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能够在合适的时机大胆创业,并且还将产业发展的非常有前景,还能在因为时代的变迁、政策的变动,为了减少亏损及时的脱身离开,将自己辛辛苦苦创办了20多年的资产丢给国资。
这样的人应该有多大的魄力和勇气,金碧华夫妇二人就是这样一对既能捉住时代的红利,又有勇气果断脱身的人。
金碧华的创业之路
刚刚成年的金碧华并没有远大的志向,甚至也没有想过自己创业成为大老板,彼时的金碧华是宁波镇海临一五金冲件厂的厂长,这份工作在如今看起来不算什么,但是要知道在20世纪80年代,能够成为一个厂子的厂长,那么是不少人都羡慕的工作。
而年纪轻轻的金碧华就坐上了厂长的位置,可见金碧华自身的能力有多大,所以他也能在刚进入90年代后,敏锐的察觉到未来民营经济的发展前途,在种种原因下,金碧华决定放弃安稳的工作,走上创业的道路。
起初金碧华为了减低自身的风险,于是便挂靠村集体创办了圆珠笔厂,可以说金碧华的这个决定让金碧华厂子的发展十分的顺畅,没多久他就靠着贩卖文具赚到了第一笔资产。
由于自己开始创业,所以金碧华的眼界自然也和当厂长时候不一样了,他在创业之路上摸爬滚打得出了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顺应政策的发展,自己的事业才会越来越好。
就这样金碧华在创业之余还不断的关注着国家政策的变动,在2005年之前石油行业一直被垄断着,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国家开始逐渐的打破这一垄断,而金碧华这个时刻关注国家政策动向的人自然也得到了这个消息。
于是他便决定转行和朋友合伙做燃料油深加工的买卖,博汇化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在这几年中博汇化工一直在蒸蒸日上的发展着,但是金碧华时刻关注国家政策的习惯还是没有改变。
所以他在2011年及时的发现了,国家为了推动能源深加工的发展,专门推出了一个消费税退税政策,也就是说每当这个民营企业消耗掉一吨燃料油,政府就会返还他们17%的消费税,消费税也就是产品在流转的过程中,针对商家所征收的税款。
对国家政策十分熟悉的金碧华自然不会放弃这个增加自己利润的机会,所以在政策的推动下博汇化工本就顺风顺水的发展,更是起飞时的发展,起初的博汇化工可算不上行业内的大企业,甚至一年的营业额也仅仅只有几亿元。
但是当国家这一政策开始正式施行后,博汇化工在极短的时间内从一家名不经传的小工厂变成了一家年营业额29亿的大工厂,并且一跃成为了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之前上市无望的博汇化工也在2020年成功上市,成为了知名度极高的博汇股份。
从刚开始创业就十分顺利的博汇股份怎么都想不到,在上市后没多久就开始不断的走下坡路,甚至开始不断的亏损。
政策变动风波
虽然在上市后的前两年博汇股份的业绩依旧保持的非常稳定,甚至可以说一直都处于增长的趋势,并且有时还直逼30亿元大关,但是没想到到了2023年博汇股份的业绩开始直线下降,同比下滑了将近6.32%。
起初金碧华对这样的现象并不在乎,毕竟一直都顺风顺水的金碧华自然不会感觉到小小的失利会导致什么,但是随着2023年7月国家颁布的意向新政策,让金碧华有了危机感,原来本次政策的变动让把重芳烃也话入了征收消费税之中。
并且根据博汇股份的报告来看,单单是2022年博汇股份就具备40万吨年产的生产能力,如果按照新政策实行后,意味着每一吨重芳烃就需要缴纳2150元的税,这对于重芳烃销售大户的博汇股份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更重要的是按照博汇股份销售重芳烃的价格来看,如果加上税的成分,那么博汇股份将陷入亏本的局面中,所以说新政策的出台,对靠着退税才有如此客观的营业额的博汇股份来说简直就是“灭顶之灾”。
尽管博汇股份在第一时间将重芳烃升级为重芳烃衍生品,但是该承担的依旧还得承担,所以按照税务机关的计算,2024年博汇股份将要缴纳4.8亿元的税费,这对于现如今的博汇股份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毕竟连续两年的亏损,让这个靠着国家红利才壮大的博汇股份资金情况急转直下。
套现离场
而金碧华夫妇为了不缴纳这部分税,甚至在缴税之前找到专业的税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梳理论证,同时也和税务机关不断的进行沟通,但是经过了5个月的挣扎,这笔钱还是要缴纳的。
不过金碧华夫妇并没有选择逃避责任,而是在认清事实后将应缴的税补齐后,发现博汇股份已经常年处于亏损状态,并且想要再次转向盈利状态也时常的艰难,所以夫妻二人在深思熟虑下决定一步步的套现离场。
不得不说夫妻二人还是十分顾及自己的产业的,并没有随便找一个企业接手,而是让无锡国资接受,并且金碧华夫妇在转让13.06%的股份时,顺手将实际控制权也交给了无锡国资,并且随后还帮助物资国资达到了33%的股份,真正成为饿了博汇股份的实控人。
根据计算套现离场后的金碧华夫妇还能拿到七八个亿的资产,并且在此之前两人已经通过博汇股份赚了不少的钱,不得不说像金碧华夫妇这样有魄力的人,能够果断的放弃将近20年的家产,也是另一种成功吧。
从抓住政策红利到果断套现离场,金碧华夫妇的创业故事堪称商海沉浮的缩影。政策一变,企业命运骤转;但他们的选择是“急流勇退”,还是“以退为进”?
面对时代浪潮,普通人又该如何平衡机遇与风险?你身边是否有类似的企业转型案例?或是你曾做出过改变人生的重大抉择?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见解或经历,一起探讨商业智慧与人生取舍!
信源:
博汇股份谋划易主背后:税收政策变动致经营环境急转直下,两年亏损超4亿!资金压力较大,实控人急于脱手=和讯网2025-02-05 17:49
博汇股份业绩承压两年亏4.38亿 无锡国资6.8亿入主促产业转型=新浪财经2025-02-12 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