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白血病男孩,为治病花掉400万,去世后家属竟查出“阴阳”病例

盖说社会 2025-02-15 13:40:42

2019年5月,北京博仁医院里,6岁的白血病男孩范裕喆,在双肺移植手术完成3个月后,还是不幸离开了。

在确诊后的3年多时间里,父母为了给孩子治病,前后花费了400来万,可最终还是没能保住命。

就在一家人料理完后事,整理孩子病例时,却猛然间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范裕喆的病例,居然有截然不同的两份。

并且,各种迹象都指向了,孩子被莫名其妙的当做“小白鼠”,成为了医院的实验对象。

那么,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而他们夫妻俩,最终有给孩子讨到说法没?

天降噩耗,孩子确诊白血病

2015年,江苏昆山,年仅2岁半的范裕喆,突然莫名发起了高烧,且还是体温持续不退的那种。

另外,没过多久的时间,孩子又出现了,四肢疼痛的症状。

最开始,夫妻俩也没太当回事,只以为是普通的感冒发烧。可领着孩子吃了药、打了针后,情况却依然没有丝毫好转迹象。

意识到情况不对的他们,当即带着小裕喆,辗转前往了多家儿童医院,可最终却得到了一个,噩耗般的诊断结果——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这个消息瞬间让整个家庭,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与绝望之中。

但很快,夫妻俩就坚定了信念,那就是无论付出何种代价,都要治好孩子的病。

凭借着家里相对不错的经济条件,他们第一时间就为小裕喆安排了转院,火速前往了上海。

在这里,小裕喆开始了,漫长而痛苦的治疗过程。

那正常人都受不了的化疗的副作用,直接让裕喆出现了脱发、恶心、呕吐的症状。

可即便很难,这个年仅2岁多的孩子,还是坚强地扛了下来。

每次化疗过后,小裕喆苍白的小脸上,总是挂着虚弱的笑容,还试图安慰着心疼不已的父母, 孩子的坚强和懂事,让父母感到既欣慰又心疼。

但幸运的是,经过8个月的治疗后,小裕喆的病情,终于出现了好转,各项指标也逐渐趋于正常。

终于,一家人等到了,医生同意出院的通知。

那一刻,全家人喜极而泣,他们以为噩梦就此已经结束,可万没想到,时间才过去没多久,

孩子的病又复发了。

治疗之路,希望与绝望交织

在上海专家的建议下,范裕喆的父母怀着最后的希望,连夜带着孩子奔赴北京,来到了北京博仁医院。

这里的医生仔细检查了,小裕喆的病情后,给出了一个让父母稍感欣慰的方案。

那就是,可以进行骨髓移植,并且还能够大概率保住,孩子的睾丸。

这个消息瞬间让绝望的父母,重燃起了希望。他们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决定让孩子在博仁医院接受治疗。

然而,骨髓移植手术前的配型结果显示,范裕喆父母及亲属,与孩子的配对吻合率,全都不高。

对此医生严肃地告知他们,这种情况下进行骨髓移植,孩子术后出现排异反应的可能性会非常大,并让他们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但此时的夫妻俩已经完全没有退路,哪怕只有一线生机,他们也要拼尽全力试一试。

2017年10月,范裕喆被推进了手术室,接受了骨髓移植手术。

手术过程还算顺利,这让父母悬着的心暂时落了地。

可是,后续正如医生所预料的那样,术后第三天,排异反应就汹涌来袭。

小裕喆的身体出现了,严重的肠道感染,并导致了大出血。

短短几天内,他就失血1400cc,小小的身体几近濒临休克。

紧接着,皮肤也开始大面积排异,全身多处出现炎症,孩子也是被病痛折磨得痛苦不堪。

为了挽救孩子的生命,医生们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还多次从其父亲身上抽取血液,紧急输入到小裕喆的体内。

看着孩子苍白的小脸,和身上插满的各种管子,夫妻俩在一旁心急如焚,却又无能为力,只能默默祈祷孩子能够挺过这一关。

也许是孩子的坚强和父母的爱感动了上天,经过医生们的全力救治,小裕喆终于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

2018年2月,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调养,范裕喆的情况逐渐稳定下来。

医生检查后表示,孩子可以出院回家了,但仍需要定期复查。

夫妻俩满心欢喜地,带着孩子回到家中,期待着孩子能够彻底康复,重新过上正常的生活。

然而,出院仅仅半年后,范裕喆突然再次发病,而这次他还感染了EB病毒。

对于普通人来说,EB病毒或许并不可怕,但对于刚刚经历过骨髓移植,身体免疫力极度低下的小裕喆来说,却如同雪上加霜。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父母感到无比绝望,但他们依然没有放弃,再次将希望寄托在了,医院的治疗上。

这一次,博仁医院采用了“EBV - CTL细胞输注治疗”的方法,试图控制病毒的扩散。

然而,这种治疗方法却带来了,更严重的排异反应。

小裕喆身体上的排异反应愈发严重,不仅皮肤、肝脏等器官受到影响,就连眼睛、指甲等也未能幸免。

他的皮肤开始溃烂,指甲脱落,眼睛因炎症变得红肿不堪,但最严重的还当属肺部。

排异反应导致他的肺部感染越来越严重,呼吸变得越来越困难,甚至一刻也离不开呼吸机。

医院一次次下达病危通知书,但夫妻俩始终不愿意放弃,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只为了能留住孩子的生命。

然而,随着小裕喆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医生无奈地告诉他们,想要挽救孩子的生命,唯一的办法就是,进行肺移植手术。

可这对于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来说,实在是风险太高了,并且手术的成功率,也难以保证。

只不过此时的夫妻俩,早已没有了其他选择,他们只能将孩子最后的希望,寄托在这场手术上。

为了给孩子寻找合适的肺源,父母四处打听,焦急地等待着。

终于,在2019年2月,小裕喆等到了肺源,然后被紧急转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等待接受双肺移植手术。

这场手术是由我国著名的医学教授陈静瑜主刀,经过漫长而紧张的等待后,医生宣布手术成功。

那一刻,夫妻俩喜极而泣,他们以为孩子终于战胜了病魔,迎来了新生。

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由于长期与白血病抗争,小裕喆的身体早已经极度虚弱,根本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手术创伤。

术后不久,孩子的身体就出现了,多器官衰竭的症状,生命体征也逐渐消失。

2019年5月,这个与病魔顽强斗争了数年的小男孩,最终还是没能逃脱命运的魔掌,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的离去,让夫妻俩悲痛欲绝,从孩子两岁半确诊白血病,到6岁离世,三年多的时间里,父母为了给他治病,四处奔波,花费了高达400多万元。

他们几乎倾其所有,付出了一切,却最终还是没能留住孩子的生命。

病历中的秘密

小裕喆的离去,让这个家庭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之中。夫妻俩整日沉浸在悲痛之中,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在处理完孩子的后事之后,父母怀着悲痛的心情,开始整理小裕喆的病历。他们希望从这些病历中,找到孩子存在的最后痕迹,也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丝安慰。

然而,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整理病历的过程中,他们竟然发现,一份“EBV - CTL细胞输注审核单”上面,赫然写着“受试者范裕喆”几个字。

看到这几个字,父母瞬间如遭雷击,大脑一片空白。

他们怎么也无法相信,自己的孩子竟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医院当作了“受试者”,从而成为了医学实验的对象。

按照相关规定,若要让患者成为“受试者”参与临床试验,必须事先告知家属,并获得家属的书面同意。

同时,受试者还应享受相应的福利,比如免费治疗等。

可在小裕喆的治疗过程中,医院从未向他们提及过“受试者”的事情,他们也从未签署过任何相关的知情同意书。

不仅如此,小裕喆的所有治疗费用,都是他们自己承担的,也没有享受到过任何所谓的“受试者福利”。

这让夫妻俩感到无比愤怒和绝望,他们觉得自己被医院欺骗了。

另外,除了“受试者”的问题,病历中还存在着其他疑点。

夫妻俩发现,小裕喆的病历存在“阴阳版本”,其中关于EB病毒的检测结果和治疗记录,更是相互矛盾。

在2018年8月23日的检测报告中,显示小裕喆的EB病毒检测结果为阴性。

然而,同一天的查房记录却显示为阳性,并且医院还根据阳性的结果,给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

但更奇怪的还是,在2018年9月的病历中,孩子母亲手中的原始病历,写着EB病毒是“阳性”,但这一天的查房记录以及治疗方案,却又是按照“阴性”来进行的。

一阴一阳,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导致的治疗方案也大相径庭。

这让父母不禁怀疑,医院在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错诊、误诊的情况?

这些错误的诊断和治疗,又是否直接导致了,孩子病情的恶化,从而最终夺走了他的生命?

医院回应与社会反响

面对范裕喆父母的质疑和愤怒,北京博仁医院迅速做出了回应。

医院表示,针对范裕喆的病情,采用EBV - CTL去治疗是当时最有效的办法,这也是基于国际通用的治疗方案。

然而,对于家属最为关心的诊疗方法是否合规,以及家属是否知情这两个关键问题,医院方面却没有给出明确的回应。

另外,对于病历中出现的“阴阳版本”,医院的解释也难以让人信服。

他们称,患者提供的血浆里,EBV 病毒检查结果为阴性。

但范裕喆的EB病毒,存在于B 细胞里,所有的检查记录都显示,他的全血记录里,明确EB病毒是阳性。

而临床判断是根据全血细胞检测的结果,来判断是否为阳性,因此不存在“阴阳颠倒”的情况。

但家属却执意认为,医院的这种解释只是在玩弄文字游戏。

范裕喆的故事,是一个家庭的悲剧,也是整个社会需要深刻反思的警钟。

在这场与病魔的残酷斗争中,小裕喆和他的家人,承受了太多的痛苦和磨难。

他们不仅要面对疾病带来的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还要承受经济上的巨大压力。

然而,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孩子去世后,他们竟然发现孩子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遭遇了不公正的对待。

只不过,无论真相到底是什么,孩子的命已经换不回来了。最后还是希望,所有人都多一份严谨,多一份责任吧!

参考资料

原文登载于期刊《央广网》2019年7月19日:《6岁白血病男童离世 家属怀疑被医院当做临床试验受试者》

原文登载于期刊《新京报》2019年3月6日:《国内最小肺移植患儿脱离有创导管》

原文登载于期刊《澎湃新闻》2019年7月16日:《6岁白血病男童花四百万治病后离世,疑被医院当“小白鼠”》

0 阅读:5

盖说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