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在我家窗台上的李白雕像,每天早晨醒来都先看见他
不言而喻,李白的《静夜思》是一首千古名诗,绝唱,是思乡的顶尖级、骨灰级的作品。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几句诗,早已经深入人心,稍微有点文化的人,几乎都能脱口而出。
可以说,这是中国人描写思乡、描写月亮的扛鼎之作。
也是将对故乡的思念,和月亮,和月光,紧密联系起来的一首经典之作。
欣赏诗歌的人,学习诗歌的人,任是谁,也绕不过这首诗。
对中国人来说,有时候,明月就是天地
二、李白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李白是在旅居扬州时写下的《静夜思》。
大家都知道,扬州的瘦西湖,有专门观赏月亮、沐浴月光的二十四桥。
那里也产生过不少和月亮有关的诗歌作品。
杜牧的《寄扬州》就是其中之一: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而在他来之前将近100年,李白早就来过了。
那一年,大概是726年,25岁的李白,风华正茂。
此时,正是他离开家乡、全身心开始闯荡世界的时候。
中国足够大,任你来游走。
一个离开家乡的人,一个远离家乡的人,才会对家乡有更加强烈、深刻的思念。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除了《静夜思》,实际上,这次来扬州,还写下了另外一首名作,也和月亮有关。
明月花月夜,是中国人的梦想
那就是《秋夕旅怀》。诗是这么写的:
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
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
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
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
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
含悲想旧国,泣下谁能挥。
有人写过:月涌大江流
这首诗虽然说不上是亘古经典,但也应该也算是李白的名作,
其中也不乏名句流传。尽管名气不是很大,但是,和《静夜思》比起来,
其内容的感情深度,思想容量,语词丰富,诗艺探索,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然,在明白易懂,晓畅通俗方面,《静夜思》更胜一筹,或者几筹。
这也正是《静夜思》能成为名作的原因所在。
一次旅行,同样的情怀和诗思,酿成了不同的诗歌作品,产生了不同的传播效果,这种情况,对于诗歌创组蛰而言,也是常有之事。
不知道哪里有这样的景色,应该去看看
三、真正的诗歌,其灵魂是什么?为什么说,《静夜思》不能完全代表诗歌创作的真髓,精髓,和灵魂。
先来看看另外两首诗,可能大家就会更明白一些。
一首是骆宾王的《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人人会背,个个能学,绝对启蒙。然而, 也只是启蒙而已。
再一首是李绅的《悯农其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也是一首千古名作,句子很简单,一看就明白,道理很深刻,人人都应知。
然而,这两首诗,如果从诗歌艺术本体来看的话,都是好诗,都是名诗,
但是,好像都是比较简单的诗,是简洁、简练、明白晓畅这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作品。
李白一直在替我们看着天空
那么,真正的好诗,其灵魂究竟是什么呢?
简言之,浓烈的感情,宽阔的情怀,美好的意象,深刻的思想,探索的文字,高超的语言。
要么很感人,要么引人深思,历经岁月变迁而丝毫不减其魅力,甚至,其魅力还会越来越大,越来越迷人。
此外,应该还有一个标准,对语言和诗歌本身的进步和提高,有推动的作用,还有对后来者启示的作用,而且很难复制。
还有一点,可能说出来,很多人不一定能接受,那就是要有一定的阅读难度。
诗歌毕竟是语言艺术皇冠上的明珠,无论是构思、写作,还是阅读、理解和传播,
应该天然的具有一定的门槛,一定的难度,因为它是语言的炼金术,而不是语词的简单堆砌和组合。
半个月亮,是另外一种美
大致按照这样的标准来看,像李白的《蜀道难》《将进酒》,
杜甫的《春望》《秋兴八首》,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
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李商隐的《无题》,李清照的《一剪梅,》
辛弃疾的《北固亭京口怀古》等等,都的确是中国唐诗宋词中的经典之作。
可以说,历久弥新,百读不厌。
而这样看,《静夜思》有些过于简单了。
对诗歌来说,明白晓畅是好事儿,但要是过于明白晓畅,就难免有失之单纯的可能。
明月之所,是所有人的向往
四、月亮是中国人特有的诗歌意象尽管这么说,但丝毫不影响我们对《静夜思》的喜欢和学习,甚至是崇拜。
因为李白的确是天才,写得这么简单,这么明白,这么好懂,居然还把它写成了名诗。
而且,这首诗和唐诗宋词里的其他一些名作一起,加深了中古诗歌创作中对于月亮意象的打造。
比李白大30岁的张若虚,提前写出了号称能抵半个盛唐的《春江花月夜》。
李白自己还写出了同样简洁明了的“对影成三人”。
比李白小了整整336岁的苏东坡,写下了“明月几时有”的传世之作,将月亮这个明亮、静洁的意象,高高地悬挂在了中国诗歌乃至中国文学的天空。
这其中,《静夜思》功不可没。
这个月亮更有意思,竟然落在了地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