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崔桂忠
春节将至,年货采购的热潮席卷而来。仅1月26日当天,上海山姆会员店的客流量较平日便增长了300%,停车场内一位难求,车辆排起了长龙,人们在寒风中焦急等待着空位;店内过道被挤得水泄不通,购物车只能缓慢挪动,结账处更是大排长龙,顾客们拎着大包小包,脸上满是焦急与期待。
这一景象并非个例,大连、杭州等多地的山姆会员店同样人潮涌动,店内甚至不得不亮出排队时间提示牌。山姆会员店的火爆,不仅是春节采购季的热闹体现,更深刻反映出民众对放心食品的强烈渴望,也为我们思考如何让放心食品走进寻常百姓家提供了契机。
从表面看,山姆超市的火爆得益于春节前的采购热潮,但深入分析,其深层次原因在于满足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信任需求。在国内,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悬在消费者心头的阴霾。三聚氰胺奶粉事件,让无数家庭陷入恐慌,那些因食用问题奶粉而患病的孩子,成为了家庭难以愈合的伤痛,也让整个奶制品行业遭受重创;某知名品牌的食品添加剂风波,添加剂超标使用,危害消费者健康,引发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广泛质疑。
这些“科技与狠活”不断冲击着消费者的信任底线,使得许多人对国产食品和生活用品心存疑虑。虽然山姆超市也不能完全杜绝食品安全问题,但从消费者抢购的热情来看,它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消费者信任的支撑。山姆的产品经过市场检验,让消费者在购物时相对放心,这正是其吸引大量顾客的关键所在。
对比山姆的成功,国内许多商超却面临倒闭困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产品品质和质量难以让人放心。以次充好、缺斤少两、食品安全隐患等问题屡见不鲜,让消费者在购物时忧心忡忡。山姆在供应链管理和品控体系建设方面有着值得借鉴之处。
山姆与全球8000多家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在选择供应商时,会进行严格的实地考察,评估其生产环境、质量管控体系等。例如,对于生鲜产品供应商,山姆会检查其养殖场或种植基地的水源、土壤等是否符合标准,对肉类供应商则要求提供动物检疫证明等。同时,山姆建立了严格的供应商审核机制,一旦发现供应商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立即暂停合作,要求整改,整改不合格则终止合作。在物流环节,山姆采用全程冷链运输,确保生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新鲜度和品质。通过这种严格的供应链管理和品控体系,山姆保证了产品的高品质和稳定供应。
要让放心食品走进寻常百姓家,国内商家必须狠抓食品安全和产品品质。食品安全是民生大事,关乎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商家不能只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忽视了产品质量和消费者的信任。应该从源头抓起,严格把控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品质。同时,要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让消费者能够清楚地了解食品的来源和质量信息,真正做到吃得放心。
政府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力度,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通过严格的监管,让那些不良商家不敢、不能、不想违法违规,为放心食品的生产和销售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此外,还可以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方式,鼓励企业提高食品质量,推动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过好春节意味着新一年有一个好的开端,家家户户幸福生活、老老少少开心快乐,就是人间美景。”相信在商家、政府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下,未来不久,百姓家门口的每一家超市都能像如今的山姆一样,成为放心食品的汇聚地,让每一个家庭都能在一日三餐中品尝到安心与健康,为美好生活筑牢坚实的饮食根基。届时,我们将迎来一个食品安全有保障、消费环境更放心的新时代,让每一个人都能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收获满满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作者简介:崔桂忠,曾任某部队政治委员,海军上校军衔。现任大连市旅顺口区委办公室二级调研员。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