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人的广告?上千万的赖账?金嗓子创始人亲手毁掉民族品牌!

围炉话今朝 2025-02-21 10:04:07

提及女富豪,除了家喻户晓的“国民干妈”陶华碧,还有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金嗓子的创始人江佩珍。

江佩珍出身女工,即便在公司发展最为艰难的当下,其公司市值仍有20亿港元。

然而,已至73岁高龄的她,却因拖欠5000万广告费沦为“老赖”,而她的债主中,最为知名的当属足球巨星罗纳尔多。当这一画面浮现,相信不少人都能联想到那个曾风光一时的金嗓子品牌,而如今,金嗓子却面临着黯然退市的命运。

一个深深扎根于全国人民记忆中的品牌,其价值究竟几何?2015年,金嗓子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市值一度飙升至60亿港元。

金嗓子在港交所上市

在其发展的鼎盛时期,各大电视台都能看到罗纳尔多手持金嗓子喉宝,露出憨厚的笑容。

罗纳尔多

那铺天盖地的广告投放,让金嗓子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大品牌。

然而,在一些人心中,金嗓子的广告片如同谜一般的存在。比如在很多人的童年记忆里,金嗓子的广告片和急支糖浆的广告片,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搞不清它们想要传达的究竟是什么信息。但不可否认的是,凭借大规模的广告投放,它们成功地让大众认定这就是大品牌。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曾经从广告中尝到巨大甜头的金嗓子,近两年却在广告问题上栽了跟头。起因是金嗓子赞助了两档综艺节目,由于对节目最终的收视率不满意,公司拒绝支付5167万元的尾款。

2019年,江佩珍因此一度被列为限制消费人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老赖”。随着贾跃亭、王思聪、罗永浩等名人相关事件的传播,“老赖”这一概念已被大众熟知。

尽管目前江佩珍的限高令已解除,但这一事件对金嗓子品牌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然形成。今年上半年,金嗓子营收3.7亿元,净利润8150万元,乍看之下数额似乎不小。

然而,与2015年上半年的业绩相比,却呈现出倒退的态势。2015年上半年,金嗓子营收近3.5亿元,净利润超过9000万元,六年过去,业绩不升反降。

再看看老干妈,面对投行的再三诱惑,始终坚决拒绝上市,老干妈仅2020年一年就卖出了54亿元,其销售额几乎相当于八九个金嗓子,实力可见一斑。

作为上一波国货的代表品牌,金嗓子也曾有过风光无限的时刻。而这个品牌的成功,与创始人江佩珍密不可分。江佩珍堪称铁娘子,她的早年奋斗史丝毫不逊色于董明珠。

1959年,年仅13岁的江佩珍辍学进入柳州市糖果二厂当学徒,从包糖纸的流水线工作做起。凭借自身的努力,18岁时她就被推举为副厂长,33岁便成为了厂长。

担任厂长后,江佩珍凭借踏实好学的态度,打动了华东师范大学的教授王耀发,从而无偿获得了治疗慢性咽炎的配方。随后,她带着东拼西凑而来的780万启动资金,将产品改名金嗓子喉片推向市场。

江佩珍和王耀发合照

短短几年间,金嗓子喉片便在同类产品中稳稳占据了市场第一的位置,就连当时的西瓜霜含片也难以与之抗衡。

然而,成也江佩珍,败也江佩珍。

白手起家的她,为了节省成本,采用了不少“野路子”做法。

2003年,红遍全球的罗纳尔多来到中国,江佩珍托人联系罗纳尔多,称自己是其疯狂粉丝,愿出30万美元请他吃饭,罗纳尔多欣然赴约。但罗纳尔多没想到的是,在饭局上,对方不仅让他拿着一个自己看不懂文字的小盒子拍摄了视频,还将这段视频用于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

即便后来罗纳尔多得知真相后起诉金嗓子并胜诉,可全国人民早已记住了他拿着金嗓子傻笑的画面。

这种投机取巧的做法带来的甜头终究难以长久。与罗纳尔多打官司时,正值金嗓子的黄金时代,那时只要占据电视广告渠道,就能赢得全国消费者的心。

但如今,由于产业结构单一,且未能跟上网络渠道变化的潮流,金嗓子逐渐被年轻一代消费者遗忘,业绩也随之下滑,最终走向了寻求私有化的道路。

如同人的生命有从生到死的过程一样,企业的发展也存在生命周期。

许多曾经辉煌一时的老牌企业,在发展的后期因忽视转型和创新,被衰退的浪潮所淹没,难以翻身,归根结底是因为过度依赖过去的成绩,一味“吃老本”。

对于任何企业而言,产品过时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所以大白兔奶糖推出各种联名产品,邮政也涉足奶茶领域,能否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能否跟上消费者的步伐,成为了企业能否跨越发展周期的关键。

然而,更多的民族品牌由于缺乏创新的勇气和合适的发展策略,逐渐从大众的视野中消失。

那么,在众多逐渐没落的国民老品牌中,哪一个是你最为怀念的呢?

文本内容源自@36氪的视频内容

0 阅读:5

围炉话今朝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