山因忆民”。

乾隆御碑亭

乾隆御碑前

康熙御碑亭外“鹤冢”一座,并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鹤冢”。依墙而筑。清光绪十九年(1893),徐星槎曾纵双鹤于“平山”堂前鹤池内。住待星悟掸师极为珍爱,任双鹤饮啄自适。后一鹤因足疾而毙,一鹤则巡绕哀鸣,绝食以殉。星悟深为感动,葬双鹤于此冢。并立碑曰“无意羽毛之族,尚有如此情义,而世有不如羽禽之道义,乃可悲可愧乎”?

湘南李郁华攫《双鹤铭并叙》,并勒石嵌于大雄宝殿东廊南,文曰:“两淮副转运使星槎徐君,既茸治 平山 堂,纵双鹤其中,主僧星悟珍护之,俯仰池亭,饮啄自适。未几,一鹤病足毙,一鹤巡绕哀鸣,绝粒以殉。呜呼!义矣!星悟坎地而瘗之,并树碣其前,题曰:‘鹤冢’,而乞余为之铭,铭曰:‘有鸟有鸟鸣在阴,翩然比翼怀好音。胡为羽化趾相寻,义不独生明素襟。露高松兮滴沉沉,琴夜月兮响喑喑。生并栖中中林,死同穴兮芳岑。相彼羽族兮而贞烈其心,世之不义愧斯禽’。” 光绪乙未冬十月湘南李郁华果仙父撰并书铭文简洁感人,书法宗颜鲁公字体,其拓本从晚清至今成为著名碑帖。

然后,星悟和尚求都察院 河南道监察御史李郁华为鹤冢作序撰铭,现该石碑嵌于大明寺大雄宝殿的东廊内墙壁上,计175字,勒石50厘米、碑长160厘米。每字上下高6厘米左右、左右宽5厘米左右。

有长方形石碑立其中,上嵌草书“鹤冢”二字,白色底,绿色字。阴刻介绍鹤冢的碑文: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住持星悟和尚,在 平山 堂前鹤池内,放养白鹤一对。后雌鹤因足疾死亡,雄鹤见状,昼夜哀鸣,绝粒而死。星悟感其情,葬鹤于此,并立碑云:世之不义,愧斯禽。

0 阅读:0

杖游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