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王张作霖墓地:杂草丛生没人管,遗憾张学良到死都没来祭拜!

南书房 2025-03-24 11:21:20

1928年,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爆发,东北王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张学良听闻噩耗,迅速由天津返回沈阳。

中国人历来重视孝道,张作霖突然死亡,摆在张学良面前的头等大事就是为父亲治丧,选择一块“风水宝地”。

实际上,张作霖生前就考虑过此事,曾派人遍访辽宁地区的名山大川,经过一番权衡,最终选定了抚顺市东郊的铁背山脉。

张学良处理完丧事之后,就与“五妈妈”一起到抚顺铁背山脉视察,发现张作霖选定的“风水宝地”的确灵秀,背靠青山,面临碧水,符合中国风水文化中“前有照,后有靠”。

就在两人准备离开时,“五妈妈”发现山上有一颗活动的巨石,担心会破坏此地的风水,就建议张学良用混凝土固定。

张学良派人将巨石固定后,大张旗鼓地开启了修墓工程,可惜陵墓还未竣工,“九一八事变”突然爆发了。

日本人占领东北不久,关东军司令本庄繁下令停止修建大帅陵,之后又多次拿张作霖陵墓作文章,试图让张学良归顺。

本庄繁承诺只要张学良愿意归顺,就继续修建大帅陵,还承诺将张作霖的棺椁下葬,但是遭到张学良拒绝。

张作霖的棺椁迟迟不下葬,违背中国的丧葬文化,汉奸张景惠建议日本人允许张作霖“归位”,防止节外生枝。

日本人要挟张学良不成,心怀恨意,坚决不允许将张作霖葬于抚顺的大帅陵,并且不同意让张作霖魂归故里。

张作霖是鞍山市海城县人,如果抛开大帅的身份,葬在海城最符合中国人的落叶归根思想,奈何日本人包藏祸心。

为了淡化张氏父子在东北地区的影响力,日本人就将张作霖葬在了锦州市凌海县的驿马坊,这就是张作霖的最终归宿。

张作霖的原配妻子赵氏,也就是张学良的生母葬在驿马坊,夫妻合葬,算是丧葬文化的一种,只是其中仍然有诸多不妥。

“九一八事变”以后,张学良先是驻守华北,后来前往国外考察,回国后又奉命驻守西安,再没能返回东北。

“西安事变”中,张学良兵谏蒋介石,遭到蒋介石囚禁,自从辗转南方各地,最终被蒋介石诱骗至台湾。

张学良被囚禁期间,曾派人打听过张作霖陵墓的情况,得知一切安好,就打消了迁葬的念头,唯一遗憾的就是不能返回东北祭奠。

张学良晚年重获自由以后,前往美国夏威夷投奔儿子张闾琳,自此彻底失去亲自返回东北祭奠父亲的机会。

直到1996年,张闾琳代替父亲返回大陆探亲,张家人才见到了张作霖的墓地,时隔半个世纪,一切早已物是人非。

张闾琳是张学良唯一幸存的儿子,生于1930年,从未见过张作霖,只从父亲的口中听说过爷爷的事迹。

张闾琳站在爷爷的墓前,心情十分复杂,最后选择按照中国人的传统礼节,行跪拜大礼,算是弥补了父亲心中的遗憾。

张家三代人的故事,正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写照,国破则家亡,张学良至死未能到父亲陵墓前祭奠,难免抱憾终身。

时至今日,张作霖的陵墓仍在锦州市凌海县,由于陵墓周边都是耕地,没有任何建筑,显得十分寒酸。

1 阅读: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