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的最后时光

坚持去未来 2023-10-03 13:57:13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看历史的风云变幻,更能深入的了解世间的人情冷暖以及社会前进的源动力。大家好,我是坚持去未来。您的关注与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

公元前475年 - 公元前221年,就是历史上所记载的战国时期。这个时期的华夏,是由多个治理体制不同的国家构成的,其中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这七个国家的实力最为强大,被称之为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的由来还要从春秋末期的晋国说起,晋国这个于公元前1033年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可谓是诸侯国的翘楚。在晋平公及其之前,晋国的实力可谓无出其右者,攻楚伐齐,势不可挡。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了春秋末期,晋国内出现了许多强势家族,其中包括范氏、智氏、韩氏、赵氏、中行氏、魏氏等家族,这六氏长期占据着晋国的六卿职位,互相鄙视对方,恨不得置之死地而后快。可以说整个国家史就是家族之间的争斗史,经过长期家族争斗吞并,最后就只剩下四大家族:他们分别是:韩、魏、赵、智,但此时智家最为强大,而此时的晋国君主也大权旁落,逐渐没落。公元前453年,魏、韩、赵三家联合,灭掉智氏家族,对智家势力范围进行了瓜分,此时晋国就被三个家族给统治者所瓜分,史称三家分晋。公元403年,韩、魏、赵三家已经不满足家族的荣光了,他们想做王者,于是便奏请天子升为诸侯,此时王室衰微,周天子(周威烈王)怎敢不答应,于是韩、赵、魏三家正式被周天子封为诸侯,至此春秋时代结束,战国七雄正式形成,时代也进入战国时代。

战国时代以齐国最为富裕以楚国军事实力最强,当时的秦国只是个小弟,东周王朝也成了各诸侯强国的附庸,周天子行事有时也要看诸侯王的脸色,随着各个诸侯国的愈来愈强大,一统天下的念头在诸侯国君的大脑中便生根发芽,特别是秦国,秦国因为秦非子为周天子养马有功而加封诸侯,而后又保驾有功,而被分封了大片土地,秦国在各个中原诸侯国眼中并不受待见,也是基于此,秦国的统治者几乎都是明君,特别是秦国最后十位国君,他们励精图治,发愤图强,逐渐的使秦国变得强大起来。

秦国的强大,有史料·记载最为著名的就是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核心有三:第一就是军功爵位制,就是无论你是贵族还是平民,只有在前线杀敌立功,就能得到封赏,加官进爵,此举大大提高了秦人杀敌立功的积极性。第二就是加强对耕地的保护,保护更多的耕地不被破坏,从而生产更多的粮食,出口与买卖,增强了国力。第三依法治国,秦国的法律非常严厉及全面,涉及到秦人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湖北云梦出土的睡地虎秦简来说,秦法包括的内容非常丰富,比如其中的《秦律十八种》规定了十八个方面的秦朝法律,包括但限于:农田水利、饲养牛马、粮食的仓储保管与发放、货币流通与市场交易、边关和市场、手工业生产管理、徭役法、各种职务的法律、军功爵位的法律、设置官吏的法律、核验官府财产及度量衡的法律、驿站饭食供应的法律、公文传递的法律、管理少数民族的法律。秦国法律的丰富程度超出了你的想象,涉及到生活中的所有方面,这是维持秦国良好社会秩序的基本法,秦国内的治安是六国最好的,靠的就是这套法律体系,这么健全的法律出现在两千多前的秦国,也从侧面说明商鞅此人非常的务实,也体现了秦国国君渴望强国之心之迫切。

秦国的商鞅变法愈来愈强大,使得各个中原诸侯国心惊胆战,如鲠在喉,各个诸侯国也不同程度的实行了变法,但效果都不是很成功,这个时期也涌现了几位杰出的人才,史称战国四君子,他们是: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信陵君。他们都对各自诸侯国的强大做出了贡献。

公元前247年,秦王嬴政开始执政,登上历史舞台,上台就继承了历代先王的意愿,开启了消灭六国的统一战争。

最先被灭掉的是韩国,韩国国小而势弱,秦国统一六国的第一站便拿韩国开刀,虽然弱小,也不甘居于人下,经过了两年的战争,韩国土地越来越小,最后韩王表示愿意成为秦国附属国。嬴政岂能允许附属国的存在,公元前230年,秦国再次发兵,一举灭韩,韩国灭,韩王安被俘虏。公元前226年,韩王安被处死。

公元前232年,秦国蓄势待发,向赵国发起挑战。赵国,作为秦灭六国过程中的一块硬骨头,成为这场史诗般战役的重要角色。或许这应该是最先被征服的国家,但历史总是充满了意想不到的转折。

让我们将时光倒流至28年前的公元前260年,嬴政的曾祖父秦昭襄王时代。当时的白起,率领秦军与赵军展开了一场载入史册的长平之战。此战白起大获全胜,赵军45万精锐尽失,整个国家几近崩溃。就在白起准备乘胜追击,一举拿下赵国时,却突然被秦王召回,为赵国留下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如今,嬴政再次对赵国发起攻击,却遇到了赵国名将李牧的顽强抵抗。几年间,秦国多次进攻都未能攻克赵国,甚至数次被李牧击败。然而,秦国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们巧妙地利用反间计,重金收买赵王宠臣,精心策划了一场谣言风波。昏聩的赵王竟然相信了宠臣的谗言,处死了李牧。从此,赵国的防线如同多米诺骨牌般一一倒下,最终在公元前228年被秦国攻陷。赵王无力抵抗,只能无奈投降。

然而,故事并未因此而结束。赵王被流放到房龄,最后孤独地饿死。他的儿子则逃往代地,但在公元前221年被秦国彻底消灭。这段历史以一种令人唏嘘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智慧的力量。而秦国的胜利,无疑是勇猛、智慧与坚韧的象征。

在历史的巨轮中,魏国曾如日中天,可在庞涓的统帅下,它的威风八面瞬间成为了昨日黄花。在与同门孙膑的较量中,魏国更是落了下风,从此步入了衰败的轨道。如同夕阳西下,魏国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彩,曾经辉煌的人才也渐渐被冷落,其中就包括商鞅。商鞅这颗被魏国遗忘的明珠,终于在秦国找到了归宿。他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开始了一场震撼秦国的变革。他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如春雨般滋润着秦国这片干涸的土地,使秦国逐渐走向了富国强兵的道路。

魏国名将庞涓

公元前225年,秦国以强大的姿态向魏国发起进攻。秦将王贲巧用水攻,淹没了魏国都城。在绝境中,魏王假无奈投降,魏国就此画上了句号。不久之后,魏王假也被历史无情地抛弃,令人惋惜。

当时,秦国在攻打完魏国后,野心勃勃的秦王嬴政开始把目光投向了远方的楚国。他决定派王翦出兵攻楚,但王翦却告诉他没有60万兵力无法成功。可嬴政并不以为然,他转向了李信,李信却信誓旦旦对秦王说二十万军队足以征服楚国,王翦深知楚国的实力强大,不可能轻易攻下,但他为了保护自己,选择了告老还乡。结果,李信的军队大败而归。嬴政这才意识到王翦的智慧,于是亲自前往他的家乡请他出山。为了表示诚意,他承诺将给王翦60万军队。得到支持后,王翦率领军队势如破竹,公元前223年,他们攻占了楚都寿春,楚王负刍被俘。然而,昌平君被项燕拥立为楚王,继续在淮南抵抗秦国的侵略。尽管他们奋勇抵抗,但最终还是败在秦军之下。昌平君身亡,项燕也选择了自杀。至此楚国灭。

公元前222年,燕国发觉秦国灭六国的意图已经确定下来。为了逃避这个灾难,燕太子丹决定派遣荆轲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行动来保住燕国的生存。然而,荆轲的刺杀计划失败了,反而激怒了秦王。作为回应,秦王宣布出兵进攻燕国,并最终俘获了燕王喜,导致燕国彻底灭亡。

公元前221年,天下只剩下秦国和齐国两个国家。相较于秦国,齐国拥有着丰富的城池,以及庞大的人口,并且在其他国家战火纷飞之际也基本上没有受到干扰。按照常理来说,要想击败一个实力强大的国家如齐国,秦国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齐国的君主齐王健和丞相却都是昏庸无能之辈。当秦国发起突然的进攻时,他们竟然毫无准备,甚至无法立刻组织起抵御进攻的兵力。此时,秦王表示只要齐国投降,齐王仍然可以保留一小片封地并继续统治。天真的齐王因此选择了不战而降,主动投降。结果却是令人悲伤的,齐王被分配到了一块荒郊野岭中作为他的封地,并最终与赵王一样活活被饿死,齐国灭亡了。

战国七雄时代,秦国的横空出世,对其他六国是一个悲催式的事件,对国君个人更是毁灭性的打击,但放眼未来,秦国的一统六国,却有划时代的意义,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集中式的封建王朝。秦始皇建立秦朝,统一了文字,文化,车马轨道,度量衡等,使华夏所有人民第一次在同一个体制下生活!秦朝采用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所有官员统一由中央分配调往,不再设诸侯国。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君主专权制的朝代!秦嬴政的初心很远大,自己为始皇帝,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具有戏剧性的是,曾经被秦王所灭的楚王项燕未满十岁的孙子项羽,在十几年后又带领起义军,又推翻了嬴政所建立的秦朝政权。历史何其相似又何其戏剧!关注我每天讲述不同的历史故事。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权删)

15 阅读:4319
评论列表
  • 2023-10-04 03:31

    代王是赵幽缪王的哥哥 不是儿子

  • 秦灭燕之战是打了两次,第一次是在荆轲刺秦王后,当时秦并没有彻底灭亡燕,燕王喜当时逃到了辽东。第二次是在灭掉楚国后进军辽东,顺带把代国也灭了。

    坚持去未来 回复:
    是的
  • 2023-10-10 11:35

    楚王项燕?