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陈永贵辞去了国务院副总理等大部分职务。
从一个没什么文化的农民,到国家副总理,陈永贵一生堪称传奇。某种意义上说,陈永贵能够拥有这个传奇,是那
个特殊时代造就了他。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陈永贵的思想却停滞不前,这让陈永贵受到了不少批评,这也是陈永贵选择辞职的一个原因。
1976年10月,在华国锋、叶剑英、汪东兴等人通力配合下,中央以雷霆之势对四人帮四个核心成员,采取了断然行动,新中国迎来了一个全新时代。
四人帮阴谋被粉碎后,叶剑英、陈云等老同志多次在中央会议上谈到邓小平复出这个问题。
华国锋同志也在中央会议上隐晦提到,邓小平同志的能力是党内同志无人不知,他对党和毛主席是忠诚的,因此,在合适时机到来时,邓小平是可以复出工作的。
后世,不少历史文章提到,华国锋一直阻止邓小平复出,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由于思想跟不上时代,太过坚持“两个凡是”,陈永贵始终反对邓小平复出。
陈永贵固执得认为,让邓小平复出,就是反对毛主席。实际上,1976年邓小平第三次被打倒,完全是四人帮在其中搞得阴谋,真正意义上说,这不是毛主席的本意。
很显然,陈永贵搞农业是一把好手,可是政治上,陈永贵想法是片面的,思想是不够进步的。
1977年,在叶剑英等同志的努力下,邓小平第三次复出,重新回到中央领导人的岗位。
二、邓小平对陈永贵严厉批评邓小平复出后,陈永贵思想仍然没有转变过来,在一些政治事务上,陈永贵和邓小平仍然存在很大矛盾。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陈永贵就毛泽东路线,曾和邓小平有过一番争论。
会议期间,陈永贵特意找到邓小平谈话,
陈永贵指出,只要坚持毛泽东路线,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走通。
邓小平没有立即反驳,而是反问了一句:毛泽东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一时间,陈永贵竟然回答不上来。
邓小平告诉陈永贵,毛泽东思想的核心是走群众路线,坚持实事求是。
1980年1月15日,陈永贵来到邓小平办公室,主动要求和邓小平谈话。
陈永贵语气有些凝重得说道:“小平同志,最近中央经常开会,我认为,中央执行的某些改革开放政策,已经背离了毛泽东思想。”
面对陈永贵始终不能理解自己,看着思想不能跟上时代的陈永贵,邓小平终于有些怒了:“陈永贵同志,你入党才几年,你提的问题怎么和3岁孩子一样幼稚。你理解什么是毛泽东路线吗?你知道中国时下需要什么吗?”
陈永贵入党时间的确比较晚,1948年陈永贵才加入我党,那个时候,陈永贵已经34岁了。
据说,这一次谈话,两人爆发了激烈争吵。不久,陈永贵选择了辞职。
三、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批评陈永贵实际上,陈永贵在思想和政治上的不成熟,早在毛泽东时代,就有人对他提出了批评。
作为毛主席亲自提拔上来的国家副总理,陈永贵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个特殊时间段,的确带领山西大寨人民,实现了一系列农业奇迹,在那个困难时期,毛主席的确需要陈永贵这样的农业干部,就这样,在毛主席一步步提拔下,陈永贵成为了副总理。
但有一点也是不可忽视的,在那个年代,陈永贵在政治上的确犯下了一些错误。
1970年8月,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纪登奎,前往山西大寨视察。
在视察过程中,纪登奎对大寨一些好的农业举措进行了表扬,可是纪登奎在一次和陈永贵谈话时,针对大寨盲目得取消家庭副业、取消农民自留地,进行了毫不留情得批评。
这次批评,陈永贵没有吭声。从这一点可以看到,在一些地方,陈永贵处理方式的确是有些一刀切。
由于政治原因,报纸等媒体对陈永贵的报道,大多数是正面的表扬,实际上,周总理也曾批评过陈永贵,周总理也是毛泽东时代,唯一一个敢真正批评他的人。
1965年5月21日,周恩来陪同一位外宾前去大寨视察时,看到大寨山上一片光秃秃,周总理顿时批评了陈永贵,周总理指出,为了农业发展,一味得毁掉山林,这非常不可取,建议大寨要学习一下山西省平顺县西沟大队。
十年特殊时期,山西省不可避免得出现各种政治批斗争斗,陈永贵也加入了其中一派。
1969年2月16日,周总理在北京接见了山西一些冶金代表,在一位代表喊出“学习陈永贵”时.周总理神色凝重得指出,学习大寨精神是好事,可是陈永贵的“派性”不可学。
周总理当面如此批评陈永贵,也算是隐晦得提醒陈永贵不可卷入四人帮的阴谋之中。
不久后,根据周总理指示精神,有关部门对陈永贵的“派性”进行了严厉批评,陈永贵不得不在会议上做检讨。
除此之外,周总理对陈永贵某些“极左做法”不认同,周总理指出,大寨不留自留地是不妥的,小商小贩还是要有的。
从周总理对陈永贵的一系列批评可以看到,陈永贵的思想的确是跟不上时代,思想充满了局限性。
1978年7月,新中国第一任农业部副部长杨显东,带着800多名农业专家来到大寨学习,结果,他们看到的是一片萧条的大寨,整个大寨山林一片荒芜,杨显东在大寨越是深入考察,越是深入群众,他就越是心事重重。
1979年,一次中央会议上,杨显东针对陈永贵的一些举措错误,进行了尖锐批评。
可以说,此时此刻,已经越来越多的干部意识到,陈永贵已经无法适应这个时代,这也是1980年陈永贵辞职时,中央很快批准的原因,陈永贵离开副总理岗位,对国家某种意义上说是有利的,对他本人也是一件好事。
历史证明,陈永贵对邓小平的质疑是错误,在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正确路线下,中国经济迎来了腾飞。
当然,改革开放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也让陈永贵认识到自己思想上的局限性。
据说,陈永贵晚年曾对身边人说道:“有人说我反对农村包产到户?我为什么要反对,时下的中国多好,人民不用在挨饿了,生活水平提高上来了,只要人民生活好起来了,这比什么都强。”
当然,对于陈永贵,邓小平更多的还是赞誉,陈永贵退休后,邓小平曾评价陈永贵,不可否认的一点,在毛泽东时代,陈永贵的确创造了一个农业奇迹,他对于新中国农业上的贡献,是谁都无法抹杀的,历史也必将记住陈永贵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